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现代园艺 》 2023
摘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猕猴桃产业资源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我国在对猕猴桃园废弃物进行堆肥利用、基质化栽培食用菌和制备生物炭等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循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各技术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支撑相关技术的文献较少,在指导我国猕猴桃产业生产中具有一定局限性,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仍有待加强.在今后的研究中,除进一步验证当前技术的可行性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进行改进并形成更成熟的技术进行应用和推广,从而提升猕猴桃园废弃物利用率.


红曲发酵夏秋茶毒理学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利用红曲发酵夏秋茶,探究其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评价其食用毒性,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红曲发酵夏秋茶进行遗传毒性评价.结果 经过急性经口给药的受试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且雌雄小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大于10 g/(kg BW),属于实际无毒级,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红曲发酵夏秋茶各剂量组嗜多染红细胞/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red blood cells,PCE/RBC)比例无明显差别,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红曲发酵夏秋茶无细胞毒性.结论 在本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通过红曲发酵的夏秋茶既无食用毒性也无遗传毒性,该结论能为其食用安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曲菌 夏秋茶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茶饼病的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新农民 》 2023
摘要:茶饼病(Tea Blister Blight)主要危害茶树的嫩 叶嫩梢,是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茶叶主产区 均有分布。染病的茶叶制成的干茶品相与口感降低, 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茶饼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日 照少湿度大的环境有利于病原孢子的传播与萌发。海 拔500m以上的茶园易感茶饼病,遮阴度较高的区域 发病率高于遮阴度较低的区域。种植区的温度、湿度 和降雨量影响了茶饼病的发生与流行,其中湿度对茶 饼病的影响最大,当空气湿度高于80%,病原随风传 播到嫩叶或新梢上,遇水滴萌发。也有研究显示大叶 种比小叶种更易感染茶饼病,茶饼病当前对茶饼病的 病原研究及防治技术已有较多报道,本文拟以此为主 题,对国内茶饼病病原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做一些 总结,以期为今后茶饼病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茶饼病 Exobasidium vexans 绿色防治


不同叶龄移栽对优质杂交水稻泰优808产量性状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23
摘要:以泰优808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移栽对产量和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叶龄移栽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均最高,分别为17.29万穗/667 m~2、175.13粒和78.90%;3叶龄移栽的产量最高,为819.3 kg/667 m~2,分别比5、6叶龄移栽增产26.58%和32.74%,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龄对株高、穗长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移栽叶龄增大导致生育期推迟及茎蘖数减少。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优质杂交水稻泰优808以3叶龄移栽最佳。


贵州主要耕作制度对胜红蓟发生危害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为探索贵州主要耕作制度与胜红蓟入侵危害相关性,选择贵州主要入侵区域田块进行3年定点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田块杂草发生种类有51种,以胜红蓟田间盖度、相对多度最高,田间盖度值为50.03~66.54,3年平均值为59.11,相对多度值为36.98~59.59,3年平均值为46.27,其发生危害远大于其他杂草,且发生危害总体保持在稳定状态.田间耕作制度长期保持单一耕作管理模式有利于胜红蓟的发生危害,建议在农业生产上适时改变耕作制度,增加更多的田间管理方式控制胜红蓟入侵危害.


