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菊芋中菊糖的热水浸提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菊芋菊糖的热水浸提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分析法优化菊糖的提取工艺,分析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菊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菊芋菊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g∶30 m 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菊糖的提取率为89.60%。所提菊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0.10 mg/m L浓度的菊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91.30%,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205.59 U/L,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最高达96.00%。

关键词: 菊芋 菊糖 热水浸提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分析——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秸秆还田作为目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提升作物产量等作用,同时还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功效。但秸秆还田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因此,给予农户一定补贴等激励措施势在必行。文章以玉米秸秆还田为例,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两个地区农户玉米秸秆的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农户秸秆直接还田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受访者年龄、秸秆还田是否增加成本、秸秆还田增加的费用是否由政府承担、秸秆焚烧查处力度是否强、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增加的费用这5个因素对农户秸秆还田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访者是否是村干部和秸秆还田是否改善土壤质量这两个因素对农户秸秆还田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条件价值评估法 受偿意愿 排序选择模型

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对蜜蜂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试验测定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25%吡蚜酮·毒死蜱悬乳剂、60%吡蚜·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和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2种非靶标昆虫(意大利工蜂和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触杀法测定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通过浸叶法测定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吡蚜酮·噻虫胺和吡蚜酮·毒死蜱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高毒,吡蚜酮和烯啶·吡蚜酮为中毒,吡蚜·噻嗪酮为低毒;吡蚜酮·噻虫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为剧毒,吡蚜酮·毒死蜱和烯啶·吡蚜酮为高毒,吡蚜·噻嗪酮为中毒,吡蚜酮为低毒。[结论]吡蚜酮复配制剂并不都是低毒型农药,4种吡蚜酮复配制剂中,吡蚜·噻嗪酮对非靶标昆虫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复配制剂的使用对延缓吡蚜酮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吡蚜酮 复配制剂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大肠埃希菌生产PCV2 Cap蛋白的诱导条件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重组大肠埃希菌发酵生产PCV2Cap蛋白的产量,优化宿主菌的表达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接种量、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为自变量,目的蛋白产量为响应值,根据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PCV2Cap蛋白产量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的最佳诱导条件为接种量φ=2.21%,诱导时间21.76h,诱导温度18.2℃。在该诱导条件下,摇瓶中获得最高蛋白产量为318.50mg/L,发酵罐获得最高蛋白产量为1 200.00mg/L。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大肠埃希菌 表达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分子量谷蛋白单亚基缺失对软质小麦宁麦9号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敲除是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亚基功能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软质小麦宁麦9号野生型及其单亚基缺失系为材料,探讨了HMW-GS缺失对籽粒品质性状、谷蛋白组分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在29份参试品系中,野生型有3个穗系,Glu-A1x、Glu-B1x、Glu-B1y、Glu-D1x和Glu-D1y缺失型分别有5、7、5、5和4份。野生型与缺失型,以及缺失型之间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籽粒硬度和溶剂保持力无显著差异。缺失型的谷蛋白/醇溶蛋白、高分量谷蛋白/低分子量谷蛋白含量比值低于野生型,其中Glu-B1x和Glu-D1x缺失型的比值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缺失型的揉面仪峰值时间和8 min带宽变异范围分别为1.38~1.64 min和3.38%~3.98%,显著低于野生型的2.00 min和4.57%(P<0.05),以Glu-B1x和Glu-D1x缺失型表现最低。与野生型相比,缺失型的糖酥饼干直径均有增加,其中Glu-B1x、Glu-B1y和Glu-D1y缺失型饼干直径的增加达显著水平(P<0.05),而缺失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宁麦9号背景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单亚基缺失弱化了面筋强度,改善了糖酥饼干加工品质,亚基敲除可能是进一步提高软质小麦加工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HMW-GS缺失 宁麦9号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分布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主产棉区及其亚区的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适时评价各棉区的纤维品质发展现状有助于稳定优势棉花产区和促进特色棉花产区的发展。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分析了2011—2015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各亚区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分析比较了各主产棉区和亚区的纤维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在主产棉区尺度上,长江流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最好,并且都达到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级标准,而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居中;黄河流域棉区的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较好,但马克隆值偏高;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表现最好,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达到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级标准,但比强度在三大棉区中表现最差。2)在棉花亚区尺度上,纤维长度表现以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亚区为最好,黄土高原亚区稍差,其余亚区表现较好;比强度表现以长江下游、长江中游、淮北平原、南襄盆地和黄土高原最好,而南疆棉区、长江上游和北疆棉区比强度稍差;马克隆值以北疆棉区、南疆棉区和长江上游表现最好,而黄土高原、淮北平原、长江中游和华北平原的马克隆值偏高。3)在纤维品质的综合表现上,北疆棉区、长江下游、长江上游和南疆棉区的纤维品质综合表现最好,淮北平原、长江中游和南襄盆地次之,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稍差。本研究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区域特征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我国棉花优势产区发展和棉纺企业合理用棉提供理论依据,也对全国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纤维品质 主产棉区 区域试验 环境与性状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化木粉/低密度聚乙烯热塑母料的制备及界面融合性

