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茉莉酸信号关键转录因子OsMYC2影响水稻愈伤诱导和分化的功能初探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信号途径基因在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对转录因子基因OsMYC2在水稻再生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利用qRT-PCR技术对OsMYC2基因在水稻愈伤诱导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动态分析,同时对osmyc2基因编辑突变体在水稻组织培养再生过程中的表型进行鉴定,并对osmyc2突变体愈伤中的一些重要标记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查和分析。qRT-PCR基因表达鉴定结果显示,OsMYC2基因在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过程中均存在一定量的表达,且在分化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osmyc2突变体的愈伤诱导效率和分化效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日本晴。同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OsERF101、OsBBM2和OsWUS等与再生相关的重要基因在osmyc2突变体愈伤中的表达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由此表明,OsMYC2基因可能通过茉莉酸信号途径影响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和胚性愈伤的分化。该研究对OsMYC2在水稻再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未来深入研究茉莉酸信号途径影响水稻组织培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OsMYC2 水稻再生 基因编辑 愈伤分化 茉莉酸信号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硝化作用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选取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稻田土p H、无机氮、N2O排放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加尿素和硝化抑制剂(ck)、单施尿素[氮(N)200 mg·kg–1,U]、尿素+DMPP (添加量为氮量的1%,DMPP)和尿素+CP (添加量为氮量的2%,CP) 4个处理。【结果】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 (P<0.05)。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NH4+-N)质量分数(P<0.05),而两者之间硝态氮(NO3-N)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DMPP和CP处理的NO3-N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且2个处理的净硝化速率都显著低于ck和U处理(P<0.05),有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提高了土壤N2O排放(P<0.05),而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了N2O的累积排放(P<0.05)。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氨氧化细菌(AOB) amo A基因拷贝数,而对氨氧化古菌(AOA) amo A丰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N2O排放量与土壤p H、AOB丰度和NO3-N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土壤p H、AOB丰度和NO3-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N2O排放的关键因素。【结论】在中性稻田土中,AOB主导了土壤N2O的排放和硝化作用,DMPP和CP可通过有效降低AOB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和减少N2O排放。图4表3参34

关键词: 水稻土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氧化亚氮 氨氧化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对天敌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害虫防治 天敌生物 致病风险 协同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特性及组织结构差异分析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猕猴桃果实采后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及组织结构变化与果实贮藏性的关系,本研究以红阳和华特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对25和4℃贮藏期间的细胞壁多糖物质含量及果胶降解酶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两品种果实在25℃贮藏期间的细胞显微结构和钙组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25和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红阳和华特猕猴桃果实中半纤维素(HCL)、纤维素(CL)和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不断降低,水溶性果胶(WSP)含量不断上升,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含量相对稳定。红阳猕猴桃各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变化速度较快。两品种猕猴桃果实硬度均与WS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果胶降解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25℃贮藏前期,红阳猕猴桃中果胶酸裂解酶(PL)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显著高于华特;贮藏中后期,红阳中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显著高于华特。4℃贮藏期间,红阳中PME活性仍显著高于华特;4℃贮藏前期,红阳中β-Gal活性与华特无显著差异,而PL活性低于华特。相关性分析表明,25℃贮藏期间,与红阳和华特果实软化显著相关的果胶降解酶分别是PME和PL;4℃贮藏期间,与华特果实软化显著相关的果胶降解酶是PME。25℃贮藏期间,华特果实表皮细胞层数更多,果肉细胞排列更紧密;华特果实含更多草酸钙晶体。此外,25℃贮藏期间华特果实的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均显著高于红阳。本研究为揭示猕猴桃果实采后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及组织结构变化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猕猴桃 耐贮性 细胞壁多糖 果胶酶活性 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质素基苯醚甲环唑纳米颗粒构建及防控杨梅凋萎病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杨梅凋萎病传染性强,发病快,给杨梅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木质素基材料因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活性官能团较多,已广泛应用于纳米药物递送领域.为寻求具有缓释功能的药剂,以便更好地防控杨梅凋萎病,以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以下简称Di)为供试药剂,用苯甲酸酐对木质素磺酸钠(LS)进行疏水性改性后,负载Di制备了纳米颗粒Di@BL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DL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TSI)对样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叶片中的Di,研究Di@BLS在杨梅中的吸收转运情况;最后对收集的杨梅病枝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Di@BLS对杨梅凋萎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BLS载体浓度为 1%、料药比为 5:1、质量浓度为 0.2%的SDS用量条件下制备的Di@BLS平均粒径为 135.2 nm,该配方在大量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同时,可以保持与苯醚甲环唑微乳剂(Di ME)相近的制剂稳定性;吸收转运和田间试验均证实Di@BLS能延缓Di的降解,比Di ME在杨梅体内持留时间更久;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显示,Di@BLS对杨梅凋萎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的EC50 值为0.643 μg/mL,与Di ME的接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 200 μg/mL质量浓度下,相比Di ME,Di@BLS可降低杨梅凋萎病发病率 2.3%.