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J62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J6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活性,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角果木内生真菌J62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桂皮酸(1),3,4-二甲氧基苯甲醇(2),2-[(3,4-dimethoxyphenyl)methyl]-4,5-dimethoxy-benzenemethanol(3),尿嘧啶核苷(4),similin B(5),coibanol C(6),hymatoxin C(7),5,8-epidioxy-5α,8α-ergosta-6,22E-dien-3β-ol(8),豆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9)和crispin A(10)。化合物1,2和7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化合物1和2具有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2和5对肿瘤细胞株K-562显示有生长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内生真菌J62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化合物5对慢性髓原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角果木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虫幼虫营养成分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麦虫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测定分析大麦虫幼虫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大麦虫活虫含水分57.87%、粗脂肪20.13%、粗蛋白18.69%、灰分1.72%;以干物质计,含粗脂肪38.99%、粗蛋白49.51%、灰分2.13%;(2)幼虫粉脂溶性维生素中,VE的含量最高,为23.49(±0.06)mg/kg;水溶性维生素中,VC的含量最高,为16.04(±0.03)mg/kg,其次是VB2,为13.60(±0.09)mg/kg;(3)幼虫粉的宏量元素中,钾(K)的含量最高,为7 620.12(±2.26)mg/kg;其次是磷(P)、为6 150.48(±6.53)mg/kg;钙(Ca)的含量最低,为1 005.02(±4.08)mg/kg;微量元素中,锌(Zn)的含量最高,为88.74(±1.60)mg/kg;其次是铁(Fe),为78.30(±1.78)mg/kg;铜(Cu)和锰(Mn)的含量分别为14.71(±0.21)mg/kg和18.73(±1.09)mg/kg;(4)幼虫粉中氨基酸组成有17种,氨基酸总量达41.92 g(每100 g幼虫粉),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80%,呈味氨基酸占36.64%。

关键词: 大麦虫 幼虫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和外观品质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粳稻秋光(程氏指数22)和籼稻七山占(程氏指数7)正反交,分别在华南籼稻区广东(N23°08',E113°14')、西南籼稻区四川(N31°07',E104°22')、长江中下游籼粳交错区上海(N31°14',E121°29')和东北粳稻区辽宁(N41°48',E123°25')同时构建重组自交系(RIL),测定不同生态区RIL程氏指数、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分析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差异及其与生态条件、籼粳属性及稻谷粒形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生态区RIL大部分株系为中间类型(偏籼型或偏粳型),四川、广东、辽宁、上海中间类型比例依次为86.84%、81.45%、82.82%和72.45%。不同生态区间绝大多数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籼粳类型间仅部分地区糙米率和白度值差异达显著水平。千粒重与稻谷粒长、粒宽大多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除上海外糙米率与稻谷粒长极显著负相关,四川和广东地区糙米率与稻谷长宽比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稻谷粒长负相关(广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与稻谷长宽比相关不显著(除上海外)。垩白粒率与稻谷粒宽显著正相关,与稻谷粒长和长宽比有负相关趋势,但是相关程度低于粒宽。总体上籼粳稻杂交后代品质性状有辽宁和上海优于四川和广东,生态区间差异大于籼粳类型间差异的趋势。整精米率主要受稻谷粒长影响,垩白粒率更偏向由稻谷粒宽决定,长宽比对二者的作用有所降低,粒形与品质性状的关系较育成品种变得更为复杂,生产上粳稻品质性状优于籼稻的遗传、生态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重组自交系 生态环境 粒形 碾磨品质 外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下番石榴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8、20℃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封口聚乙烯保鲜袋包装番石榴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褐变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低温贮藏可有效减少番石榴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损失,并能抑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贮藏前期的呼吸强度和酸度的增加,保持其色泽。并且番石榴呼吸跃变出现的时间一致,与贮藏温度无关。从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在8℃贮藏温度下,前期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下降与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和总酸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20℃的贮藏温度下,其原果胶和可溶性糖的下降与可溶性果胶、可溶性蛋白和总酸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贮藏温度不同,番石榴的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变化也不同。

