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不同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芦丁含量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复方中草药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增强药效和降低成本,考察不同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芦丁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干酪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不同组合对复方中草药进行发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草药发酵后芦丁的含量。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经益生菌发酵后芦丁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A组(解淀粉芽孢杆菌)芦丁含量均值为(1.33±0.05)mg/g, B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4∶1,V∶V)芦丁含量均值为(1.57±0.09)mg/g, C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1∶1,V∶V)芦丁含量均值为(2.01±0.05)mg/g, D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1∶4,V∶V)芦丁含量均值为(2.85±0.06)mg/g,而E组(对照组)芦丁含量均值为(1.24±0.07)mg/g。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经益生菌发酵后能够提高芦丁含量,且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干酪乳酸菌组成1∶4体积比混合发酵复方中草药时,芦丁含量最高。

关键词: 固体发酵 高效液相色谱 芦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C-MS/MS分析板芪清肺组方发酵代谢差异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从代谢组学水平探讨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的代谢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和代谢途径分析探讨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粉末和经贝莱斯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的板芪清肺组方药材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结果】发酵板芪清肺颗粒组方组(Enzyme组)和未发酵板芪清肺颗粒组方对照组(Water组)在正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34 624个差异代谢产物,在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15 762个差异代谢产物。将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203类,正、负离子模式组间关系PCA图的区分效果良好;发酵后主要上调差异代谢物包括雌马酚、二乙酸乙二醇酯、香草乙二醇、D-鸟氨酸、喹雌酚、胆固醇和乙酰胆碱等,下调差异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素、芥酸、肉豆蔻酸和黄嘌呤等;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到27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包括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回收、精氨酸生物合成、组氨酸和嘌呤衍生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等。【结论】板芪清肺组方发酵后差异代谢产物脂类、酮类等氨基酸显著增加,酸类氨基酸显著降低,涉及到多种氨基酸生物合成和嘌呤代谢等途径,为板芪清肺组方发酵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板芪清肺组方 发酵 LC-MS/MS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配施化肥下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微生物量与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秸秆配施化肥对暗棕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碳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揭示长期秸秆配施化肥下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协同提升机制。【方法】依托长期定位40年施肥试验,选取4个处理:单施化肥(NP)、秸秆配施化肥(S+NP)、秸秆配施1/2化肥(S+1/2NP)、秸秆配施1/4化肥(S+1/4NP),其中秸秆为麦秸隔年还田,用量为3 000 kg·hm-2,氮磷化肥用量为150 kg N·hm-2、150 kg P2O5·hm-2。采集0—20 cm土层土样,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团聚体中有机碳(SOC)、氮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结果】(1)长期秸秆配施化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和NP相比,S+NP处理土壤容重降低4.7%,>2 mm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重量直径(GWD)分别提升254.4%、76.5%和91.3%。(2)S+NP、S+1/2NP处理>2 mm团聚体百分含量、MWD和GWD显著高于S+1/4NP,分别增加了49.1%—52.4%,19.43%—22.4%和24.2%—33.3%。(3)S+NP、S+1/2NP、S+1/4NP和NP相比增加了>2 mm和>0.25 mm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全氮贡献率,并显著提高全土SOC、SMBC和SMBN含量;其中,SOC含量在S+NP中最高,比S+1/2NP、S+1/4NP高6.3%和12.6%。(4)产量表现为S+NP>NP>S+1/2NP>S+1/4NP处理,S+NP比减施化肥处理提高小麦产量28.6%—47.5%。