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时期喷施外源ABA对小豆碳代谢、内源激素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小豆喷施外源脱落酸(ABA)的作用,以龙小豆4号为试验材料,在三叶期和始花期叶片喷施浓度为50mg/L ABA,并连续、多次取样测定碳代谢、内源激素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喷施外源ABA后,龙小豆4号叶片果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转化酶、蔗糖合成酶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降低;茎部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内源ABA含量减少;底荚高度和第1节间长度减小,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总粒重增加。


农业科技档案统计分析实例研究
《兰台世界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一、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要性近年来,粮食安全成为事关国家总体安全的热点话题[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子是关键。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原始记录,记录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包括:种子芯片——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更新过程;作物品种的繁育、田间调查、生产管理、成果转化等过程;项目验收、报奖等科研管理过程;


膨化秸秆还田对寒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膨化秸秆还田对寒地水稻养分积累、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筛选膨化秸秆适宜的还田量,为探索水稻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水稻品种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以秸秆不还田(秸秆用量为0)为对照(CK),设25%、50%、75%和100%(当地常规秸秆还田量7500 kg/ha)4个膨化秸秆还田量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水稻植株氮、磷、钾的吸收、运转、分配及产量差异。【结果】不同水稻秸秆还田处理中,均以25%处理的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最高或较高,2020和2021年成熟期地上部氮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1.10%和10.53%;2021年磷和钾积累量较CK提高1.30%和3.04%。25%处理能促进茎叶氮、钾向籽粒运转,进而提高氮、钾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有利于成熟期叶片、茎鞘和穗中氮、钾的积累。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来看,膨化秸秆还田通过增加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中,25%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CK及其他秸秆还田处理,2020和2021年分别较CK提高5.54%和8.93%。【结论】25%膨化秸秆还田量处理能促进寒地水稻的氮、磷、钾积累及植株营养器官氮和钾向籽粒转运,且产量较高,可尝试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基于PDCA的某玉米联合收获机支架断裂失效分析
《农机化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PDCA”循环的应用原理,介绍了“5G”“5W1H”“4M”“5Why”等4种工具的含义,并将这4种工具与“PDCA”循环有机结合进行应用。以某收获机后桥支架断裂的实际质量问题为载体,详细说明如何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以及“5G”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应用“5W1H”的工具准确地描述问题,基于“4M”的工具排除“人”“机”“法”的影响,确定根本原因在于“料”。通过对5组样本“料”的结构尺寸、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测,确定不合格因素为零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用“5Why”的分析法确定根本影响因素为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针对化学成分不满足设计要求这一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并进行追踪,继而对实施的整改方案进行跟踪和检验,最终实现标准化作业。研究可为应用“PDCA”循环解决质量问题、寻找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提供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同时可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流程推广到其他领域。
关键词: 玉米联合收获机 支架 断裂 失效分析 “PDCA”循环


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真菌的筛选及产酶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筛选生长速度快、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强的真菌菌株,用于植物秸秆降解和高效利用。【方法】从自然界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菌株,利用PDA-愈创木酚和PDA-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初筛,再经过液体发酵检测漆酶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及菌丝生长速率复筛目的菌株,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法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对目的菌株产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进行测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8株真菌,通过初筛筛选出9株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真菌菌株,再经过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高、菌丝生长快的菌株M1,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M1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其漆酶酶活为(243.59±1.11)U/mL,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为(36.03±0.63) U/mL。在5 d的培养期内,菌丝生长速率为(9.43±0.32) mm/d。对菌株M1的发酵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产的漆酶在pH5.0-6.5相对酶活为90%以上,在pH 5.5的介质中最为稳定,在低于55℃环境稳定性较高,相对酶活90%以上;该菌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pH 5.5-6.5相对酶活为90%以上,在pH 6.0的介质中最为稳定,在低于60℃环境相对稳定性较高,相对酶活90%以上。【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菌株M1具有较高的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具有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潜力,为植物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有效的菌种资源。


