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属性相关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京甜紫花糯2号’和‘苏玉糯11号’2种糯玉米样品在授粉期后14~33 d分为4个采收期进行采收,分别测定制汁后生鲜样和烫漂样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感官特征。结果显示,生鲜样品中挥发性成分以直链醛、醇、酮类为主,其中己醛的含量最高,青草味、豆生味明显;烫漂后醛、醇、酮类含量显著下降,二甲基硫醚为含量最高的物质,并出现熟的嫩玉米香及老玉米味。总体气味表现为生鲜样品不可接受(1.57~2.00?分),烫漂样可接受(2.86~3.9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生鲜样不为消费者接受的原因可能与己醛、己醇含量有关,烫漂后熟的典型玉米香则与醇、醛类成分的降低及二甲基硫醚的生成有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采收越早的玉米给人嫩玉米的感觉越明显,最嫩的为授粉期后14 d的‘京甜紫花糯2号’烫漂样。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挥发性成分 感官特性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YP1A1与PPAR-γ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炎性反应调控中的作用关系

畜牧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猪CYP1A1基因表达变化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探讨CYP1A1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关系,通过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获得猪CYP1A1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真核载体,借助细胞转染和抗性筛选技术获取稳定表达CYP1A1基因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系,构建猪肺炎支原体细胞感染实验模型,分析炎症反应前后CYP1A1与PPAR-γ间的表达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PAM细胞的炎性反应过程中,PPAR-γ与CYP1A1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并参与炎症调控,揭示猪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CYP1A1基因可通过调控PPAR-γ发挥抑炎作用。

关键词: CYP1A1 PPAR-γ 支原体肺炎 炎症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梅山猪胚胎着床期EphB6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B6(Eph B6)在猪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胎之间的迁移和粘附活动中是否发挥了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了Eph B6基因在太湖流域梅山猪胚胎着床前期(妊娠第13 d)、中期(妊娠第18 d)和后期(妊娠第24 d)子宫内膜和卵巢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Eph B6在胚胎着床期猪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点间的mRNA和蛋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即着床中期(妊娠第18 d)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前期(妊娠第13 d)和后期(妊娠第24d)(P<0.01);Eph B6在胚胎中的mRNA表达也是妊娠第18 d极显著高于妊娠第24 d(P<0.01);而Eph B6在卵巢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相反:mRNA表达为先降低后升高,蛋白表达为先升高后降低。说明,Eph B6基因很可能在猪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可成为潜在的猪产仔数性状候选基因。

关键词: EphB6基因 表达 梅山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对气流膨化干燥黄桃丁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预处理对黄桃气流膨化干燥的影响,探讨了成熟度、桃丁厚度、烫漂、糖浸渍、冻融和干燥时间对黄桃脆丁产品膨化度、色泽和质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度对黄桃脆丁产品的色泽和质构影响较大;烫漂2~3 min可改善黄桃组织结构,提高膨化效果;糖浸渍使黄桃脆丁产品酸甜可口,组织内部充实,利于膨化骨架形成,对产品色泽具有保护作用;冻融可改善产品硬度和色泽,提高品质;预干燥时间对气流膨化的膨化效果和形状保持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较适宜的预处理条件为:九成熟的黄桃原料,桃丁厚度2 cm,烫漂2~3 min,糖浸渍浓度6%,冻融1次,预干燥2.5 h。为黄桃干制品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桃 气流膨化干燥 预处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与分级体系的建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完善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方法,对不同果枝长度、不同树龄和不同年份托叶长度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桃树托叶长度评价方法:树龄3~10年,树冠外围1.0~1.5 m高度、长果枝中部新梢完全展开叶片的托叶,测量托叶基部至托叶尖端的长度。依据此方法测量了718份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并结合桃种质资源"种"和"品种类群"2个分类依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托叶长度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提出桃托叶长度分级指标:<0.55 cm为1级,0.55~0.90 cm为2级,0.91~1.30 cm为3级,1.31~1.65 cm为4级,>1.65 cm为5级,参照品种分别为:光核桃2号、红花碧桃、新白凤、早乙女、TX4C199。

