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LED光照对棉铃虫成虫明适应状态和交尾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05、540nm和590nm3种波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照对棉铃虫成虫明适应状态和交尾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给予3种波长的LED光的持续光照和间歇光照均能有效地保持棉铃虫成虫的明适应状态,明适应保持率在75%~100%;590nm的LED光照能够使棉铃虫成虫的交尾率由对照组的89.1%降低至52.5%,同时明显减少其交尾次数。本试验的结果还表明,505nm和590nm的LED光照能够改变棉铃虫成虫的产卵动态,使平均产卵期延长2d左右,同时也能显著地降低棉铃虫卵的孵化率,但对棉铃虫产卵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LED 棉铃虫 明适应 交尾 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与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小麦高效节水的生理基础,提出了应加强节水高效品种选育和筛选,建立适应型栽培体系、小麦-玉米节水高产一体化体系等对策,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河南省小麦可持续生产。

关键词: 小麦 节水栽培 生理基础 现状与对策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物质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外源物质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草酸盐氧化酶活性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外源物质浓度间草酸盐氧化酶活性以MS培养基上附加2.0~3.0 mg/L 2,4-D2、.0 mg/L 2,4-D+0.1 mg/L ABA和2.0 mg/L 2,4-D+0.1 mg/L ABA+2.5~5.0mg/L AgNO3处理较高。不同外源物质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小麦 外源物质 胚性愈伤组织 草酸盐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转基因技术出现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如何能够利用好这一技术?其安全性如何?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笔者就转基因生物安全做一阐述,主要包括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及安全性评价,详细讨论了转基因生物及对环境的安全性的影响,包括转基因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外源转基因逃逸及其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并展望了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前景,主要集中于抗性、营养和动物乳腺生物感应器三个热点研究。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生物安全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微生物农药的概念、种类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杀菌剂的类型,同时对我国目前使用的几类微生物杀菌剂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微生物杀菌剂农药现存的问题及其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杀菌剂 农用抗生素 脂肽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红吸浆虫成虫的黄色粘板监测

植物保护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甘蓝型核不育杂交种双油杂1号的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双油杂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半冬性隐性核不育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2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731.2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58%。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杂1号平均单产2489.1kg/hm2,比对照杂交种杂98009增产3.93%。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8.85μmol/g(饼),含油量40.96%,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 优质 核不育 双油杂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M13h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的参考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序列,从pMDM13h中扩增带酶切位点和His-tag的基因序列;用HindⅢ和XhoⅠ双酶切PCR扩增产物和pcDNA3.0载体,连接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3M13h,利用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其正确性;重组质粒pc3M13h转染COS-7细胞,瞬时表达的转染细胞(96孔板)在转染36~48 h后,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pc3M13h在COS-7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内的表达.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引物成功扩增了带有酶切位点和H is-tag的基因序列;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3M13,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pc3M13h重组质粒不但能够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而且能够进行微量的分泌表达.

关键词: 猪囊尾蚴 排泄分泌抗原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大面积高产小麦品种豫麦13号的育成探讨不同类型高产品种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分析总结大面积高产小麦品种豫麦13号选育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提出大面积高产品种应对变动环境有较广泛适应性,产量结构宜以穗数、穗重并重类型为主。并具有合理冠层结构,协调的生长发育过程和较好的干物质积累与运转能力,较强的根系活力和综合抗逆能力。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高产 广适 豫麦13号 选育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其性能测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单克隆抗体(mAb)成功研制出SM2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SM2-Kit)。研究结果表明,SM2-Kit的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相关系数R2=0.9911,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检测范围为0.625μg/L~80μg/L,灵敏度为0.9μg/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2μg/L,检测限为1μg/L;饲料样、猪尿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4%、89.5%,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SM2-Kit与磺胺甲基嘧啶的交叉反应率(CR%)为2.08%,与其它磺胺类药几乎没有反应性;基质对SM2-Kit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试剂盒在4℃可保存6个月。

关键词: 磺胺二甲基嘧啶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快速检测试剂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