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成分轮廓数据的大球盖菇干制风味品质综合分析评价
《食品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大球盖菇干燥前后风味成分轮廓数据及影响其良好风味的关键成分因子,对鲜品和4种干制样品(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WD)和自然干燥(naturaldrying,ND))中香气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118种香气化合物,经干制后香气丰富度提升显著(P<0.05),VFD可大程度保留鲜品香气品质;提取19个共有香气成分,作为大球盖菇特征成分轮廓,其中醛类化合物个数和含量优势明显,以正己醛(呈青草味)尤为突出。HAD较鲜品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升高,VFD则呈味核苷酸损失最少,由此2种干制方式等鲜浓度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优势显著(P<0.05)。风味感官综合评分VFD>HAD>ND>鲜品>MWD,基于评分和成分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前3个主成分R~2X为79.4%,R~2Y为98.9%,Q~2为0.974,载荷信息显示2种感官间交互影响明显;变量投影重要度分析显示,甜味氨基酸、1-辛烯-3-醇、丁基-2-辛烯醛和EUC,对大球盖菇良好特征风味呈现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样品前处理方法筛选和风味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干燥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成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 风味评价


大豆土传病害生防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土传病害是造成其质量和产量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生产上大豆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这带来了水土污染、食品安全风险、杀菌剂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治方法迫在眉睫。利用生防菌防治大豆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在安全性、有效性、持续性等方面优势突出,是近几年生物农药和生防菌剂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大豆生产上的极难防治的四种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菌核病、炭腐病和胞囊线虫病),综述相应生防菌的生防潜力、生防机理和应用现状,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大豆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以期推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文献与专利计量的南美白对虾研究与应用国内发展态势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NKI学术期刊库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采用文献与专利计量法,根据发文量、关键词、专利量、专利技术等指标,分析2010-2021 年我国南美白对虾研究与应用发展态势.结果表明:2010-2021 年,我国南美白对虾领域的文献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领域作者形成许多研究团队,构建了庞大的合作网络体系;相关专利的申请量与公开量则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申请数量来看,我国主要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广西、福建、上海较为突出.就申请机构而言,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均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


上海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鲜食玉米产业是目前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粮食安全战略下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基于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以及消费者调研,分析了上海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全产业链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优质品种培育开发和关键育种技术创新应用、推进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探索推进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实现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养限饲对妊娠后期湖羊母羊及羔羊发育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于当前对妊娠后期湖羊母羊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通过对妊娠后期母羊进行营养限饲,探讨营养限饲对妊娠后期母羊及羔羊发育的影响.选择15只妊娠湖羊,在其妊娠90 d,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组,100%妊娠营养需求)、低限饲组(LR组,80%妊娠营养需求)和高限饲组(HR组,60%妊娠营养需要)],每组5只.根据分组,饲喂全价日粮至分娩当天,后采集分娩当天3组母羊的颈静脉血液样品.测定血浆样品的葡萄糖、乳酸、β-羟基丁酸、尿素氮、总蛋白、血氨、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记录各组母羊产羔情况及羔羊体尺指标.LR组和HR组母羊的体重、羊羔的成活率、初生重及头臀长比NC组显著降低,而LR组与HR组相比无显著影响.分娩当天各组血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LR组和HR组的葡萄糖、尿素氮显著低于NC组;HR组母羊血液中乳酸、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的浓度显著降低;各组血液中β-羟基丁酸、总胆固醇、血氨浓度均无显著的变化.结果表明:妊娠后期母羊的营养状况会影响胎羊的生长发育.当妊娠母羊营养供给不足时,不仅影响其自身的血液生化指标,也会造成羔羊的成活率和初生重降低,从而限制羔羊生长发育.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及单核体的特性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来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获得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体,主要进行了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单核化试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生质体总数,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单个菌落,25℃倒置黑暗恒温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菌丝锁状联合情况,筛选获得大球盖菇单核体.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率均较高,'土肥'品种再生率最高,达1.37%,'高邮'品种再生率次之为1.13%,'大T'品种的再生率最低为0.90%;单核化率'大T'品种高达 85.2%,'土肥'的单核化率次之为66.0%,'高邮'的单核化率最低为59.8%.对不同大球盖菇品种的单核体表观形态特性进行观察分析表明:利用大球盖菇原生质体技术选育新品种提供单核体,可丰富食用菌原生质体单核体资源,为研究遗传及育种提供材料.


低温刺激对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过程的组学数据能为食用菌的工厂化低碳高效栽培及广温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本文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食用菌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的类型进行低温型(11-19℃)和冷压型的划分(≤10℃)。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食用菌两种类型的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过程的研究进展。食用菌低温刺激子实体形成过程中都涉及信号转导、胁迫响应、基础代谢、细胞分化、细胞结构变化等代谢过程。随着低温型到冷压型的刺激温度下降,糖代谢可能转向脂代谢为子实体形成提供能量。
关键词: 食用菌 低温刺激 子实体形成 功能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


灵芝水溶性和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对灵芝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碱提取工艺进行探究.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和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5 W,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时间24 min;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质量分数5.4%,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对沪农灵芝和龙芝2号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水溶性多糖(GLP1)得率均大于1%,碱溶性多糖(GLP2)得率均大于5%.多糖的红外谱图显示:沪农灵芝的GLP1、GLP2和龙芝2号的GLP1、GLP2均有可能是氨基多糖;沪农灵芝的GLP2和龙芝2号的GLP2中存在吡喃糖环、甘露糖苷.优化后的工艺能显著提高灵芝水溶性、碱溶性多糖产量,不同灵芝材料中水溶性多糖、碱溶性多糖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灵芝 水溶性多糖 碱溶性多糖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优化


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环磺草酮是在我国取得水稻田使用登记许可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杀草谱广,尤其对抗性千金子、杂草稻等恶性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双环磺草酮在直播稻田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采用盆栽试验法,开展了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1~2叶期、2~3叶期和3~4叶期浅水层条件和水稻1~2叶期湿润条件下,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剂量施用25%双环磺草酮SC,对上海地区主栽的3个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6、沪软1212和松香粳1018以及申优26杂交粳稻品种生长均安全,对水稻株高、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根长、根系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双环磺草酮对水稻粳稻品种安全,待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后,有望成为直播稻田优秀的除草剂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