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为特异叶色茶树品种'黄金芽'的系统鉴定、本地化改良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11份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单株的没食子酸、咖啡碱、EGC、C、EC、EGCG、GCG、ECG和茶氨酸等生化性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生化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个生化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47%~126.53%,平均为34.90%,GCG最大,没食子酸(82.91%)其次,咖啡碱最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83~2.088,平均为1.896,咖啡碱最大,酯型儿茶素(2.057)其次,没食子酸最小.12个生化性状相关性存在一定规律,儿茶素类指标间相关性较强,9个儿茶素类指标的36对相关系数中25对呈极显著正相关,1对呈显著正相关;咖啡碱与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0.357、0.460和0.386;茶氨酸与咖啡碱、EC和非酯型儿茶素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2、-0.228和-0.190,与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414、-0.402和-0.430.主成分分析提取到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3.541%,第1主成分的决定生化因子包括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是评价111份黄金芽后代生化性状优劣的关键;各材料主成分得分和排序表明,HJY-F1-52、HJY-F1-82、HJY-F1-61和HJY-F1-46生化性状较优,可作为优良株系开展后续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1份黄金芽后代可分为4类,第Ⅱ类主要生化特点为咖啡碱、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含量较高,而茶氨酸含量较低;第Ⅳ类主要生化特点是咖啡碱、C、EG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含量较低,茶氨酸含量较高;第Ⅰ类和第Ⅲ类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生化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合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HJY-F1-52、HJY-F1-82、HJY-F1-61和HJY-F1-46共4份生化性状表现较优的茶树种质,可进一步研究育成新品种,开发茶叶新产品.
关键词: 黄金芽 杂交后代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叶面喷施锌肥和柠檬酸对辣椒产量、品质与Cd吸收转运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ZnSO4与柠檬酸对辣椒的作用效果,以期为辣椒Cd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200μmol·L-1 ZnSO4、40μmol·L-1柠檬酸和二者复配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吸收转运Cd、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叶面喷施纯水相比,协同喷施200μmol·L-1 ZnSO4与40μmol·L-1柠檬酸(Zn200+CA40)处理显著降低了辣椒果实产量、可溶性糖与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辣椒碱含量变化不显著。供试辣椒品种青红元帅对土壤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不同部位Cd含量为主茎上叶>根>果实>叉茎上叶>叉茎≈主茎;不同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介于0.58~0.79 mg·kg-1;与叶面喷施纯水相比,Zn200+CA40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26.58%,该处理显著降低了根净吸Cd量及其主茎上叶与叉茎上叶向果实转运Cd的效率,显著增加了根向主茎、叉茎、主茎上叶与叉茎上叶转运Cd的效率,并显著增加了辣椒地上部营养器官Cd的分配比例,尤其是主茎上叶Cd的分配比例。综上,Zn200+CA40处理果实Cd含量降低主要是由于辣椒根净吸Cd量及其主茎上叶向果实转运Cd的效率降低。


甜蜜蜜和红贵妃芒果在贵州热区引种适应性评价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从台湾地区引进芒果新品种甜蜜蜜、红贵妃在贵州省罗甸县凤亭乡进行幼苗定植试验,在兴义市南盘江镇进行高接换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凤亭乡定植2个芒果品种,第3年均初花挂果,定植后4~7年单株产量分别为2.28~26.75 kg、2.46~24.82 kg,株产平均年增幅分别为128.6%、135.7%;在南盘江镇高接换种,第3年初产,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1.21、13.46 kg.甜蜜蜜芒果平均单果重415.1g,可食率72.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3%,可溶性糖含量16.08%,维生素C含量74.03 mg/kg;红贵妃芒果平均单果重708.4 g,可食率75.8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8%,可溶性糖含量11.66%,维生素C含量21.45 mg/kg.另外,通过幼苗定植试验和高接换种试验表明,2个芒果品种均具有较好的抗病虫性和抗寒性.甜蜜蜜、红贵妃芒果可作为贵州省中熟芒果品种结构优化及多样化的补充,在贵州热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及基质对树莓扦插繁殖的影响
《农技服务 》 2023
摘要:为确定树莓种苗扦插繁殖最佳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和栽培基质,以1年生树莓茎段为扦插繁殖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GA3、IAA、NAA)及不同浓度(500 mg/L、1 000 mg/L、1 500 mg/L)对树莓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并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最佳组合的基础上探明不同栽培基质对树莓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莓插条浸泡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为NAA 1 000 mg/L+IAA 500 mg/L+GA31 000 mg/L时成活率最高为93.67%,在土壤∶有机质=2∶5的混合基质中时树莓插条成活率高(91.33%)且生长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