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绿肥轮作模式对沿海滩涂土壤的改良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绿肥轮作还田模式对沿海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黑麦草-田菁(LS)、蚕豆-田菁(VS)2种轮作模式下绿肥还田生物量、养分(碳、氮、磷、钾)累积量以及土壤pH、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水溶性盐总量的变化,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S轮作模式下的还田生物量整体高于VS轮作模式。LS轮作模式下5季绿肥的碳、氮、磷、钾养分累积总量较VS轮作模式下分别增加27.80%、9.80%、33.60%和27.10%。2种轮作模式下,1~5季绿肥翻压还田后,土壤pH值为8.02~8.26,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17.70%~99.60%、6.90%~100.00%、53.60%~158.00%和1.39%~71.26%,且整体以LS轮作模式下较高。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在第1~3季逐渐降至1.00 g/kg以下,第4~5季又呈缓慢上升趋势。综上,不同绿肥轮作模式下绿肥还田可明显改善滩涂土壤养分和盐分状况,且LS轮作模式优于VS轮作模式。


水耕时间对低丘水田土壤发育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水耕时间对亚热带低丘水田土壤性态的影响,对水耕土壤进行正确分类。【方法】在浙江省金衢盆地内选择坡麓和岗地二种地貌单元,观测不同水耕时间的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田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分层采集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性状。【结果】随着水耕时间的增加,土壤颜色由红转黄,色调由2.5YR向7.5YR或10YR演变;表层土壤黏粒含量逐渐下降,有机质与全磷及有效磷积累,pH、阳离子交换量和活性铁逐渐增加,土壤游离氧化铁逐渐下移淀积;水耕时间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由表层向心土层发展。调查表明,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水耕时间对坡麓地带水田土壤性状的影响大于岗地水田。【结论】由第四纪红土旱地改为水田,形成典型水耕人为土约15 a,形成铁聚水耕人为土约150 a以上,水耕时间低于150 a主要形成简育水耕人为土;随着水稻种植时间的增加,活性有机质占有机质的比例随有机质积累同步增加,水稻土心土层具有较强的固碳潜力。
关键词: 第四纪红土 发生学性状 水耕时间 水耕人为土 土壤类型演变 固碳


干旱和高盐胁迫下菜用大豆GmTIP2;6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IPs(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s)属于AQPs(Aquaporins)家族TIP亚类成员,是一类定位于液泡膜或液泡形成体上的水孔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菜用大豆GmTIP2;6启动子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调控功能.GmTIP2;6启动子序列作用元件预测分析表明:该区域含有组织(分生组织和胚乳)特异表达以及逆境胁迫(干旱等)诱导表达元件.克隆构建GmTIP2;6启动子片段融合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拟南芥.不同组织GUS染色结果表明:GmTIP2;6启动子能驱动GUS基因在叶脉、花瓣、雄蕊、茎和果柄组织中明显表达.不同处理(干旱,高盐和ABA)GUS酶活检测分析显示:干旱、高盐胁迫和ABA激素处理能够诱导GmTIP2;6启动子驱动GUS表达活性在下胚轴、叶脉、叶刺和根组织中明显增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mTIP2;6启动子是一个非生物胁迫和激素诱导型启动子,有利于阐明菜用大豆应答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
关键词: 菜用大豆 GmTIP2 6启动子 GUS 干旱和盐胁迫


