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近缘种Ipomoea trifida (Kunth) G.Don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及PCR筛选体系建立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有价值的基因资源,对甘薯近缘种I.trifida的基因组文库进行了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法测定I.trifida(2x,编号DLP4597)基因组大小为531.699 Mb。以叶片为材料采用包埋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物理剪切进行基因组DNA片段化并进行末端平滑化和磷酸化处理,脉冲场电泳回收33~48 kb的DNA片段,然后连接到Fosmid载体pCC1FOS(Epicentre)上,包装转化大肠杆菌EPI300,构建了I.trifida的基因组Fosmid文库,该文库包含101 952个单克隆,保存于1 062个96孔培养板中,平均插入片段35 kb,覆盖基因组约6.7倍,理论上任意片段筛出率达到99.88%。以20个96孔板为一组构建三维PCR筛选体系,共分为53个组(第53组包含22个96孔板),每组包含1个超级池,20个板池,12个列池,8个行池,理论上最多通过93个PCR反应即可筛选到1个阳性单克隆。随机选择来自I.trifida的10个基因进行文库克隆筛选,平均阳性克隆数为8.2个,最少阳性克隆数为3个,最多为16个。
关键词: 甘薯近缘野生种 基因组 Fosmid文库 文库筛选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草啶浸种减轻丙草胺对水稻药害的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解草啶浸种减轻丙草胺对水稻药害的机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解草啶浸种对水稻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施用30 mg/L解草啶浸种能提高水稻GST活性,但对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没有影响。单独施用不同剂量(56.25g/hm2、112.50 g/hm2、225.00 g/hm2)丙草胺后,低剂量丙草胺对GST活性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丙草胺对GST活性有抑制作用;不同剂量丙草胺对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抑制作用。通过30 mg/L解草啶浸种再施用不同剂量丙草胺,解草啶均能减轻丙草胺对水稻GST活性、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棉花抗黄萎病QTL
《棉花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并与陆地棉回交,获得1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苏VR043,抗江苏非落叶型黄萎病菌系BP2。分子检测表明,苏VR043兼有陆地棉苏棉8号的遗传背景和海7124的D4染色体片段。以苏VR043和苏棉8号为亲本构建包含176个单株的F2群体,通过标记分析和F2:3家系抗病鉴定,发现抗病性状与标记NAU3392连锁,p值为2.3×10-12。根据棉花D组染色体测序结果,参照置换区段的基因组序列,合成92对SSR引物;PCR扩增分析发现,有5对引物在苏棉8号和苏VR043之间表现多态性,并将抗病主效QTL定位在标记ZHX32和NAU3392之间,标记间遗传距离为3.2 c M,QTL解释表型变异64.8%。同时参照棉花D组测序结果,提取对应的置换区段序列,预测包含63个基因,基因聚类分析表明7个基因参与抗逆反应,其中1个基因与抗病相关。
梅山猪胚胎附植期EphA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检测
《畜牧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1(EphA1)在某些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期的细胞间侵入和黏附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以及EphA1基因甲基化对胚胎附植期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梅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了EphA1基因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和CpG岛甲基化。结果表明,在梅山猪胚胎附植前期(13d)、中期(18d)、后期(24d)的子宫内膜附植点,EphA1的mRNA表达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P<0.05),蛋白表达趋势为逐渐降低,且妊娠猪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怀猪(P<0.05)。附植前期的EphA1甲基化程度最高,中期的次之,后期的最小,即EphA1甲基化趋势与蛋白表达趋势一致。综上表明,EphA1的CpG岛甲基化很可能影响了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影响了猪胚胎附植的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发酵床重金属As的累积特征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及发酵床底部表层土壤中重金属As的累积特征与活性大小,以节约经济成本和适宜猪生长发育为前提选取3种发酵床垫料组合:40%稻壳+60%菌糠(FJ)、40%稻壳+60%锯木屑(FD)、40%稻壳+60%酒糟(FW),采用物质流分析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个饲养周期,FD组合的发酵床垫料中重金属As的累积量最高;不同垫料组合对As活性大小的影响不同,FJ组合中有效态As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所占比例高达14.25%(P<0.05);表层土壤中FJ组合中有效态As同样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所占比例为8.68%(P<0.05),其次是FW组合>FD组合。因此从减少As污染角度出发,FD组合优于FJ组合和FW组合。经过生态危害评价分析,3种组合垫料在养殖结束后其潜在生态危害均未超过轻微生态危害临界值(Ei r≤40),在不断补充垫料的前提下发酵床可以使用约3年。
