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酸枣 (Zizyphus jujuba Mill)组织培养结合~(60)Co- γ射线辐照诱发突变株(英文)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建立了酸枣离体组织培养结合 6 0 Co γ射线辐照获得突变株的技术。 (1)酸枣叶片外植体在含有ZEA 1mg L ,2 ,4 D 0 .5mg L和NAA0 .5mg 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经 6 0 Co γ射线辐照后在含有ZEA 1mg L和NAA0 .5 mg 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幼苗 ;(2 )试管苗用 2 0~ 30Gy6 0 Co γ射线辐照后 ,在BAP 2mg L和IBA 0 .4mg L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苗繁殖。 (3)不定苗在含有IBA 1mg L和IAA0 .4mg L的MS培养基上生根。此外 ,用 2 0 0~ 4 5 0Gy6 0 Co γ射线辐照种仁 ,也能获得突变株。
关键词: 酸枣(Zizyphus jujuba Mill) 60Co-γ射线辐照 组织培养 突变


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抗菌物质及其特性
《植物病理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在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抑菌试验中证实,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过滤上清液中,它们是从酸沉淀物中提取出的伊枯草菌素、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存在于盐析粗蛋白中的几丁质酶。在叶霉孢子萌发试验中,伊枯草菌素微弱地抑制孢子萌发但强烈破坏芽管和新生菌丝;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几丁质酶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并长久性地抑制芽管伸长。在PDA平板上的灰霉菌丝抑菌试验中,伊枯草菌素抑制菌丝生长,引发菌丝顶端膨大,形成泡囊,泡囊破裂后原生质外泄;几丁质酶抑制菌丝生长,引发产生不规则的菌丝团;生物表面活性素在平皿上对菌丝则不显示出抑菌活性。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植物病原真菌 抗菌物质 伊枯草菌素 生物表面活性素 几丁质酶


丁香 [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挥发油中天然抗菌成分研究(英文)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 ,丁香 [Syzygiumaromaticum (L .)Merr .etPerry]挥发油及其衍生物均可抑制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和扩展青霉 (Penicilliumexpansun) 的生长 ,丁香挥发油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5 0 % ,对扩展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2 5 % ;丁香挥发油衍生物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2 5 % ,对扩展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2 0 %。用GC MS详细分析了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了 2 0个化合物 ,其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 ,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6 8.0 2 78%。
关键词: 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 挥发油 GCMS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病原菌诱导转录的水稻Rim2家族转座酶编码亚组的结构与分布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基因组克隆Rim2 5 6 9为代表 ,分析了该家族中转座酶编码亚组的分子结构 ,同时对Rim2因子在染色体和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的差别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序列分析表明 ,Rim2 5 6 9具有完整的 16 bp的末端颠倒重复序列 (TIRs)、若干正向和反向的 16 bp的亚末端重复 (STRs)以及插入位点 3 bp的同向重复。它的TIRs上具有保守序列CACTG ,有别于以往报告的CACTA转座子。该因子含有一个编码区 ,与已报告的Rim2cDNA的ORF基本一致 ,其预测编码蛋白与CAC TA转座子编码的转座酶TNP2和TNPD有低度的同源性。该亚组的其它因子的分子结构均与Rim2 5 6 9的相似 ,但这些因子预测ORF长度上存在着差异 ,反映了结构上的多样性。对检索到的Rim2因子的定位作图表明 ,它们在已测序拼接完成的第 1、4和 10号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 ,以着丝点附近的分布频率为最高。PCR反应显示 ,Rim2编码因子在品种之间存在着编码序列多态性。
关键词: 水稻 Rim2因子 转座酶编码亚组 分子结构 分布


草菇低温诱导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的测定
《菌物系统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制备电泳分离技术,从低温处理过的草菇菌丝中分离纯化得到三种低温诱导蛋白,分别命名为CspDZG1 ,CspDZG2 ,CspDZG3。IEF测定了等电点,分别为3.7,4.4,4.4。SDS-PAGE结果表明,CspDZG1 ,CspDZG2由一条多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6kD,54.5kD;CspDZG3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4.5 kD,68 kD。经S. aureus V8蛋白酶酶解后,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


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反义RNA融合基因导入番茄和乙烯合成的抑制
《实验生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番茄品种强力米寿的总DNA中克隆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2A11,以番茄成熟果实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番茄全长的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片段。完成两个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后,将888bp的番茄ACC氧化酶基因和943bp的ACC合成酶基因片段串联,构成全长1837bp的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以反义的方向插入植物双元载体pYPX145中番茄果实表达特异启动子下游,获得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融合的植物双元载体pOSACC。该载体外源基因表达单元的两端含两个烟草SAR序列,利于转基因的稳定遗传。以番茄栽培品种合作903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根癌农杆菌进行基因转化,通过200mg/L卡那霉素选择和GUS检测,获得了105株番茄GUS阳性植株,转基因番茄果实在当代表现明显耐贮特点。经过4代的耐贮和果实农艺性状的综合选择,获得了两个表现良好的株系DR-1和DR-2,两株系果实乙烯释放量显著下降,是未转基因材料的9.5%,番茄的贮存期在50天以上。
关键词: ACC氧化酶基因 ACC合成酶基因 反义基因融合 根癌农杆菌 乙烯 番茄


快速测定微量甲醛的新方法——光度测定法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FeCl3 HCl存在条件下 ,甲醛与蛋白胨能产生紫色 ,可以定量测定微量甲醛。测定范围 0 1~ 1 0mg·L-1,回收率 95 0 8%~ 10 3 5 % ,相对标准差为 1 19% (n =6 )。与乙酰丙酮法相比 ,用该法测定水发虾仁中甲醛含量 ,全程只需 10min ,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使用试剂少等优点 ,适合现场检测


无土栽培基质的质量参数(孔隙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在蔬菜无土栽培中 ,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如水分、氧气、养分、温度、酸碱度等主要决定于基质的理化性质。其中基质的孔隙性 (孔隙度、孔径分配 )直接影响水分和空气的含量 ,是最重要的理化性质参数。通过不同颗粒粒径配比试验 ,研究了颗粒粒径 (孔径 )分配对基质物理性质、水分常数和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孔隙性可作为基质的质量标准参数之一 ,其标准为总孔隙度 60 %~ 90 % ,非活性孔 +毛管孔隙度与通气孔隙度的比例为 1∶1。具体操作时 ,可通过不同颗粒粒径的配比来调控基质的孔隙性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因地制宜配合基质和基质产业化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