复合材料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研究功能化木粉/低密度聚乙烯(LDPE)热塑母料的流变及界面融合性为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制备苄基化杨木粉(Wd-Ar),通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了Wd-Ar/LDPE热塑母料。研究Wd-Ar/LDPE热塑母料界面相容性、熔体流动性、热软化点、热融合特性以及表面自由能的变化。结果表明:SEM显示,与未处理木粉(Wd)相比,塑化母料与LDPE的界面融合性增强;由XRD结果分析可知热塑母料结晶度减弱,热软化点有所降低,熔体流动速率提高,总表面自由能下降,非极性分量自由能增加;Wd-Ar可降低与LDPE混合物料的平衡扭矩,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熔体加工性能、界面融合性及力学性能。当LDPE含量为20wt%时,Wd-Ar/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55、4.55和2.27倍,表明Wd-Ar与LDPE复合材料间的界面黏结性增强。

关键词: 苄基化木粉 低密度聚乙烯 热塑母料 复合材料 界面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反应器中PRRSV工业规模增殖工艺的建立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分批换液式、消化传代放大式、循环灌注培养式对Marc-145细胞微载体培养效能及生理代谢的特点及差异,并实现了从5 L至60 L反应器放大过程的PRRSV实际增殖应用。结果表明,在5 L动物细胞反应器中使用相同的微载体用量6 g/L,分批换液式培养和消化传代放大式培养仅获得27×105~28×105cells/m L的细胞密度,低于循环灌注培养式的培养能力(59.4×105cells/m L)。根据这3种不同培养工艺的特点,设计并实施了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工艺流程,即Marc-145种子细胞以循环灌注培养方式在5 L反应器中完成初级培养,经消化传代工艺,将种子细胞放大接种于60 L反应器中进行分批换液式的二级培养,用于PRRSV的大规模增殖,结果显示PRRSV增殖滴度可达到108.3TCID50/m L。该过程成功地模拟了Marc-145细胞在工业级水平上的放大培养操作工艺,其放大倍数达到1∶3的传代系数,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微载体培养 Marc-145细胞 循环灌注培养 分批换液式培养 消化传代式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和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半糯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设置高氮(450kg/hm~2)、中氮(300kg/hm~2)、低氮(150kg/hm~2)和不施肥(CK)4个氮肥水平,分期播种并进行短日照处理,研究了氮肥用量和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优良食味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两年均以高氮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也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推迟,直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这主要与抽穗后6~15d的温度有关,高温可使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短日照处理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播期 优良食味粳稻 直链淀粉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鹃花新品种‘紫金粉玉’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金粉玉’是‘玉麒麟’与‘火花’杂交育成的杜鹃花新品种。花色为淡粉色;花径9.5~10.5 cm;花瓣5裂,裂深;雄蕊部分瓣化,上部裂片有醒目的深粉色斑点,花心绿色。植株长势强健,株形紧凑;耐高温高湿,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棚室盆栽。自然始花期较早,为2月上中旬,持续20~25 d。

关键词: 杜鹃花 盆栽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