(5)土壤团聚体稳定性、SOC含量及小麦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2 mm和>0.25 mm团聚体含量、MWD和GWD分别与全土SOC含量及小麦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暗棕壤地区在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化肥量150 kg N·hm-2、150 kg P2O5·hm-2时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小麦产量,最大化实现土壤结构改良、肥力提升和作物增产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肥 暗棕壤 水稳性团聚体 碳氮含量 微生物生物量 小麦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支睾吸虫细胞外囊泡中miRNAs调控宿主靶基因的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估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细胞外膜囊泡中虫源miRNAs跨物种调控宿主基因的风险,试验利用miRBase数据库对华支睾吸虫细胞外膜囊泡和感染阳性宿主细胞共有的虫源miRNAs成熟体序列进行筛选,通过miRanda软件对细胞外膜囊泡中表达量排在前10位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选取每个miRNAs评分排在前10位的靶基因作为候选靶基因,通过NCBI、Bing检索工具检索miRNAs候选靶基因的功能,利用GO功能注释及KEGG富集分析对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细胞外膜囊泡中的10种miRNAs共对应8 128个与宿主相关的靶基因。有12个候选靶基因没有相关的功能报道,12个候选靶基因与肝功能有关,其余候选靶基因在癌症、信号转导、结构骨架、增殖和分化、迁移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候选靶基因Taf10和Onecut2与肝脏和肝胆管发育相关,候选靶基因Gng1和Hhip分别可参与致纤维化相关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和Hedgehog信号通路。说明虫源miRNAs有靶向宿主细胞并参与致宿主肝纤维化和肝癌的风险。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miRNAs 细胞外膜囊泡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谷子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饲用品质的综合评价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黑龙江地区谷子的饲用生产潜力,提高谷子秸秆饲用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并为饲用谷子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试验测定了24种谷子的生产性能指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干鲜比)、营养品质指标(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粗纤维)及饲用指标(有机质消化率、相对饲喂价值),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均方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不同谷子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谷子的鲜草产量为26 468.93~39 740.65 kg/hm~2,其中晋谷21、赤优金苗1号鲜草产量分别为39 740.65,39 604.58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干草产量为7 466.84~12 319.60 kg/hm~2,其中晋谷21、山西红谷、陇谷13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干鲜比为0.24~0.31,其中晋谷21、龙谷25、中谷2号、豫谷18的干鲜比最高,均为0.31,显著高于除山西红谷、大同29、张杂谷13、朝谷58和豫谷35之外的其余15个品种(P<0.05)。24种谷子的粗蛋白、粗脂肪及粗纤维含量分别为7.92%~10.93%、3.25%~6.49%、30.08%~38.26%,其中张杂谷13、嫩选18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除晋谷21和公谷88外的其他品种(P<0.05),长农35、龙谷38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赤优金苗1号、嫩选15外的其他品种(P<0.05),中谷9号的粗纤维含量最高(38.26%),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晋谷21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35.77%,显著高于除九谷23外的其他品种(P<0.05);公谷88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57.46%,显著高于除济谷22外的其他品种(P<0.05)。赤优金苗1号、陇谷13、中谷2号的有机质消化率居于前3位,分别为54.95%、53.06%、52.81%。朝谷58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综合评价值与干草产量、干鲜比、有机质消化率、相对饲喂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农35、晋谷21、张杂谷13、朝谷58、赤优金苗1号可聚为一类并且综合评价值较高。说明长农35、晋谷21、张杂谷13、朝谷58、赤优金苗1号可以作为黑龙江地区优良饲草资源推广应用。

关键词: 谷子 饲草 产量 品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漂烫方式对荆彩甜玉米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荆彩甜玉米为原料,分别采用蒸汽漂烫和水浴漂烫处理 0、5、10、15、20 min,处理温度分别为85、90、95℃,探究两种常用热处理方式对荆彩甜玉米传热速率、营养成分、酶活性、色泽变化、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漂烫保留营养品质优于水浴漂烫,蒸汽漂烫可使玉米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当漂烫温度在 85、90、95℃时,蒸汽漂烫处理组传热速率比水浴漂烫分别高 19.70%、15.31%和15.90%;蒸汽漂烫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的保留率分别为 71.11%、70.67%和 70.11%,而水浴漂烫处理组分别为64.44%、62.33%和 58.89%;同时,蒸汽漂烫处理组VC含量的保留率分别为 56.67%、54.17%和 51.67%,而水浴漂烫处理组分别为53.33%、50.00%和44.17%.此外,进一步比较漂烫温度和时间效果可知,蒸汽漂烫95℃、10 min时,可以有效钝化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此时荆彩甜玉米的色泽L*值和b*值分别为 84.62、33.30,质构特性中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为 28.03 N、3.29 mm和 16.88 mJ,感官评分较理想为 93分.