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大豆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糖是植物糖类源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植物生长中重要的能源物质。本研究利用196份已重测序的国内外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测定该群体苗期叶片蔗糖含量,结合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根据阈值筛选得到5个显著相关SNP位点,分别位于第15和20号染色体上,且在SNP位点上下游各100 kb搜索到27个相关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得到5个可能与大豆叶片蔗糖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通过相对表达量分析鉴定得到Glyma.15G023800、Glyma.15G024000、Glyma.15G024600共3个与大豆叶片蔗糖含量相关基因。研究结果为探究大豆叶片蔗糖含量遗传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叶片 蔗糖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限制基础饲粮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限制基础饲粮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28日龄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A组籽鹅自由采食基础饲粮,B、C和D组籽鹅分别以A组采食量的85%、72.5%和60%饲喂基础饲粮,自由采食水培大麦苗。试验期42 d。70日龄时,每个重复抽取2只籽鹅屠宰后取空肠和回肠混合内容物及盲肠内容物,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籽鹅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组籽鹅肠道微生物共有4个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共有7个优势菌属: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拟杆菌属、罕见小球菌属、颤螺菌属、栖粪杆菌属和螺杆菌属。D组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A组(P<0.05);B、C和D组螺旋体门、梭杆菌门、棒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气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A组,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3)经LEfSe分析发现,A组籽鹅肠道微生物有标志物种4个:放线菌门、栖水菌属、乳杆菌属和乳杆菌科;B组有标志物种3个:叶绿体纲、链形植物目和间孢囊菌科;C组有标志物种11个:黄色单胞菌科、黄色单胞菌目、慢生根瘤菌科、草酸杆菌科、伯克氏菌目、劳尔氏菌属、β-变形菌纲、TM7菌门、TM7_3菌纲、Rs_045菌科和I025菌目;D组籽鹅肠道未发现标志物种。【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限制基础饲粮采食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影响较小,但会影响菌群相对丰度,并能抑制部分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健康状态;但基础饲粮供给比例过低可能引起菌群失衡。

关键词: 籽鹅 水培大麦苗 肠道菌群 16S r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水稻孕穗期幼穗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寒地水稻孕穗期耐低温机理,明确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孕穗期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龙粳25(LG25)的幼穗进行低温胁迫转录组动态分析。通过测序,共获得515.26 Mb的Clean Reads,筛选获得6 92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低温处理2 d时,获得6 784个DEGs;低温处理4 d后,DEGs显著减少,仅获得1 149个。GO富集分析表明,韦恩图各部分的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显著富集到33个生物进程GO类别,其中包含基因数最多的类别为单生物代谢过程,低温应答和高温应答在LG25的韦恩图各部分富集最多。KEGG富集分析表明,韦恩图各部分DEGs共富集到32条信号通路,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在韦恩图各部分显著富集最多,共包含83个DEGs,分布在脱落酸、生长素、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茉莉酸、水杨酸等8个激素通路中,以生长素、脱落酸和水杨酸等激素包含的DEGs较多,分别为26个、17个和15个。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孕穗期 低温 转录组 植物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粳稻低温深播出苗能力鉴定与筛选

东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和深播是影响寒地稻作区水稻直播出苗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168份寒地粳稻种质资源进行发芽期耐冷性筛选,并对耐冷性极强的35份材料进行低温深播出苗能力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发芽期耐冷性可分为5个等级,其中耐冷性1级和3级的材料占供试材料的55.3%;低温深播条件下,35份耐冷性极强种质材料的出苗率随播种深度增加和温度降低而下降;低温15℃、覆土2 cm条件下,龙粳63、龙庆稻45、龙粳29、龙粳46、龙庆稻64共5份材料出苗率超过70%。本研究从低温深播对出苗率的影响的角度为寒地直播水稻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稻 低温深播 出苗率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养动物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增强子是一类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时空表达在动物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超级增强子由增强子集群组成,具有比普通增强子更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有助于揭示基因组内部复杂的工作原理。本文围绕家养动物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筛选、潜在功能、活性分析以及变异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增强子 超级增强子 家养动物 功能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对籽鹅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体重(1287±135)g的籽鹅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籽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试验组籽鹅分别饲喂添加1%、2%、3%碳酸氢钠的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3%碳酸氢钠组胸肌剪切力高于1%碳酸氢钠组和2%碳酸氢钠组(P<0.05);各组间胸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1%碳酸氢钠组胸肌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高于其他3组(P<0.05),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和3%碳酸氢钠组(P<0.05);1%碳酸氢钠组和2%碳酸氢钠组胸肌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胸肌组氨酸含量高于2%碳酸氢钠组(P<0.05);4组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评分均小于1,其余氨基酸评分大于1。由此可见,在育成期籽鹅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1%碳酸氢钠有利于提高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及比例,改善鹅肉风味。

