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针菇菌渣日粮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山羊饲粮中金针菇菌渣的最佳添加水平。选取28只年龄接近的健康波杂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平均体重为(23.35±2.45)kg,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分别饲喂金针菇菌渣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日粮A)、15%(日粮B)、25%(日粮C)、40%(日粮D)的试验日粮,预饲期7d,试验期45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可有效提高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日粮B、日粮C和日粮D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以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P<0.05),其中,日粮B和日粮C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有高于日粮D的趋势;(2)四组日粮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C的葡萄糖(GLU)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B和日粮D(P<0.05),日粮B日粮C和日粮D的尿素氮(BUN)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日粮A(P<0.05)。结果提示,在本研究背景下,在山羊饲料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可有效提高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其中以15%和25%添加组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对山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细小病毒VP2融合IFN-γ提高其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验细胞因子IFN-γ与猪细小病毒VP2融合蛋白的免疫效力,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将IFN-γ与PPV的VP2基因融合到一起,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 Bac-VP2、r Bac-VP2-IFN-γ,并在小鼠上验证了免疫原性。猪细小病毒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VP2-IFN-γ组明显高于VP2和PPV灭活苗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VP2-IFN-γ组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不加IFN-γ组。上述结果表明IFN-γ可提高猪细小病毒亚单位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为重组IFN-γ的猪细小病毒病亚单位疫苗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 IFN-γ 重组杆状病毒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桂醛对烟草疫霉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中国烟草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讨肉桂醛对烟草疫霉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以烟草疫霉菌为研究对象,研究肉桂醛作用下烟草疫霉菌菌丝的径向生长和细胞膜透性,通过菌丝ROS和PI荧光染色,进一步测定菌丝丙二醛和甘油含量。【结果】(1)肉桂醛能够有效地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径向生长和破坏菌丝形态,抑制菌丝径向生长的EC50值约为0.93 mmol/L;(2)烟草疫霉菌菌丝ROS和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经肉桂醛处理的菌丝,其活性氧含量增加并出现细胞死亡现象,并表现出浓度效应;(3)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升高,烟草疫霉菌菌丝MDA和甘油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肉桂醛可能通过增加烟草疫霉菌胞内ROS含量,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丙二醛产生,从而使细胞膜受损,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达到抑菌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分离与冷冻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针对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分离纯化与冷冻保存方法,对血液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血液ACK裂解法、生殖腺胰酶-EDTA消化法与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时间培养法4种PGCs分离方法以及STEM-CELLBANKER、CELLBANKER 2与10%DMSO加90%血清等3种冻存液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糖原染色与PGCs特异免疫荧光染色鉴定PGCs,同时利用台盼蓝染色检测PGCs活力等方法对其分离和保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鹅胚血液与生殖腺中均已经成功分离到鹅PGCs;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期培养法与传统的血液分离法相比,获得的鹅PGCs数量、纯度与活力最高,每枚胚胎获得的鹅PGCs数量达到115个、细胞纯度达80.8%、细胞活率达88.3%;而商业化的干细胞冷冻保护液STEM-CELLBANKER同一般的体细胞冻存液相比更适合鹅PGCs的冷冻保存,冷冻解冻后的细胞存活率达90%左右。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期培养法成功分离到数量与纯度都可观的鹅PGCs,STEM-CELLBANKER冻存液能够用于鹅PGCs的长期冷冻保存。
关键词: 鹅 原始生殖细胞 生殖腺消化结合短期培养法 冷冻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底追比例及施硫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氮肥底追比例与施硫间的互作效应,采用盆栽方式,以京冬8号和济麦20为供试材料,设置氮肥底追比例为3∶7(N_1)、5∶5(N_2)和7∶3(N_3)3个处理水平,每个底追比例下设置2个硫肥施用量:0kg·hm~(-2)(S0)和45kg·hm~(-2)(S_1),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开花期、成熟期营养器官及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以及对不同来源氮素利用的情况,同时对花后营养器官贮藏氮素的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植株中积累氮素主要来自肥料氮,京冬8号成熟期来自肥料氮的积累量达60%~70%,而济麦20则达70%~80%。氮肥底追比例及硫肥互作对2个品种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京冬8号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贮藏氮素花后的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籽粒产量以及氮肥的利用效率均在N_1S_0时较高;济麦20营养器官贮藏氮素花后的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在N1S0时较高,而在N3S1时,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氮肥的利用效率均较高。综上所述,本试验栽培环境下,氮肥底追比例为N1时能够提高花前贮藏氮素的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底追比例为N3时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京冬8号最优肥料组合为N_1S_0,济麦20最优肥料组合为N_3S_1。本研究结果为冬小麦大田生产中合理的肥料运筹提供了理论参考。
