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研究概述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根系分泌物在根际区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其中的化感物质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为此,重点阐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产生机制与分泌机理,总结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以及研究方法,并对化感物质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化感物质 连作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黑苜蓿盲蝽成虫和卵在棉株上的时空分布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笼罩内观察了中黑苜蓿盲蝽卵在2个Bt棉品种99B、鲁93-2和1个常规棉品种春矮早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成虫在99B棉株上的日节律。结果表明:棉花苗期和盛花期,成虫对产卵部位的选择与棉花品种无关,均趋向于棉株中上部较嫩的叶柄处产卵;在99B上,成虫主要集中在棉株的中上部活动,早晨和傍晚各有1次起飞高峰,但白天的活动性不强。因此,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成虫的田间抽样调查或喷施农药,田间卵量调查则应集中在棉株中上部的叶柄处。

关键词: 中黑苜蓿盲蝽 产卵部位 日节律 时空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能有效提高短季棉中后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叶片衰老和后期叶片脱落,使棉花中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和较高的光合速率,从而极显著增产,改善纤维品质,其中以施KCl 225 kg/hm2的产量最高,195 kg/hm2的纤维品质最优。综合试验结果,施钾量在195~225 kg/hm2为宜。

关键词: 钾肥 棉花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红蚰麦白粉菌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农家品种红蚰麦携带1对显性抗白粉病新基因,暂命名为Pmhym。为了深入了解该品种抗病的分子机制,用豫麦13/红蚰麦的F3代纯合抗病株系构建抗池,采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技术,以白粉菌接种0h为对照,分析白粉菌接种后24h的基因表达谱。在61127基因微矩阵点中,有效差异表达Ratio值≥2或≤0.5的基因共5282个,其中上调基因2553个,下调2729个。对上调序列的分类表明,功能明确的序列中39.81%与抗病/防御相关;下调表达基因中以能量代谢和抗病/防御相关基因比例最高,分别占26.71%和19.65%。上调表达在8倍以上的序列中81个的功能已知,其中包括病程相关基因、防卫反应基因、生成或清除活性氧的基因,以及抗病信号转导基因等。选取上调和下调表达8倍以上的共13个探针序列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表明基因芯片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基因芯片 表达序列标签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套种模式的生态功能与利用

生态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麦棉多作套种技术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本文对该技术在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概括了麦(小麦)棉(棉花)多作套种复合生物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及共生生物群落的组分和结构,分析了麦棉多作套种循环模式复合生物配置的生态系统功能与作物之间的互作效应。对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构建麦棉多作套种复合生物共生循环配置模式,实现棉田生物多样性、维持棉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棉田 套种 生物多样性 循环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部分优异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SSR聚类分析,对从不同玉米类群中筛选到的46份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河南地方品种进行精细的表型重复鉴定,分析了抽雄天数、吐丝天数、株高、穗位、主茎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穗长、穗粗、穗行数、千粒重、穗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株型、穗型、粒型、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粒色及轴色7个质量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玉米地方品种数量性状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穗位、雄穗一级分枝数、千粒重和穗粒重的变幅较大,并发现一些具有独特优异性状的地方品种,对于今后的育种材料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河南 玉米 地方品种 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昆虫分类区系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回顾了半个世纪来河南昆虫分类区系研究的进展。50多年中,共开展大型科学考察活动33次,发表昆虫分类区系论文581篇,其中SCI论文30篇,硕、博士毕业论文11篇,撰写出版昆虫志类专著19卷;建立昆虫新属17个,发现昆虫新种935种;河南昆虫总种类达到8637种,隶属于550科3967属。总种类中,东亚成分占一半以上,古北成分和东洋成分基本相等,广布成分不超过5%。河南昆虫区系呈现物种丰富度高、过渡性典型、起源古老、地域性强、东亚成分占绝对优势等特征。最后应用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MSCA)分析了河南昆虫的分布格局。

关键词: 昆虫 分类 区系 河南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第1个玉米单交种的选育推广后记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

饲料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饲料原料的不断开发和研究,将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小麦中含有较高的非淀粉多糖(NSP),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4部分组成,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小麦中含有的非淀粉多糖以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为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优质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管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河南优质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管理技术研究背景历程、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其应用情况;根据目前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管理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今后优质烤烟养分管理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河南 烤烟 生产 养分管理 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