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温度对有孔保鲜袋包装芥蓝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芥蓝为材料,用有孔保鲜袋包装,研究了冷链温度(4℃)和常温(24℃)两种温度对有孔保鲜袋包装芥蓝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以及褐变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低温贮藏可显著地减少芥蓝中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损失,有效地保持其色泽和质地,并能抑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peroxidase(POD)的活性;24℃常温储藏时,芥蓝叶片黄化严重,营养成分大量损失,其硬度则先升后降。故芥蓝低温贮藏的保鲜效果更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引起太阳辐射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讨不同氮肥类型与施氮水平对华南稻田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以N计)为U6(90 kg·hm-2),U10(150 kg·hm-2),U12(180 kg·hm-2),SR10(150 kg·hm-2,缓释肥),CR10(150 kg·hm-2,控释肥)。各处理磷钾肥用量一致,分别为45 kg·hm-2(以P2O5计)和127.5 kg·hm-2(以K2O计)。研究结果表明:稻田CH4与N2O排放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晚稻CH4排放呈单峰型,其峰值出现在水稻移栽后16~23 d,N2O排放并未出现明显的排放峰。CH4累积排放主要发生在返青-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两个时段,而N2O的累积排放主要集中在灌浆-成熟期(U6处理除外)。不同氮肥类型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SR10>处理U10>处理CR10,其中,控释肥处理甲烷排放总量较常规尿素处理减少了11.3%;而N2O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CR10>处理U10>处理SR10。综上,初步认为氮肥的施用能够促进CH4与N2O的释放,缓释肥处理能有效减少稻田N2O的排放,而控释尿素处理能明显降低稻田CH4气体的排放,且稻田CH4与N2O的排放存在一定的互为消长关系,因此如何平衡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释放,使稻田增温潜势最小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微量元素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和受精率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有机微量元素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和受精率的影响,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设有2个组:对照组A(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和处理组B(每吨饲料添加700 g的有机微量元素)。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0只,总计4 200只。试验日粮饲喂阶段26~41周。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入舍母鸡种蛋数、种蛋合格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差异以外(P<0.05),其他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有机微量元素的处理组种蛋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破软蛋率降低0.40个百分点;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可显著提高种鸡的受精率,并降低种鸡每颗受精蛋的饲料成本。因此,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添加有机微量元素的处理组对种鸡的某些生产性能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体现在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智酒的急性毒性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益智酒饮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检测益智酒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判断益智酒的毒性。结果益智酒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0g/kg体质量,属无毒级;试验期间实验小鼠生长良好,活动正常,毛色光泽度好。解剖检查,各脏器未见异常,未显示明显毒性作用。结论益智酒无毒性,可以安全饮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蛋白源ACE抑制肽的制备过程中脱盐技术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比较了001×7、201×7离子交换树脂、MWCO100透析袋和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棉籽蛋白水解液的脱盐效果,分析了DA201-C树脂脱盐对棉籽蛋白水解液ACE抑制活性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并对Sephadex G-25分离纯化获得ACE抑制肽各组分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DA201-C大孔吸附树脂的脱盐效果最好,控制流速为3 mL/min时,脱盐率可达到94.78%,氮回收率为86.32%,脱盐后疏水性氨基酸得到了有效富集,ACE抑制率显著提高。分离纯化后的ACE抑制肽各组分中,组分Ⅲ的抑制率最高,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烫对荔枝热泵干燥过程中果壳褐变物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热烫对荔枝热泵干燥过程中果壳褐变物质的影响,将整果荔枝放入(95±3)℃、含0.3g/100mL柠檬酸的热水中热烫90s和180s进行前处理,考察热烫工艺对干燥过程中荔枝壳酶促褐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烫前处理可以显著钝化荔枝果壳内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酚类间聚合反应的发生,减轻干燥过程对荔枝壳总酚含量的影响,减少酶促褐变相关物质的生成。热烫处理能减少花色素苷的损失,提高荔枝干红果率。热烫90s和180s对荔枝干终产品内PPO、POD和花色素苷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荔枝 热烫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总酚 花色素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根结线虫Col基因分子克隆及其VIGS效应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线虫角质层胶原蛋白基因(Col)与根结线虫病害的关系,利用从线虫基因组中预测的Col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col基因MiCol。该基因完整编码区长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克隆的MiCol与预测的MiCol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9.67%,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100%。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将其导入番茄植株并接种南方根结线虫,60 d后,沉默载体pTV-MiColi处理番茄植株的根结数比空载体对照及清水对照分别减少49.4%和49.2%,表明MiCol基因沉默显著降低了南方根结线虫的侵染数量。
除虫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从云南泸西除虫菊常规栽培群体中随即抽测了963株除虫菊头状花序的除虫菊酯含量,并观测了其中100株除虫菊的12个农艺性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群体中植株间性状差异较大,花梗数、花朵数、干花产量和除虫菊酯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栽培群体中除虫菊酯含量幅度为0.47%~2.43%,平均除虫菊酯含量为1.63%。除虫菊酯含量与除虫菊酯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767),而与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显著相关性。干花产量、花朵数、花梗数、株幅与除虫菊酯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倒伏性与除虫菊酯产量呈负相关,初选时可增加选择强度。通径分析表明干花产量对除虫菊酯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869),除虫菊酯含量次之(P=0.787),且除虫菊酯含量的间接作用较小。株高和花直径与除虫菊酯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较小,在选育时其选择标准可适当放宽。
关键词: 除虫菊 农艺性状 除虫菊酯产量 除虫菊酯含量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新品种‘红桃’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桃’蝴蝶兰是以‘台糖火鸟’为母本,‘新女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花浅紫红色,大花,主枝花朵 7~8 朵,总花数 8~13 朵,花朵排列整齐有序,花径 10.0~ 10.6 cm;自然条件下10—11 月花芽形成并抽出花梗,1 月中旬始花,2—3 月为盛花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