关键词: 番石榴 贮藏温度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龙血树查尔酮合酶基因(DcCH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海南龙血树查尔酮合酶基因进行克隆,得到1条1 456 bp的cDNA序列,命名为DcCHS。DcCHS含有1 173 bp的阅读框架、99 bp的5′非编码区和184 bp的3′非编码区,编码390个氨基酸。DcCHS与其他植物的CHS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4%以上,具有高度保守的CHS_like结构域、活性位点以及信号序列。推测DcCHS的分子量为42.7 ku,等电点pI为6.14,稳定性极差,具有15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的可能性较大,并预测了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DcCHS在花中的表达远远高于根、茎、叶和果实。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查尔酮合酶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火蚁工蚁对绿僵菌侵染蛹的防御行为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红火蚁工蚁感染绿僵菌后在蛹室的行为变化,以及健康工蚁对侵染蛹的行为保护机制.结果表明:工蚁被绿僵菌侵染后,在蛹室的活动时间逐渐减少,由第1天的103.4 s降至第3天的38.5 s;而且育幼时间占蛹室活动时间的比例也下降,由第1天的13.6%降至第3天的3.5%.当蛹被绿僵菌侵染后,工蚁对侵染蛹的梳理总时间为对照组的5.3倍,每次梳理的平均持续时间为对照组的5.2倍.梳理行为能显著减少侵染蛹的体表分生孢子数量,在无工蚁、2只工蚁和10只工蚁存在条件下,蛹体表平均孢子数分别为103.1、51.6和31.3个.工蚁的存在能抑制蛹体表孢子的萌发,处理20 h后,无工蚁、2只工蚁和10只工蚁存在条件下,蛹体表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5.1%、80.4%和59.9%.蛹的羽化率随着工蚁数量增加显著升高.红火蚁工蚁通过社会行为防御病原真菌侵染蛹的策略为种群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红火蚁 虫生真菌 育幼 梳理 社会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CsCysP的分离、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奥林达’夏橙[Citrus sinensis(L.)‘Olinda’]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果萼离层中分离到1个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基因,命名为CsCysP(GenBank登录号:KJ093387)。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 485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083 bp,推测可编码36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基因组序列与cDNA比对后显示有3个内含子。分析发现,CsCysP属于papain-like(木瓜蛋白酶,C1A)家族的半胱氨酸蛋白酶,与拟南芥、大豆、烟草、杨树等的同源蛋白有73%~83%的相似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CysP蛋白定位在细胞壁上。qRT-PCR结果表明CsCysP在老叶、成熟果实果萼离层和花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幼苗的根、茎、叶。CsCysP的表达被脱落酸、高盐和PEG6000诱导,低温、乙烯、芸薹素内酯、水杨酸和甲基茉莉酸可抑制其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柑橘过表达CsCysP的5个转基因株系。

关键词: 柑橘 半胱氨酸蛋白酶 逆境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病害调查及叶部病害的病原真菌初步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儋州、文昌、陵水和定安以及广东省江门油棕病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生最为常见的病害为叶斑病,不同品种受害程度表现不同;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叶片30%以上枯死。对从热科院橡胶所引种到广东江门的12个油棕新品种田间叶斑病的病害严重度进行调查,其危害等级为1~3级,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有6种病原物,分别为叶点霉属(Phyllostict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链隔孢属(Alternari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茎点霉属(Phom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对6种病原物进行田间活体致病性测定,发现炭疽菌属和链隔孢属引起的病斑较小,致病力较弱,推测可能是腐生菌;叶点霉属、拟茎点霉属、茎点霉属和拟盘多毛孢属可同时侵染RYL31,其中叶点霉属还可侵染RYL14、RYL33,推测此病原物寄生性较强。

关键词: 油棕 病害调查 致病性测定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束顶病毒cp和mp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自激活验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两对引物PCR扩增BBTV cp、BBTV mp片段,混合各自PCR产物进行熔化退火可得到1/4两端含有Eco R玉和Bam H玉的PCR产物,分别克隆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p GBKT7诱饵载体中,并成功获得p GBKT7-cp和p GBKT7-mp。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Y2H菌株,转化成功后进行诱饵载体的自激活验证及毒性验证。结果表明,获得了正确的BBTV-cp和BBTV-mp基因片段,并成功克隆到p GBKT7诱饵载体中,同时在SD/-Trp营养缺陷平板上转化有诱饵载体的Y2H生长良好,说明诱饵载体的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也无自激活作用,最后自激活验证确定了p GBKT7-cp和p GBKT7-mp可用于该系统的互作蛋白筛选,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与CP、MP蛋白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奠定基础。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酵母双杂交 诱饵载体 构建 自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炭疽菌突变体库致病缺陷转化子筛选及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接种病原菌侵染柱花草的几种方法的效果,选定出最佳的初筛和复筛方法,进而对1 230个转化子进行筛选,得到致病力缺陷菌23株,其中致病力减弱的菌株18株,致病力完全丧失的5株。利用TAIL-PCR扩增致病力丧失突变子t-2430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得到大小为476 bp的一段序列,BLAST比对已测序炭疽菌基因组,发现401nt和数据库的Contig464的部分序列完全一致,进一步对该段序列的功能进行预测,表明T-DNA插入在一预测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且这个预测基因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天冬氨酸转氨酶(XP_003719674.1)同源性为79%。

关键词: 炭疽菌 突变体 致病缺陷 筛选 侧翼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