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地方籼稻品种扎西玛与江苏省著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杂交获得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各株系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长宽比和籽粒厚度4个性状,结合利用202个SSR分子标记构建的该群体分子连锁图谱对控制水稻粒形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7个加性QTL。其中粒长相关的3个,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扎西玛;粒宽相关的3个,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南粳46;籽粒长宽比相关的6个,其中5个QTL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扎西玛;粒厚相关的5个,其中4个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南粳46。经与前人研究结果比对,共发现2个粒形新位点,分别控制粒长和粒宽。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粒形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子壳黄酮的提取与组分分析

食品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醇提法对莲子壳黄酮进行提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85℃,料液比1∶40 g·m L~(-1),粉碎目数为80目,此条件下莲子壳黄酮的平均得率为8.4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出莲子壳黄酮的主要成分为异槲皮苷。

关键词: 莲子 黄酮 提取 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番茄LA2157中热稳定抗根结线虫基因Mi-9候选基因的分离与过表达载体构建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根结线虫是番茄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选育抗根结线虫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是目前转育到栽培番茄中的抗根结线虫基因Mi-1在土温高于28℃时就丧失了抗性。本试验利用热稳定抗根结线虫野生番茄材料LA2157,根据Mi-1基因的序列信息,对其中热稳定抗根结线虫Mi-9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在LA2157中共获得2个候选基因片段;通过In-Fusion克隆技术,将候选基因与过表达载体p BI121进行连接,经电泳检测和测序分析,最终构建Mi-9候选基因的过表达重组载体。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 Mi-9基因 同源克隆 过表达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污染负荷下浮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盐的去除及生理响应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阐明在不同污染负荷下,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钾等营养盐的削减效果及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生理响应,选用水质净化力强的漂浮植物水浮莲和水葫芦,探讨其对污水处理厂一级A达标排放尾水中氮、磷、钾的去除效果及此过程中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尾水经过总长80m的水浮莲和水葫芦组合配置的净化塘后,水体TN、TP、TK分别由初始的11.97,1.69,8.10mg/L削减至5.23,1.10,4.73mg/L.随着水体营养盐浓度的逐渐降低,水浮莲和水葫芦根冠比均有显著增加,水浮莲茎叶叶绿素a含量明显降低,叶片微黄,而水葫芦叶绿素a含量变化不大.2种漂浮植物根系中与氮、磷、钾等营养盐相关的硝酸还原酶(NR)、Na~+-K~+ATP酶、H~+-K~+ATP酶均与水体氮、磷、钾浓度负相关,当环境中浓度营养盐浓度较低时,水生植物可通过提高根系中相关酶活性,满足自己对营养的高效吸收与利用.而水浮莲根系的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与水体氮、磷、钾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水葫芦根系的Na~+-K~+ATP酶和H~+-K~+ATP酶相比于初始值分别提高了88.92%和103.20%.

关键词: 水浮莲 水葫芦 污水处理 水体修复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理论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国际上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为了进一步明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容和方式,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及关系框图等方法,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定义、内涵、作用等理论分析,比较其国内外发展动态与趋势,提出其发展思路.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国内外比较可知,在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及应用方面,中国起步较迟,但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速度飞快,后发优势突显;在WEB与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农业模型等的集成研究与应用层面,中国与国外基本同步.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云、农业大数据以及农业移动互联方面,中国也与国外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各种过程、各结构要素以及各部门,通过人-机-物互连互通,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应用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信息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ubisco与Rubisco活化酶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首先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反应固定CO_2的关键酶,而且还参与光呼吸途径,消耗了光合产物,光呼吸造成净光合效率可达50%的损失,Rubisco作用机理对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至关重要。自从Calvin等(1953)通过研究光合碳循环首次证明了Rubisco的存在,目前已对其的分布、三级结构、类型以及功能等均有了深入地认识。本研究就Rubisco的结构、功能、分布和性质等以及其活化酶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Rubisco活化酶 Rubisco类似蛋白(RLP) 分子改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农业国内支持与WTO规则一致性分析

世界农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WTO美国农业国内支持通报,分析了美国1995-2013年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探讨了美国农业国内支持与WTO规则的一致性,以及对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完善和多哈农业谈判的经验借鉴。分析表明,尽管美国农业国内支持总水平大幅上涨,但主要是绿箱政策支持的持续稳定增长;黄箱政策综合支持总量有所下降,未超过其最终约束水平,符合WTO规则。黄箱政策以针对特定产品为主,集中指向乳品、食糖、玉米等:绿箱政策则以国内食品援助、一般性服务、脱钩收入补贴等为主。今后,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完善应遵循WTO规则,用足用好黄箱政策支持,加大绿箱政策支持,同时应积极推动多哈农业谈判,参与国际农业规则制定和全球农业治理。

关键词: 农业国内支持 WTO规则 一致性 美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荚色豇豆品种花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花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荚的苏豇1419、紫荚的苏紫41、青荚的苏青29和绿白荚的苏豇3号为材料,测定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嫩荚及商品荚的花青素、矿物质(钙、镁和铁)及常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纤维素、维生素C、淀粉、干物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苏紫41商品荚的花青素含量为330.48 nmol/gFW,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不同荚色品种(P<0.01);苏豇1419的钙含量最高(1295.75 mg/kgDW),显著高于苏豇3号和苏紫41(P<0.05);4个不同荚色豇豆品种均有各自突出的常规营养成分。在豆荚发育过程中,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花青素含量(3.92~30.98nmol/gFW)均有明显变化,但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苏紫41(花青素含量为174.33~644.52 nmol/gFW);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紫4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苏青29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青29和苏豇3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苏紫41呈上升—下降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前期荚(长30 cm)、后期荚(长40 cm)和前期荚(长30 cm),苏紫4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后期荚(长50 cm);4个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豆荚的纤维素含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不同荚色品种豇豆的花青素含量与营养成分含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结论】紫荚的苏紫41花青素含量最高,青荚的苏青29纤维素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白荚的苏豇1419钙和脂肪含量较高,绿白荚的苏豇3号营养成分含量一般,这些特征可供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参考利用。

关键词: 豇豆 花青素 营养成分 变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若叶苗粉HACCP生产规范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大麦若叶苗粉是畅销全球的功能性食品,通过对大麦若叶苗粉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对应的关键限值,制定预防措施和监控方法,建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表,提高和稳定大麦若叶苗粉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性。

关键词: 大麦若叶苗粉 HACCP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民工非农就业净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基于478份农民工调研数据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我国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城市就业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在江苏省南京市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大量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其就业、收入福利、劳动强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将劳动强度纳入劳动净收益的考察范畴,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SL)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就业净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南京市就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略低于城镇职工,同时面临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差等问题。但从农民工的自身特质角度出发,这有可能是其在家庭决策背景和有限经济收入下提高当期收入水平目的下无奈的理性选择。实证结果表明,考虑到劳动成本,农民工就业收益更加不理想。女性农民工比男性就业状况更差;就业经验的积累不能带来就业状况的改善;农民工整体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尚未达到能够显著改善就业状况的水平;劳动技能落后,常不适应用工需求,对就业状况无突出帮助;不同行业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差不大,但劳动时间存在差异;农民工就业的单位性质显著影响收入,但对劳动时间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非农就业 劳动成本 就业净收益 劳动强度 偏最小二乘法 问题 影响因素 收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