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拟南芥热激因子cDNA的克隆及转化烟草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拟南芥热激因子是一重要的耐热基因。从拟南芥幼苗中提取总RNA ,根据报道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的方法扩增出大约 1.4kb的拟南芥热激因子基因Athsfc。将其克隆入pBluescriptSK载体的XbaI和SacI位点 ,测序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与国外H櫣bel(1994)报道的Athsf1基因间 99.8%同源 ,只有 3个核苷酸不同。序列分析显示 ,编码相同的氨基酸。将该基因构建入含内含子Km筛选标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YP12 0 3E中 ,构成了拟南芥热激因子基因 Athsfc植物表达载体pYP12 0 3E(Athsfc)。利用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对烟草进行Athsfc基因的转化 ,获得了GUS染色显示阳性的烟草转基因植株 ,经过PCR和PCRsouthernblot分子检测证明了转基因植株为阳性


两种西洋杜鹃的组织培养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西洋杜鹃的两个栽培品种Rhododendronbritannia和Rhododendronamerica为供试材料 ,比较MS、Anderson、Read、N6 四种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杜鹃繁殖系数的影响 ;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的影响 ;以及激素IBA、IAA和NAA对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Read培养基表现最为出色 ,诱导率达 85 % ;在ZT与NAA组合上获得了较高的繁殖系数 ;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添加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 ,生根率可达 84%


儿茶酚双加氧酶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体系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从恶臭假单孢菌 (Pseudomonassp .S 47)的DNA中扩增得到 92 4bp编码儿茶酚双加氧酶的基因片段 ,将其构建入 pBluescriptSK载体 BamHI和 SacI位点间。测序结果显示与Kim ( 2 0 0 0 )报道一致。将该基因插入带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和t1t2终止子载体pG2 5 1、分别带ompA和EAP信号肽、lpp和Gmr 启动子载体 pYF3 95和 pYF5 2 5 4中 ,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G2 5 1,分泌型表达载体 pYFX1,pYFX2。酶活测定结果显示pG2 5 1为 665mu/mL ,pYFX1,pYFX2分别为 1815mu/mL ,10 15mu/mL。SDS PAGE电泳显示表达蛋白产物的分子量约为 3 5kD。分泌型表达载体pYFX1表达量大于 pYFX2 ,组成型表达载体 pGX1由于使用弱启动子表达量较低


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基质肥料管理比较试验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试验采用复合基质1、复合基质2和苇末基质,并在各基质中施不同配比的有机肥与化肥作基肥,种植番茄与黄瓜。在种植过程中定期追施少量的有机肥与化肥,探讨在这三种基质中施用的不同配比有机肥与化肥对番茄与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苇末基质中施用全有机肥栽培的番茄与黄瓜产量最低,在复合基质1与复合基质2中施用全有机肥,可以使番茄的产量达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效果。在三种基质中施用全有机肥栽培的黄瓜产量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低。说明用复合基质1和复合基质2栽培番茄时可以采用全有机肥,而用三种基质栽培黄瓜时均需添加25%-50%的化肥(以氮肥为准)以保证高产,二者均符合绿色食品施肥准则。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无土栽培 复合基质 苇末 番茄 黄瓜


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目前国内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水平较高的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设施园艺示范基地 1hm2 温室蔬菜的生产为例 ,与目前现代化设施园艺产品市场竞争力最强的荷兰温室产业在成本、质量和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的成本优势明显。单位面积成本仅为荷兰的 38.1 %。目前在单位面积产量仅为荷兰 6 5 %的情况下 ,单位产品成本仍仅为荷兰的 5 9%左右。在未来产量提高的可能情况下 ,市场竞争力将更强。但分析表明 ,产品洁净安全、质量优异才是荷兰设施园艺产品竞争力强的主要原因。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对园艺产品注重数量管理 ,轻视质量管理 ,园艺产品的有害物残留量偏高 ,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信誉较差。安全和质量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大障碍。本文还对中国的设施园艺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进行了比较 ,国内市场价格仅是国际市场的1 / 4~ 1 / 5。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如欲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建议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以向顾客信服地提供安全、洁净、健康的产品


~(14)C-绿磺隆在土壤中的可提态残留、结合残留和矿化研究
《核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14 C 绿磺隆在 7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 ( 14 C ER)、可提态残留( 14 C ER)以及矿化为14 C CO2 的规律、影响14 C BR的主要因子及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 14 C 绿磺隆在土壤中形成的14 C ER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 ,与土壤粘粒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14 C ER中的绿磺隆母体化合物的消减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其在 7种土壤中的半减期分别为 1 3 0~ 1 3 3 3d。pH是影响绿磺隆母体化合物降解的主要因子 ;( 2 ) 14 C 绿磺隆在 7种土壤中的14 C BR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 ,并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土壤pH是14 C 绿磺隆在土壤中形成BR的主要影响因子 ;( 3 ) 14 C 绿磺隆形成的14 C BR主要分布在富啡酸和胡敏素中 ;14 C BR分布在胡敏酸中的相对百分比约为 2 % ,在14 C 绿磺隆BR的形成过程中 ,富啡酸的作用 >胡敏素 胡敏酸 ;( 4) 14 C 绿磺隆在 7种土壤中的14 C BR含量 ,在培养 2 0d内均随时间而快速增加 ,2 0d后变化量较小。 7种土壤中的14 C BR含量最大值分别占引入量的 53 5%、40 9%、3 7 8%、1 6 4%、42 5%、41 0 %和 3 1 3 % ;( 5)培养 90d内 ,14 C 绿磺隆通过三嗪杂环开环矿化为14 CO2 的量约占引入量的 4%~9% ,而土壤 1表明14 C


通过DNA改组技术获得高活性β-葡萄糖苷酸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 葡萄糖苷酸酶是在植物转基因中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 .以质粒pBI12 1中的GUS基因为基础 ,利用DNA改组方法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对GUS基因进行了突变和改组 ,然后将改组的GUS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构建了库容为 10 8的突变体库 .经过活性的筛选 ,得到活性提高的克隆 ,再以此为基础 ,经过新的改组、筛选得到活性大幅度提高的克隆GUS2 4 .基因测序显示 ,GUS2 4与GUS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9 7% ,共有 6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改变 ,分别是 :379位的A突变为G ,396位的T突变为C ,711位的G突变为A ,95 8位T突变为C ,990位的T突变为C ,1649位的A突变为G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 ,3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12 7位的Ser突变为Gly ,32 0位的Trp突变为Arg ,5 5 0位的Asn突变为Ser.X gluc染色检测和荧光测活结果显示GUS2 4基因表达的 β 葡萄糖苷酸酶基较GUS基因表达产物活性提高 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