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连续化清洁生产线加工的红条茶品质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连续化清洁生产线2012年生产的11批次随机抽样的红条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旨在指导改进生产线的加工工艺参数,并促进红条茶品质提高。感官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加工的红条茶比较,11批次生产线加工的红条茶在干茶外形及茶汤亮度方面明显好于传统工艺,并且相同茶季不同批次间的产品品质差异较小,产品稳定性提高。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各茶季不同批次产品间的主要理化成分中大部分成分差异不显著,虽有部分成分差异显著,但批次越接近的差异越小,进一步说明各批次间产品稳定性高。

关键词: 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 红条茶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瓜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中前者为引进种类,后者为本地种类。本文在室内25℃条件下,以粉螨为食料饲养胡瓜新小绥螨,以二斑叶螨为食料饲养尼氏真绥螨,组建生殖率表,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的产卵量(平均36.35±5.56粒/雌)、內禀增长率(rm=0.0942)、周限增长率(λ=1.0988)均高于尼氏真绥螨的平均产卵量29.78±3.11粒/雌、内禀增长率rm=0.0827、周限增长率λ=1.0863,且种群倍增时间(t=7.35d)也较尼氏真绥螨(t=8.38d)短。通过各参数的比较,在恒温25℃条件下,胡瓜新小绥螨具有较大的生殖潜力。在以桔全爪螨为食料,进行混合饲养时,两种捕食螨的种群增长均受到抑制,而尼氏真绥螨受到的抑制更明显。说明胡瓜新小绥螨竞争力强于尼氏真绥螨。

关键词: 胡瓜新小绥螨 尼氏真绥螨 生物学特性 内禀增长率 竞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酸银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薯遗传转化的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提高木薯遗传转化效率,以成熟培养10-15 d的华南木薯SC8品种的胚状体子叶为外植体,研究硝酸银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薯遗传转化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银对木薯SC8胚状体子叶愈伤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不定芽的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硝酸银的浓度在2-8 mg/L,对未经农杆菌处理的SC8胚状体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从58.5%提高到87.5%;愈伤组织形成率从92%下降到15.3%。对经农杆菌处理的SC8胚状体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从55.3%提高到85.3%;愈伤组织形成率从87.5%下降到8.5%。同时发现,经农杆菌转化后不定芽诱导所需硝酸银的最适浓度高于未经农杆菌处理的不定芽诱导所需硝酸银最适浓度,前者为8 mg/L,后者为6 mg/L。硝酸银对木薯SC8的遗传转化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硝酸银 木薯 遗传转化 不定芽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侵染甘蔗的病毒之一,引起甘蔗花叶病,对甘蔗产业危害很大。根据Sr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引物,以海南(SrMV-HN)染病植株总RNA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长约987 bp的目的片段。将CP基因与质粒pET32a(+)连接,构建了含SrMV CP基因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rMVCP。然后用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出一条约36kD的特异融合蛋白表达谱带。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稳定表达。通过优化诱导条件,确立了CP基因表达的最佳条件:IPTG终浓度为0.1 mmol/L,诱导时间为4 h,诱导温度为30℃。用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出抗血清。通过酶联法(ID-ELISA)测定本试验制备的SrMV CP抗血清工作浓度为1∶1 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与SrMV-HN诱导表达的C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对田间25个甘蔗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抗血清的效价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高粱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介导RNAi研究甘蔗二点螟蜕皮调节转录因子CiHR3基因功能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糖料来源。为了解决甘蔗在农业生产中常常被甘蔗螟虫为害,重点控制甘蔗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是一条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RNA干扰技术已发展成为控制虫害、提高作物品质的新方法,通过dsRNA诱导的RNA干扰可以用来研究昆虫功能基因。本文以甘蔗二点螟蜕皮调节转录因子CiHR3基因为靶标,建立细菌介导的RNAi方法表达CiHR3基因dsRNA,通过提取靶标基因dsRNA,喂饲甘蔗二点螟3龄和5龄幼虫,结果显示:3龄甘蔗二点螟幼虫在一周内发生形态显著变化、体重明显下降;5龄甘蔗二点螟幼虫在一周内形态也出现显著变化,更明显的是出现畸形蛹,非正常化蛹。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昆虫蜕皮调节转录因子CiHR3可作为甘蔗二点螟生物防治的靶标基因,为后续植物介导的RNAi表达dsRNA防治甘蔗螟虫打下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 细菌介导RNAi 甘蔗二点螟 CiHR3 生物活性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BBTV香蕉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植物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香蕉束顶病毒与香蕉寄主致病的互作分子机制,本文报道利用Make Your Own"Mate&PlateTM"Library System试剂盒成功构建感染BBTV香蕉叶片的cDNA文库。通过改良CTAB法提取感染BBTV香蕉叶片的总RNA,采用SMART法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经SfiI酶切并去除短片段之后,与经同样酶切的pGADT7-SfiI载体连接,利用电转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宿主细胞中,获得初级cDNA文库,最后以初级文库100万克隆为基数扩增,得到扩增文库并提取质粒。结果得到库容量大于2.0×106的初级文库,检测表明文库cDNA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700~2 000 bp,文库重组率为87.5%。结果表明,该文库质量较好,可用于后续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筛选试验,本研究为开展病毒与寄主互作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香蕉叶片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叶单枞黑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白叶单枞黑茶的60%乙醇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导向下,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获得活性流分,进一步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显示,黑茶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经D101柱层析所得的流分D-6、D-7及D-8在25μg/mL浓度下具有较黑茶60%乙醇提取物强的酶抑制活性,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9.31%、77.53%及75.23%。对活性流分D-7采用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乙酸(4∶1∶1∶4∶0.1,v/v)进行了HSCCC分离,得到化合物1、2,纯度均大于95%,经结构鉴定确定二者分别为牡荆苷、异牡荆苷。

关键词: 黑茶 白叶单枞 α-葡萄糖苷酶 高速逆流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高度保守的锌依赖型内肽酶家族。医学研究表明,人体MMPs不仅在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与很多重大疾病关联。例如,MMPs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幅度上升,和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s也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它可能参与植物发育调控、免疫应答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等多个方面。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MMPs的分布、结构特点、活性调节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植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结构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下甜玉米雌穗发育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技术,对高温胁迫下优良甜玉米杂交种粤甜13雌穗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和适温下差异表达基因达949个,其中有上调表达基因705个,下调表达基因244个,上调表达10倍以上的基因108个,下调表达10倍以上的基因40个。对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分析表明,它们主要集中在细胞内组分和膜上,主要具催化活性、结合活性、水解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参与代谢、细胞结构与功能、胁迫应答、物质运输和生物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推测对雌穗发育过程中籽粒和果穗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基因中有一半以上的基因功能未知,下一步将对其开展克隆和功能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温胁迫 数字化基因表达谱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裂皮病类病毒超低温脱毒技术的初步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感染柑桔裂皮病的红江橙、枳、香柠檬(北京柠檬)、红桔和沙田柚为试材,对柑桔裂皮病类病毒的超低温脱毒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柑桔组培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处理体系,而且取得了理想的脱毒效果,脱毒率最低者也可达88.2%。

关键词: 柑桔裂皮病 超低温保存 脱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