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对青贮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对青贮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淮稻5号收获稻籽后的秸秆粉碎至2~3 cm,采用4种处理方式按比例与乳酸菌、纤维素酶、糖蜜和水进行混合发酵。对照组加水200 kg/t,不添加其他物质;试验Ⅰ组添加7.5 g/t乳酸菌+200 g/t纤维素酶+4%糖蜜+水200 kg/t;试验Ⅱ组添加7.5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1%糖蜜+水200 kg/t;试验Ⅲ组添加7.5 g/t乳酸菌+600 g/t纤维素酶+2%糖蜜+水200 kg/t。测定其营养成分、p H值、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发酵品质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的p H值、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Ⅱ组氨态氮和乳酸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根据Vscore评分,各处理的发酵品质级别均为良,其中试验Ⅱ组评分最高。说明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能够提高青贮稻秸秆的发酵品质,其中添加7.5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和1%糖蜜的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
《中国稻米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连续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比例,增加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中气相部分所占比例。就水稻产量而言,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年平均增产428 kg/hm~2,增幅为4.50%,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总之,本试验条件下,翻耕秸秆粉碎还田措施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稻麦轮作 容重 紧实度 毛管孔隙度 三相比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脲醛树脂粘合基质块性能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机械化移栽过程中,基质容易散落,造成根系损伤的问题,该研究采用了既具有粘合性又具有养分释放功能的生物降解胶黏剂粘合基质成块。测定了水解蛋白改性脲醛树脂的基本性能,基质块的孔隙度、EC值、pH值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基质块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改性脲醛树脂的氮素释放速率前期缓慢,后期较快,在第7周时养分释放率可达48%。添加50%改性脲醛树脂后,基质块的总孔隙度下降约8.4%,但还是能够满足黄瓜生长需要。然而添加改性脲醛树脂后基质块的EC由2.51 mS/cm下降到1 mS/cm左右,pH值基本保持不变。改性脲醛树脂在添加量50%时,抗压强度为0.14 MPa以上,能够满足机械手抓取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幼苗根系生长的要求。同时,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比普通基质提高了89.86%、57.00%、79.2%。III-UF改性脲醛树脂的养分释放速率与黄瓜幼苗生长养分需求速率是一致的,该配方最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添加胶黏剂后,每个颗苗只需增加0.0125元,从成本上看价格便宜,有利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基质 机械化 理化特性 水解蛋白 改性脲醛树脂 基质块 育苗 黄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乳成分分析及变化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山羊产后09周乳中营养物质含量及变化规律,将试验动物健康无病的波杂母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分为不同胎次(25胎)、不同泌乳周(09周),随机采集116头份泌乳期在09周的山羊乳,并对100份乳中的蛋白质、灰分、干物质、脂肪、乳糖、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乳中蛋白质、灰分、干物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含量整体上随泌乳周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且产后0周各种营养物质(除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周(P<0.05);乳糖含量在1周后出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所测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脯氨酸、亮氨酸;所测的6种矿物质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排序为锌>铁>铜>锰。由此可见,山羊乳中营养物质含量随泌乳期的延长呈现规律变化,这就为泌乳期山羊泌乳生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羔羊断奶策略和补饲料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保持系21B为试材,根据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456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21A及21B的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了不育系特有的目的条带,克隆测序表明其大小为292bp,命名为CMS292。采用QRT-PCR方法,研究了CMS292分别在蕾期、盛花期对根、茎、叶和花蕾中的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探索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机制。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不育系中表达,并且在所检测的组织中都有表达;蕾期根和花蕾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茎和叶,盛花期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花蕾;从蕾期到盛花期根、茎和花蕾中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叶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推测CMS292控制辣椒花药中蛋白的表达,引起小孢子败育,进而导致雄性不育。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orf456 QRT-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