(王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上的残留
《农药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王恶)唑酰草胺及其3个代谢物(N-(2-氟苯基)-2-(4-羟基苯氧基)-N-甲基丙酰胺(HPFMPA)、N-(2-氟苯基)-2-羟基-N-甲基丙酰胺(HFMPA)和6-氯-苯并(王恶)唑酮(6-CBO))在水稻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10个主要水稻产区开展了(王恶)唑酰草胺的田间残留试验。建立了糙米、稻壳和稻秆中(王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评估了方法的基质效应。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C_(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6-CBO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其他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糙米、稻壳和稻秆中3档添加水平(0.01、0.1和2.0 m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9%~10.8%。(王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糙米、稻壳和稻秆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在0.000 5~0.02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4 1),无明显基质效应。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王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糙米和稻壳中的残留量均<0.01 mg/kg,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05 mg/kg);HFMPA在稻秆中的残留量为<0.01~0.098 mg/kg,其余3个化合物在稻秆中的残留量均低于LOQ。建议20%(王恶)唑·灭草松微乳剂(ME,其中(王恶)唑酰草胺质量分数为3.3%)在水稻上施用时,可按最高施药剂量(有效成分720 g/hm_2,(王恶)唑酰草胺为118.8 g/hm_2)施药1次。
关键词: (王恶)唑酰草胺 代谢物 水稻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市售典型含油脂食品TBBQ含量分布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基于HPLC技术,对现有检测TBBQ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同时研究市售典型含油脂食品中TBBQ的含量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已测的118个样品中,TBBQ含量从低于定量限到(23.59±0.73)mg/kg之间,含量超过1.0、5.0、15.0 mg/kg的样品数分别占总样品数的53.39%、15.25%和3.39%.不同类型食品TBBQ的平均含量分布在(1.12±0.49)mg/kg至(4.16±4.99)mg/kg之间,整体趋势:膨化食品>油炸面制品>熟制坚果>腌制肉类>食用油>烘焙食品.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食品中TBBQ的含量和初始TBHQ的添加量及食品加工工艺有关.总体来看,TBBQ在市售含油脂食品中分布广泛,因TBBQ有潜在的生物毒性,将TBBQ列为风险评估因子对解决含油脂食品的安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红火蚁入侵对玉米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入侵性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贪婪的节肢动物捕食者,会不加区分地攻击害虫和有益昆虫.本文以玉米地作为研究生境,系统调查并探讨红火蚁入侵对玉米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火蚁入侵使得玉米地内节肢动物的种类下降了64.7%,而减少的种类主要隶属于半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并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玉米生长后期.随着玉米植株上红火蚁数量的增加,相应的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减少,生态优势度指数增加.进一步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表明,红火蚁发生区玉米植株上节肢动物类群结构在时间序列上波动较大,其入侵已显著影响了生境内节肢动物群落.


不同品种莲藕游离氨基酸多样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8个不同品种莲藕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明确莲藕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组成与呈味的品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莲藕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05、12.27 mg/g和14.33 mg/g.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16%,较好地反映出莲藕中氨基酸的综合信息.综合得分排列前5位的品种为'金华无籽藕''细卜''鄂莲5号''武义白姆食用藕'和'金华红莲'.聚类分析将28个莲藕品种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较好地反映出莲藕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呈味的品种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莲藕品种选育、品质提升、加工利用与贮藏保鲜提供了良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 莲藕;游离氨基酸;多样性;营养品质


包被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内脏器官发育、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9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试验期44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26~62日龄的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了黄羽肉鸡41~6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的屠宰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胸肌、腿肌剪切力(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心脏、肝脏相对重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极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血清氨含量(P<0.01).6)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可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率,增加心脏、肝脏相对重量,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加肌肉嫩度,降低血氨含量,最终改善鸡肉品质.
关键词: 包被丁酸钠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肉品质


秸混肥不同处理对'浙甜19'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秸秆直接还田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并且秸秆养分释放缓慢,会影响作物生长.秸秆经过处理后制备的新型"有机—无机颗粒复混肥"(以下称秸混肥),不仅能供给本季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减少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农作物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秸混肥处理对甜玉米'浙甜19'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明确秸混肥在鲜食玉米中适宜的施用量和施肥方式.2020年在浙江东阳玉米研究所基地进行春秋两季试验,春季根据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的不同设置5个处理,另设2个对照处理,秋季增加棒肥处理.结果表明,春秋两季150kg秸混颗粒肥和20kg尿素底施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浙甜19'的叶绿素含量与生产对照无显著差异,且施入颗粒肥的叶面积高于棒肥处理.春季150 kg秸混肥和20 kg尿素底施的产量与生产对照无显著差异,仅减产3.8%.150 kg秸混肥和20 kg尿素底施处理方式的氮肥利用效率和干物质量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CK高6.39 g/g和7.82%,说明这种施肥方式更适宜甜玉米养分需求.综上,秸混颗粒肥能够部分代替生产中化肥使用,由于秸混肥的缓释效果,配施尿素才能够满足'浙甜19'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同时颗粒肥的效果优于棒肥.因此,150 kg秸混肥和20 kg尿素底施的施肥量和方式可以代替传统施肥方式,起到减肥、减施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秸混肥 甜玉米 叶绿素含量 叶面积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超高温堆肥促进氮素减损的微生物机制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堆肥中氮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微生物驱动的氮素转化。传统高温堆肥最高堆温普遍在55-60℃,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堆肥周期和提高堆肥品质。超高温堆肥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不但能突破传统堆肥工艺堆温低的局限,并且持续的超高温调控了堆肥微生物组、堆肥环境与氮素的互作,减少了氮素的损失。本文综述了堆体的氮循环过程及超高温堆肥技术在保氮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超高温堆肥过程中具有氮代谢功能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有关超高温堆肥控制氮素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同时对超高温堆肥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