关键词: 发酵床垫料 As累积 有效态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 物质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扎西玛’与‘南粳46’籼粳杂交F_1花药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籼粳杂交水稻花药培养再生体系,以籼稻‘扎西玛’和粳稻‘南粳46’籼粳杂交F1花药为外植体,分别从低温预处理时间、基本诱导培养基种类、蔗糖质量浓度及不同激素配比方面研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并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成苗,以期构建籼粳地理远源杂交水稻花药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4℃处理2~5d的花药,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与未处理和低温处理6~10d相比达到显著水平;添加蔗糖质量浓度为60g·L-1,以N6或M8为基本培养基均可以获得较高的诱导率;以M8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2mg·L-1和KT 0.3mg·L-1诱导水稻愈伤组织出愈率可高达32.14%;以MS为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为KT 2mg·L-1和ABA 3mg·L-1分化培养基,其愈伤组织成苗率可达50%,其中绿苗分化率达4.55%。
关键词: 籼粳杂交F1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率 绿芽分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场发酵床垫料及下层土壤中酶活性变化特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床养猪作为近年我国引进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实现了养猪零排放,缓解了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从2012年11月17日到2013年5月24日,在江苏省泗阳县天蓬猪场的发酵床养猪栏内连续采集0~20 cm、20~40 cm垫料层及40~60 cm、60~80 cm的土壤层样品,测定其过氧化氢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及蛋白酶活性,研究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深层水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 cm垫料的垂直深度,随着深度的加大,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有增大的趋势,而蛋白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垫料下层土壤中酶活性变化不显著。
关键词: 发酵床养猪 垫料 过氧化氢酶活性 纤维素酶活性 蛋白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棉花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于构建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宿主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苏棉18中克隆获得GhEPSP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连接到p EASY-Blunt平端载体,构建获得重组载体p EASY-Blunt-GhEPSPS;以该重组载体为模板,PCR获得两端含有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GhEPSPS基因CDS序列,通过这2个酶切位点插入到p ET32a载体,构建获得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 ET32a-GhEPSPS,转化到宿主菌株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获得了棉花GhEPSPS基因的CDS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能够在宿主菌中被诱导大量表达。该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棉花EPSPS酶的结构、功能以及酶学特性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棉花 GhEPSPS基因 原核表达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三维坐标评判农药混用对多种害虫的联合作用及综合毒力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三维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害虫的LC50值作理论等效面。3种农药混用后,对害虫LC50实测值的坐标点在等效面上为相加作用,在靠近坐标原点的凹面上为增效作用,在远离原点的凸面上为拮抗作用。在同一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几种害虫的LC50值作多个等效面,并将3种农药混用后对几种害虫的LC50实测值标注在坐标内,可以清楚地反映混剂对不同兼治对象的毒力和互作效应。以此研究甲维盐+毒死蜱+吡蚜酮的三元混剂对水稻二化螟、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兼治作用。结果表明:该混剂对二化螟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且毒力最高;对灰飞虱为相加作用,毒力次之;对褐飞虱为拮抗作用,毒力最差。说明该混剂的综合效应差,不适合同时兼治3种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佐剂对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比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发和评价猪支原体肺炎(MPS)灭活疫苗新型佐剂,本研究以水包油乳剂或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卡波姆佐剂为基础的MPS灭活疫苗,在其中分别添加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ISCOM-matirx)或胸腺肽,得到不同的佐剂配方,同时选用3种商品化佐剂进行同步试验评价。将这些佐剂与MPS灭活疫苗合用免疫小鼠,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血清抗体IgG水平,用以比较几种佐剂对该疫苗中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佐剂组均有明显免疫应答反应。其中,卡波姆+ISCOM-matrix佐剂组对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血清中抗体水平为各组间最高,其次为卡波姆+左旋咪唑佐剂组;GEL 01 ST佐剂能够增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刺激能力,而对体液免疫作用稍差,卡波姆+胸腺肽佐剂组的血清抗体水平较高,但对淋巴细胞增殖没有明显作用。本实验结果将为后续的MPS灭活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