科研产出
基于RFID技术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系统方案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不高的情况,分析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的现状,得出实时获取在制品状况、生产进度和生产过程监控的需求,提出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采用三层架构,包括业务管理层ERP、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RFID应用层。设计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结构和功能,包括有:基础数据管理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模块、RFID管理模块、生产过程控制模块、在制品管理模块、系统扩展接口等。最后对食用菌工厂RFID应用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葡萄贮藏中SO_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果树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SO2品种巨峰(Vitis vinifera Linn.×V.labrusca Linn.)和不耐SO2品种红地球(V.vinifera Linn.)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为探讨SO2伤害与自由基产生的关系,在传统低温贮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峰葡萄常温离体试验。结果表明,SO2伤害使葡萄脂氧合酶(LOX)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组织相对电导率增加。受SO2伤害后,耐SO2品种巨峰的LOX活性、MDA含量和组织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均低于不耐SO2品种(红地球)。SO2伤害诱发自由基产生,导致葡萄MDA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剂可降低MDA含量增加的幅度,减弱SO2对膜脂的伤害。


砂梨果实ACC氧化酶cDNA克隆及其反义表达载体构建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早生新水’砂梨成熟果实cDNA中克隆出ACC氧化酶基因保守片段及其5′和3′端,拼接后获得砂梨果实ACC氧化酶cDNA全长。该cDNA全长1225bp,将其命名为Pyp-ACO,GenBank登录号为EF451060。Pyp-ACO核苷酸序列有一个945bp的开放读码框,5′端非翻译区为63bp,3′端非翻译区为217bp,与西洋梨和苹果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8.3%和98.1%。Pyp-ACO推导编码314个氨基酸,该序列具备非血红素二价铁离子依赖型的氧化/加氧酶类的12个保守氨基酸和催化活性所需的3个氨基酸。将Pyp-ACO编码区序列反向插入pYPX145载体,构建了由双35S启动子所控制的双元表达载体,同时已成功将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为耐贮藏转基因梨选育奠定了基础。


我国三大都市圈农产品流通现状及对策探讨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都市圈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及特点,讨论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从农产品流通的技术、交易模式、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中介组织、投资结构等方面提出完善三大都市圈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


南瓜果实发育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作果实发育45d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共转化获得无抗性标记的转反义蜡质基因籼稻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中,改良籼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方法】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13W8质粒(含反义蜡质基因)和pCAMBIA1300质粒(含抗潮霉素抗性基因)对2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遗传共转化。【结果】供试材料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8~24d后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和分化频率,可作为共转化的良好受体;抗性愈伤组织PCR检测结果表明,抗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阳性检测率为97.6%,反义蜡质基因的阳性检测率为27.1%。在46株转基因潮霉素抗性植株中,反义蜡质基因阳性株为5株,占转基因植株的10.9%。经PCR检测,发现上述4个株系T1群体中发生抗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反义蜡质基因片段的分离,从286个T1单株中筛选到了39个单株只带反义蜡质基因片段,而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占T1单株总数的13.6%。部分转反义蜡质基因植株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共转化方法,将反义蜡质基因Waxy导入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获得了直链淀粉含量明显降低的仅含反义蜡质基因籼稻株系。
关键词: 成熟胚 反义蜡质基因 共转化 根癌农杆菌 转基因籼稻 直链淀粉含量


油菜AP2/ERF-B4类转录因子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西北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油菜UniGene数据库,以拟南芥转录因子保守序列为探针,通过电子克隆方法分离得到一个UniGene库Bna.17538,进一步序列拼接得到一个油菜AP2/ERF-B4亚族的转录因子BnaERFB4-1,长度为672 bp,并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naERFB4-1是亲水性蛋白,蛋白质三级结构与拟南芥RAP2.6L非常相似,蛋白质无序化程度大于拟南芥RAP2.6L.设计引物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甘蓝型油菜沪油15幼苗的DNA和cDNA中分离了BnaERFB4-1基因,命名为BnaERFB4-1-Hy15.序列测定和分析显示,来源于沪油15的BnaERFB4-1-Hy15基因与电子克隆的基因序列差异很小,有3个氨基酸位点不同,存在一个内含子.将BnaERFB4-1-Hy15基因通过BamHⅠ和SacⅠ酶切后分别插入酵母表达载体YK3302和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YF1404的相应位置,构建了BnaERFB4-1-Hy15基因的酵母体内结合和植物转化载体,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油菜抗逆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转录因子 AP2/ERF-B4亚族 RT-PCR 生物信息学 甘蓝型油菜 沪油15


遮光对沪油018油桃果皮花色苷含量及果实着色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沪油018为试材,在果实硬核期进行套袋遮光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探讨遮光对果皮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含量及果实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遮光处理后20d,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迅速下降并接近于0,此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直到果实成熟时略有回升其含量仅为对照的2%;同时,套袋处理也降低了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果实成熟时果皮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到对照的63.59%、46%和66%。套袋通过改变果实的底色与着色来改变果实的颜色,使果实成熟时的颜色为橘黄色而不同于对照果呈现的浓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