关键词: 青贮玉米秸秆 混合饲粮 碳酸氢钠 肉品质 氨基酸 籽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优质稳产春小麦新品种——克春27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质稳产小麦新品种克春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06年以克90-569/克92c-328的杂交后代为母本,以克94品资预265/黑克丰6//克03-322的杂交后代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择,于2012年决选,2021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10072.

关键词: 配制杂交组合 优质稳产 杂交后代 系谱法选择 农作物品种 春小麦新品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决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水虻幼虫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水虻幼虫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优质氨基酸与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可以代替豆粕、鱼粉等蛋白质类饲料应用于猪饲粮中;黑水虻幼虫含有抗菌肽和几丁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进而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黑水虻幼虫还可以将猪粪便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黑水虻幼虫具有易于饲养、生长迅速、转化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养猪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黑水虻幼虫的主要活性成分、不同基质饲养的黑水虻幼虫主要营养成分、黑水虻幼虫对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猪粪的生物转化应用研究,以期为黑水虻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蛋白质饲料 有机废物 猪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寄主对马铃薯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食叶类害虫。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大豆Glycinemax(Linn.)Merr.、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白菜Brassica rapa var. glabra Regel是该害虫的重要寄主植物。【方法】本研究以5种农作物为供试寄主,研究马铃薯瓢虫对各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马铃薯瓢虫取食马铃薯和茄子时的幼虫发育历期短、蛹较重、幼虫存活率高、成虫寿命长且产卵量高。马铃薯瓢虫在马铃薯、大豆、茄子和白菜4种寄主植物上均能实现种群繁殖,相比大豆和白菜,马铃薯和茄子更利于马铃薯瓢虫的生长发育。种群内禀增长率(rm=0.129 d﹣1,0.127 d﹣1)、净增殖率(R0=52.066粒,51.384粒)、周限增长率(λ=1.138 d﹣1,1.136 d﹣1)和种群趋势指数(I=120.99,115.17)均在马铃薯和茄子饲喂条件下最高,平均世代周期短于其他寄主植物。【结论】马铃薯瓢虫在5种寄主植物上均有很好的适应性,其中饲喂马铃薯的种群生物学特性参数最好,其次是茄子。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寄主植物 发育历期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冠状病毒感染新生犊牛肺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是犊牛腹泻和上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目前缺少敏感的适合BCoV体外培养的本动物细胞,限制了BCoV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从犊牛肺脏组织中分离出牛肺上皮细胞(bovine lung epithelial cell, BLEC)建立BCoV体外感染本动物细胞模型。【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Ⅰ型胶原蛋白酶两步酶消化法对新生犊牛肺脏组织进行肺上皮细胞初步提取,再利用上皮细胞贴壁时间不同的差异贴壁法纯化BLEC。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检测纯化后细胞中标志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的表达来鉴定BLEC,并通过PCR方法对细胞进行病原纯净性检测,包括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BPIV5、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 IBRV)、BCoV和支原体(Mycoplasma)。通过PCR和IFA检测BCoV对BLEC的易感情况,并绘制BCoV在BLEC上的一步生长曲线。【结果】分离纯化培养的BLEC形态均匀稳定、呈菱形或砖块状,无常见病原BRV、BVDV、BPIV3、BPIV5、IBRV、BCoV和支原体污染,上皮细胞标志CK-18呈阳性表达。犊牛腹泻来源的BCoV HLJ-325毒株感染BLEC 24 h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PCR能扩增出BCoV N基因;IFA结果显示,BCoV感染BLEC呈现特异性红色荧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oV含量建立病毒生长曲线,BCoV在感染BLEC后20 h时病毒载量最高,为4.46×10~5拷贝/mL。【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制备了BLEC,证明BCoV易感染BLEC,构建了BCoV体外感染BLEC模型,为研究BCoV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BCoV) 牛肺上皮细胞 分离纯化 感染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