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调整水稻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氮肥比例的方法,来减轻水稻生育前期大量氮素流失的面源污染风险。2015年在苏州市相城区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基肥机械深施,在施氮量300 kg/hm~2水平下,设计5个氮肥运筹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5∶2∶3(N1,氮肥前置);4∶2∶4(N2,常规氮肥运筹);3∶2∶5(N3,前氮后移);2∶2∶6(N4,前氮后移),以及不施氮肥处理(N0,空白对照),研究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N0处理外,不同处理间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差异不显著。与N2处理相比较,N4处理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均有所下降,但处理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常规氮肥运筹相比,将20%作为水稻基肥的氮肥后移至穗肥施用,对水稻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对牛蒡脆片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热风、真空微波、真空冷冻、热风联合真空微波、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5种干燥方式对牛蒡脆片干燥时间、色泽、收缩率、微观结构、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和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真空微波以及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后产品色差大、收缩严重、营养损失多,产品品质明显低于其他干燥方式。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干燥产品品质接近于真空冷冻干燥,内部形成多孔状结构使产品硬度和脆度适中,多酚、黄酮、多糖的含量保留较好,而干燥时间缩短46%。综上所述,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干燥是牛蒡脆片最适宜的加工方法。
关键词: 牛蒡 脆片 生产工艺 干燥方式 物理指标 营养指标 品质 干燥时间 微观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理论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国际上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为了进一步明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容和方式,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及关系框图等方法,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定义、内涵、作用等理论分析,比较其国内外发展动态与趋势,提出其发展思路。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国内外比较可知,在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及应用方面,中国起步较迟,但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速度飞快,后发优势突显;在WEB与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农业模型等的集成研究与应用层面,中国与国外基本同步。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云、农业大数据以及农业移动互联方面,中国也与国外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各种过程、各结构要素以及各部门,通过人-机-物互连互通,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应用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转录调控因子Rex原核表达及体外结合活性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猪链球菌2型转录调控因子Rex的编码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体外结合活性测定。方法 PCR扩增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SS2-1的Rex基因编码区,将其克隆入pET28a质粒中,再将pET28aRex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DE3)中,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能表达出猪链球菌Rex蛋白;通过体外凝胶迁移实验(EMSA)对Rex蛋白与DNA的结合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地原核表达并纯化了Rex重组蛋白。Rex蛋白与自身启动子Prex特异性结合,高浓度的NADH抑制两者的结合活性,而NAD~+对结合没有影响。结论通过体外结合试验发现Rex是通过响应NADH/NAD~+平衡来调控自身基因的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高固厌氧发酵回流液剖面渗滤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秸秆高固厌氧发酵回流液剖面渗滤特征,对提高秸秆高固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十分重要。该研究以搓揉麦秸为底物,在(37±1)℃、TS为14%的发酵条件下,通过隔板将发酵罐中物料均分成3层(T1)、2层(T2)与不分层(T3)3个处理,以氯化锂为示踪剂,分析了剖面上物料残留锂离子、物料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含量、各处理产气以及发酵前后物料湿容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总产气量、累积总固体产气量与甲烷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纵剖面各层物料湿容重,呈现上低下高的趋势,其中T3处理物料湿容重随高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基本稳定,稳定在0.6 g/cm~3左右,大于初始发酵物料湿容重0.58 g/cm~3;T1、T2、T3剖面残留锂离子质量分数低于2 mg/kg的区域面积占比为2.32%、12.69%、20.66%,表明3个处理回流液淋滤存在着"回流液死区",EPS等值线图与物料残留锂离子等值线图相互印证,表明秸秆高固厌氧发酵中,回流液的淋滤在剖面上表现出非均态性特性。