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颗粒Di@BLS在杨梅体内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和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为杨梅凋萎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疏水性改性 苯醚甲环唑 纳米颗粒 杨梅凋萎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花药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及标记开发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高效实用的EST-SSR标记,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花药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去冗余后得到44 832条转录本序列。对所有转录本进行SSR分析,共检测出7 189个SSR位点,分布于5 721条转录本上。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6.04%,平均每7.90 kb检出1个SSR位点。分析SSR位点特征发现,97.80%的SSR重复序列长度在10~30 bp之间,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主要重复基元类型,各占SSR总数的45.31%和35.99%;全部SSR位点共有159种重复基元,除单核苷酸重复外,AG/CT、AAG/CTT为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SSR总数的9.72%和8.43%。随机选择29对EST-SSR引物在8个供试辣椒自交系中进行扩增发现,引物有效性为93.10%,多态率为17.24%。本研究中开发的EST-SSR标记可为辣椒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支持。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 花药转录组 SSR位点 标记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离株血清型的PCR鉴定和Apx毒素基因检测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调查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行株的血清型及Apx毒素基因携带情况,采用PCR方法对APP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Apx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64个分离株分别被鉴定为2、5、7、8、12、15、19共7个血清型。7个血清型中发现12种不同的Apx毒力因子模式。毒力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携带的Apx毒素基因存在差异,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也可能会携带相同模式的Apx毒素基因。本研究表明,血清8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浙江省的优势血清型,血清19型菌株在国内首次被检测到。血清型与所携带的Apx毒素基因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分型 Apx 毒力因子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豌豆(Pisum sativum)是我国重要的豆类经济作物,病害对豌豆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最终确定引起豌豆茎基腐病的3种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芸苔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和格氏镰刀菌(F. grosmichelii),优势菌株为尖孢镰刀菌,分离率为53.6%。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5种供试杀菌剂对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咯菌腈和戊唑醇的抑菌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豌豆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豌豆 茎基腐病 分离与鉴定 杀菌剂 敏感性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RNAs-MUC 13调控体系中与仔猪腹泻有关的基因与通路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microRNAs-Mucin 13(miRNAs-MUC 13)调控体系中与仔猪腹泻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对miRNAs-MUC 13调控体系中与仔猪腹泻有关的基因与通路进行了发掘与验证.用NCBI的blastn工具比对了小鼠MUC 13基因和猪基因库中的核酸序列,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在74%~87%,同源性较高.以小鼠为模型,选择miRDB、mirTarBase、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调控MUC 13基因的miRNA序列,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这些miRNA序列的靶基因,得到36个靶基因交集.用Cytoscape软件围绕MUC 13和这36个靶基因构建仔猪腹泻基因互作网络,该网络包含19个筛选到的靶基因,基于MCOMD算法分析获得4个分子复合物集团.通过DAVID平台对这4个分子复合物进行基因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靶基因SRF和STAG 2及其参与的有关通路与仔猪腹泻相关.以大肠埃希菌200和仔猪肠上皮细胞系(IPEC-1)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外细胞试验设计仔猪腹泻模型进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MUC 13、SRF、IL-6、MAPK、STAG 2、NF-κB、TLR 7等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测,SRF与STAG 2基因在miRNAs-MUC 13调控体系中分别通过MAPK、IL6、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参与仔猪腹泻调控.围绕miRNAs-MUC 13调控体系发掘了4个分子复合物集团和2个核心基因(SRF和STAG 2)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这为靶向治疗仔猪腹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Mucin 13 MICRORNA 仔猪腹泻 基因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醇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脂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英文)

蚕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椹是一种药用食品,广泛用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为了探索桑椹的抗高脂血症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方式,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NCD)、正常饮食+桑椹醇提取物组(NCD+MFE)、高脂饮食组(HFD)和高脂饮食+桑椹醇提取物组(HFD+MFE),分别灌胃给药28 d后,采用试剂盒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和肝脏的脂质、葡萄糖水平,以及抗氧化酶和肝脏损伤等指标,并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分析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口服MFE对NCD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HFD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及脂肪质量。MFE显著降低了NCD和HFD喂养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显著增强了多种抗氧化酶的表达和活性。MFE治疗还显著减轻HFD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和损害。宏基因组分析显示,口服MFE显著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特别是提高了产丁酸菌Clostridium_XIVb的相对丰度。相关分析表明,Clostridium_XIVb的富集与血清/肝脏脂质沉积呈显著负相关,与抗氧化酶水平提高呈正相关。总之,MFE有潜力发展成为益生元或膳食补充剂,以预防HFD引起的高脂血症。同时,Clostridium_XIVb的富集可能在MFE抗高脂血症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桑椹醇提取物 高脂血症 氧化应激 肠道微生物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