所得结论初步揭示蒸汽漂烫,95℃、10 min是荆彩甜玉米较为适宜的漂烫方式及条件,为荆彩甜玉米采收后的漂烫处理工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荆彩甜玉米 蒸汽漂烫 水浴漂烫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MS技术分析沙棘果肉成熟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差异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沙棘果肉成熟过程中重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合成代谢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2 个沙棘品系发育期间(绿色和橙色)的果肉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4 组样品存在较大的代谢差异,依据不同品系发育期样品组间变量投影重要度>1且t检验的P<0.05,共筛选到124 个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有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黄酮类和次生代谢物等;根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分别识别到15、7个和4个显著差异代谢物与脂类、黄酮和5-羟色胺合成代谢相关,以及其他8个与抗癌功能相关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沙棘果肉磷脂酰胆碱(16:0/16:0)和甘油磷酰胆碱的显著上调与油脂高积累密切相关;显著上调的异鼠李素则是果肉富含黄酮的关键;N-乙酰羟色氨、卡培他滨和γ-氨基丁酸等抗癌相关生物活性成分在果肉发育期间呈现出相对较高的含量.这为解析沙棘生物活性成分合成代谢机制以及相关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沙棘 果肉 差异代谢物 油脂 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淀粉影响食味品质机理的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稻米食味品质是决定消费者选择和市场流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稻米食味品质主要是由淀粉(少量蛋白质和脂肪)在水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独特的质构和滋味.本文介绍了稻米食味品质评价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淀粉组成结构、淀粉与其他成分互作、淀粉生物合成与分解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稻米食味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稻米食味品质提升、水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品质 淀粉 理化特性 生物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FASN基因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猪FASN基因中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nsSNPs)位点,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ASN基因的nsSNPs位点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Ensembl数据库分析FASN基因nsSNPs位点的相关信息,然后利用SIFT、Polyphen2和Provean三种方法预测nsSNPs位点的有害性,再利用ConSurf server、I-Mutant 3.0、Mupro、BDM-PUB、SUMO plotTM、NetPhos 2.0 Server等在线软件对nsSNPs位点的进化保守位点、蛋白质稳定性、泛素化位点、磷酸化位点进行预测,SOPMA和MutPred2在线软件分析nsSNPs位点对FASN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影响,最后使用Phyre2和VMD软件预测和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FASN蛋白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FASN基因有2个转录子,共38个nsSNPs位点,其中有7个位点被SIFT、Polyphen2和Provean三种方法均预测为有害突变位点,分别是L215F、V560G、R409C、F494L、L560R、R872W、R1123W。L215F、F494L位点属于高保守性位点;7个位点都可降低FASN蛋白的稳定性且不存在泛素化修饰,只有L215F位点存在磷酸化修饰;7个位点都可能参与了FASN蛋白二级结构的形成;L215F、V560G、L560R位点对FASN蛋白的三级结构有影响。说明L215F位点可能是猪FASN基因的潜在功能性位点。

关键词: FASN基因 非同义SNPs(nsSNPs) SNP功能预测 蛋白质高级结构 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春大豆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春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合农71为试验材料,进行水、氮两因素裂区田间试验。分别设主区总灌水量1 875 m~3·hm-2(W1)、2 625 m~3·hm-2(W2)、3 375 m~3·hm-2(W3),副区总施氮量0 kg·hm-2(N0)、120 kg·hm-2(N1)、240 kg·hm-2(N2),研究9种水氮处理组合对春大豆不同生长时期0~100 cm土层根干重、侧根长、侧根表面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与施氮量均可增加0~100 cm土层大豆根干重、总侧根长和总侧根表面积。7月15日(荚期)和8月15日(鼓粒期),0~20 cm土层根干重分别占总根干重的75.37%~82.43%和71.97%~85.26%,7月15日W3N1处理0~2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最大,较W3N2和W3N0处理分别增加9.84%和17.75%。总侧根长和总侧根表面积分别在8月15日和7月15日达到峰值,均以W3N1处理表现最好。同时增加灌水量与施氮量可显著提高产量和百粒重,而对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小。W3N1处理产量最高,较W3N2和W3N0处理分别增加5.70%和14.80%,较W1N1处理高49.76%。同一施氮水平下,灌溉水利用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同一灌水条件下,灌溉水利用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在N1水平达到最高。鼓粒期根干重、侧根长度和侧根表面积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增加灌水量和施氮量主要提高了膜下滴灌春大豆0~4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侧根长密度和侧根表面积密度。根系发育良好是W3N1处理获得高产的关键,本研究条件下,膜下滴灌春大豆适宜的灌水量为3 375 m~3·hm-2,施氮量为120 kg·hm-2,可实现最大总根干重119.80 g·m-2,总侧根长1 910.58 m·m-2,总侧根表面积2.64 m~2·m-3,产量6 083.10 kg·hm-2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水氮处理 春大豆 根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