该研究为改善秸秆高固厌氧发酵回流液回流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沥浸污泥EPS的变化规律及对Zeta电位、污泥粒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氧化硫硫杆菌生物沥浸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为目的,考察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p H值、EPS总量和组成、Zeta电位、粒径等的变化,研究p H值、EPS总量和组成变化对Zeta电位、粒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沥浸初期污泥EPS_p、EPS_h减少速度较快,随后减速变缓,EPS_py在整个过程中减少速度较慢;p H值、总EPS含量(EPST)、多糖含量(EPS_(py))、蛋白质含量(EPS_p)、腐殖质含量(EPS_h)均对Zeta电位影响显著,EPST、EPS_p、EPS_h与Zeta电位相互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污泥Zeta电位降低是H~+的静电中和作用和EPS电荷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Zeta电位、EPST、EPS_h、EPS_p、EPS_(py)均对生物沥浸污泥粒径影响显著,EPST、EPS_h、EPS_p、EPS_(py)与污泥粒径的相互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大量H~+的中和作用、EPS电荷的减少、污泥絮体间空间位阻的降低共同促进了污泥絮体颗粒的增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室内毒力筛选及药剂混配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室内测定18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混配增效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啶虫脒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活性较高,48 h致死中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50,简称LC_(50))分别为5.89、6.47、18.32 mg/L。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也具有较高杀虫活性,主要影响昆虫化蛹和羽化。药剂混配结果表明,具有相同杀虫作用机制的啶虫脒与吡虫啉或噻虫嗪不同比例混配基本表现为相加作用,除虫脲与吡虫啉或噻虫嗪不同比例混配主要表现为增效作用,除虫脲与噻虫嗪按1∶5混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207.3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因子MoOaf22对稻瘟病菌营养生长、细胞壁完整性和胁迫应答的调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油酸激活型转录因子MoOaf22编码基因MoOAF22(MGG_03413)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利用基因敲除方法将其进行了缺失突变并对突变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学表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缺失突变体在完全培养基(CM)上营养生长加快,但在基本培养基(MM)上生长变慢,同时该突变体原生质体释放速度变慢,对荧光增白剂(CFW)和刚果红(Congo Red)耐受性增强,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氯化钠(Na Cl)和山梨醇(Sorbitol)敏感,但该突变体在产孢量、附着胞形成及致病性等方面较野生型没有明显变化。说明MoOaf22在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细胞壁完整性和对外界的胁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转录因子MoOaf22 细胞壁完整性 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源噬菌体抗体展示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可用于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筛选和应用的大容量鼠源噬菌体抗体展示库,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库材料。从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后,分别扩增抗体的重链基因、轻链基因,并设计2条互补的Linker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法将重链-Linker和Linker-轻链拼接为完整的ScFv基因,酶切、酶连后,将ScFv基因克隆到pCANTAB-5E噬菌粒载体上,经电穿孔导入E.coli TG1感受态细胞中,过夜培养获得初级噬菌体展示库。以单克隆菌落数计算库容量大小,通过比对随机挑取的单克隆噬菌体ScFv可变区序列的差异,分析库的多样性。以Bt毒素(Cry1B、Cry1C、Cry1F)为包被抗原,从库中筛选具有结合活性的ScFv验证库的实用性。经检测,提取的总RNA条带清晰,浓度为2.76μg/μl,扩增的抗体重链基因、轻链基因条带清晰,且2条互补的Linker基因成功添加到重链基因和轻链基因上。经SOE-PCR法扩增,重链-Linker与Linker-轻链成功拼接为ScFv基因。电转化后,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和凝胶电泳检测,证实ScFv基因克隆成功,测得初级噬菌体抗体展示库的库容为3.67×10~8。随机挑取12个单克隆菌种进行测序和比对,证实ScFv基因为鼠源抗体基因,且12个单克隆菌种的ScFv基因可变区均有一定差异,说明ScFv基因具有多样性。以3种Bt毒素(Cry1B、Cry1C、Cry1F)为抗原,经4轮特异性富集筛选后均获得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噬菌体ScFv菌种,表明该库的实用性较强。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库 单链抗体 重叠延伸PCR 噬菌粒载体 Bt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刮老乌慈姑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的生长发育动态特征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系统调查刮老乌慈姑茎、叶、匍匐茎及球茎生长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刮老乌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种植的大田生育期约为160 d,移栽后一般有2周左右的缓苗期;茎叶生长主要时期在移栽后5~11周(5月中旬至7月初),移栽后7~11周进入茎叶营养生长与球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移栽11周后以球茎生殖生长为主,移栽15周(8月上旬)后茎叶停止生长,球茎鲜质量也停止增加,但球茎干物质仍继续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刮老乌生长发育动态特点将刮老乌生长期划分为缓苗期、茎叶快速生长期、球茎膨大期、衰老成熟期4个关键生育阶段,且生长期存在重叠现象。
关键词: 刮老乌 慈姑 生育阶段 缓苗期 茎叶快速生长期 球茎膨大期 衰老成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