关键词: 叶片 托叶长度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葫芦科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葫芦科作物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与花粉培养)的优势,阐述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供体植株基因型、供体植株生理状况、预处理、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种类、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针对葫芦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关键词: 葫芦科作物 游离小孢子培养 优势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纤维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用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以小麦秸秆、梨渣、大豆皮和混合(小麦秸秆和梨渣)为主要纤维来源的等氮等能等纤维4组日粮,日粮纤维的添加量为35%。试验分为4期,每期15d,其中预试期10d,正试期5d。结果表明:(1)与小麦秸秆组、梨渣组以及混合组相比,大豆皮组提高日粮中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以及能量(GE)的表观消化率,大豆皮组的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梨渣组(P<0.05),与日粮小麦秸秆组、混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皮组的O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小麦秸秆组和梨渣组(P<0.05),与混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皮组的NDF、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小麦秸秆组、梨渣组和混合组(P<0.05)。大豆皮组的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小麦秸秆组、梨渣组和混合组(P<0.05);(2)与小麦秸秆组、梨渣组以及混合组相比,当饲喂大豆皮组日粮时,山羊的氮保留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最高,显著高于小麦秸秆组(P<0.05)。混合组的钙保留率与大豆皮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小麦秸秆和梨渣组(P<0.05)。大豆皮组的磷保留率显著高于小麦秸秆组和混合组(P<0.05),与梨渣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当饲喂大豆皮为主要纤维来源的日粮时,山羊对其营养物质的利用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日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以及能量的消化率,并且能有效提高氮的生物学价值。

关键词: 山羊 纤维 消化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大棚辣椒蚜虫对烟碱类药剂的敏感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毒力较高的药剂用于防治设施大棚的辣椒蚜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辣椒蚜虫对5种烟碱类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棉蚜对啶虫脒和烯啶虫胺较敏感,LC50分别为0.935 8、1.729 9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9.151 1 mg/L。桃蚜对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敏感,LC50分别为1.279 4、2.196 4、2.273 8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12.866 5 mg/L。5种农药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啉;对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吡虫啉。

关键词: 设施大棚 蚜虫 辣椒 烟碱类药剂 杀虫剂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水平对结球甘蓝生长、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磷水平对结球甘蓝生长及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发现氮肥可提高结球甘蓝开展度、最大叶宽、单球质量、结球率和氮含量,降低糖和磷含量。一定量的磷肥可以促进结球甘蓝的生长,但施用量在240 kg/hm2时会抑制甘蓝生长,磷肥可以提高甘蓝中磷和糖含量而降低氮含量。氮磷合理配施可减轻氮肥对磷肥的吸收以及磷肥对氮肥的吸收的作用。施氮肥和磷肥以及适宜配合施用可促进结球甘蓝的生长,提高养分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氮肥 磷肥 生长 品质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火鸡疱疹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与鉴定

畜牧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构建一种新型火鸡疱疹病毒(HVT)全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mini-F载体插入HVT基因组的糖蛋白C(glycoprotein C,gC)基因的等位位点得到mini-F重组HVT,提取重组病毒的DNA转入大肠杆菌DH10B细胞,再转入GS1783细胞获得BAC,拯救病毒获得mini-F重组病毒和gC恢复病毒后,与亲本病毒(HVT FC126)比较生长动力学和对鸡马立克病的免疫效力。结果:获得数个BAC阳性克隆,取其中一个克隆(BAC~(HVT-G))成功拯救出HVT mini-F重组病毒(HVT~(BAC-ΔgC)),并成功获得了gC恢复毒株(HVT~(BAC-gC-R))。生长特性和免疫效力试验表明HVT~(BAC-gC-R)与HVT FC126无显著差异,而HVT~(BAC-ΔgC)增殖能力和免疫效力均明显下降。成功构建了HVT全基因组的感染性BAC;HVT的gC基因是一个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的增殖能力和免疫效力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火鸡疱疹病毒 细菌人工染色体 糖蛋白C 生长动力学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