基于SLAF-seq技术的苹果SNP位点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黑龙江苹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seq)对在黑龙江地区收集的31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SNP位点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最终获得了 107.52 Mb读长数据,不同材料的SNP标记数目在309 012~540 030间,样品测序质量值平均Q30为93.78%,平均GC含量为40.90%.共开发获得1 072 115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275 389个.通过序列分析,共得群体SNP位点121 352个,基于开发SN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31份苹果种质资源分为3个亚群,特异性的苹果SNP位点开发和研究可为苹果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苹果 SLAF-seq技术 SNP 遗传多样性分析


脂肪组织炎症对动物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脂肪过度沉积或脂肪细胞肥大可导致脂肪组织炎症,表现为脂肪代谢紊乱和慢性脂肪组织炎症,使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当动物机体发生慢性脂肪组织炎症时会产生大量巨噬细胞及miRNA,并释放各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对机体肝脏、肌肉及其他器官或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机体负担加重,引起各种疾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脂肪组织炎症及其发展过程、动物脂肪代谢和脂肪组织炎症相关性,论述了脂肪组织炎症对动物机体各个器官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期为提高动物福利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寒地粳稻耐碱鉴定指标筛选与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东北寒地粳稻耐碱综合评价系统,筛选适宜苏打盐碱地种植的寒地粳稻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本田试验,在不同碱性的土壤上种植66份稳定的粳稻种质资源,调查12项表型指标,以每项表型指标的耐碱系数作为耐碱性评价依据,进行寒地粳稻品种的耐碱评价及主要耐碱表型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寒地粳稻碱胁迫下12个单项指标组合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7.768%。利用试验材料耐碱的综合评价值(D),从66份寒地粳稻中筛选出3份耐碱材料,分别为龙稻21、龙稻16、松粳3号,D分别为0.49、0.45、0.45。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质量、空秕率、秸秆质量、实粒数共4个指标可以作为寒地粳稻本田耐碱鉴定的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为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及丰富寒地粳稻耐碱品种提供了支撑。


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系列大豆品种的亲本分析
《大豆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系列大豆品种的亲本选用情况,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育成品种所涉及的亲本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已往的亲本选用经验,为今后品种改良创新提供技术指导.截止到2022年,佳木斯分院共育成大豆品种119个,包括杂交大豆品种3个.涉及亲本124个,包括国内祖先亲本11个,国外亲本13个,国内直接亲本(创新种质与选育品种)100个;骨干亲本或核心亲本(育成品种≥2个)46个,一般亲本78个(育成品种1个).其中北丰11和合丰50分别育成品种9个,满仓金育成品种7个,合丰34和合丰35分别育成品种6个,黑河45、北豆5号和HOBBIT分别育成品种5个,黑河43、合农69、合丰55、垦丰16和黑河38分别育成品种4个,秃荚子、荆山朴、克4430-20、合丰26、绥农10、华疆4号、黑河35、合农71、美国扁茎大豆、日本小粒豆和黑农54等11个亲本分别育成品种3个,黑河54、黑龙江41(俄罗斯)、合丰24、钢201、俄亥俄、绥农14、公84112-1-3、合丰39、合丰41、合丰42、合丰51、合丰57、北丰9号、九丰10、合93-793、垦农19、合农68、黑农48、克山1号、绥02-529和黑交01-1032等21个亲本分别育成品种两个.分院选用的亲本中农家品种(地方品种)占亲本总数的8.87%;自育亲本材料占亲本总数的34.68%;引自国内(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亲本材料占亲本总数的46.03%;引自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意大利)的亲本材料占亲本总数的10.48%.这些亲本材料包括超早熟亲本5个,极早熟亲本3个,早熟亲本42个,中早熟亲本63个,中熟亲本1个,中晚熟亲本9个,晚熟亲本1个.分析结果说明分院选用亲本来源广泛,既体现地理远缘又有生态差异,既体现遗传基础改良又有遗传多样性,既体现正宗的血统又拓宽血缘关系,保证了品种改良创新与水平提升,这一做法与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 合丰(合交、合农、佳豆)系列 大豆品种 亲本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