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莲藕的营养品质变化规律及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莲藕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5个采收期的4个品种莲藕,测定蛋白质、淀粉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莲藕品质评价模型。结果 在采收期内,莲藕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总酚含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膳食纤维等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PC1、PC2、PC3 3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依次为2.274、1.933、1.023,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7.170%。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淀粉、总酚和总黄酮6个指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莲藕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发现, 9月采收的八月粉,10月的鄂莲6号,2月的鄂莲10号和鄂莲11号,营养品质较好,优于其他采收期。3月采收的4个品种莲藕的综合营养品质较低。结论 在采收期内, 4个品种莲藕的营养物质动态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能够科学评价不同采收期莲藕的综合营养品质,为莲藕育种、加工等提供支撑。


超微虾壳粉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中国调味品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和色泽评分(P<0.05),但其质构特性显著增大(P<0.05),持水性显著升高(P<0.05),结合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当虾壳粉在最适添加量0.5%时,可以显著改善鱼糜凝胶的风味和品质。因此,添加适量虾壳粉能增强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和持水能力,得到具有较好风味和品质的鱼糜制品,研究结果可为生产高品质的鱼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不同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播种深度与苗床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处理,通过称重进行补水,测定发芽势、出苗率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播种深度为0.31~0.61 cm时,种子发芽势与出苗率较高;播种深度为0.61~0.92 cm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抗逆性较好;土壤水分含量为60.71%时,种子发芽势与出苗率较高;土壤水分含量为53.35%~60.71%时,幼苗长势较旺;土壤水分含量为38.62%~53.35%时,幼苗抗逆性较好;土壤水分含量为45.98%~53.35%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川牛膝种子适宜播种深度为0.61 cm,播种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60.71%左右,可以获得较高出苗率,出苗较整齐;出苗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53.35%左右,幼苗长势旺盛,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抗逆性好。
关键词: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土壤水分含量 播种深度 出苗率 幼苗生长


黄精属植物SRAP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34份黄精属种质资源(多花黄精、湘黄精、早花黄精、湖北黄精、滇黄精、玉竹)为试材,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以期为黄精属植物种质鉴别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筛选了12对SRAP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06个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100.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858,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439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360,种质间基因流Nm为0.4328.34份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0~0.9528,平均值为0.6698.湘黄精和滇黄精种质遗传差异最小,而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种质遗传差异最大.聚类分析可将34份黄精属种质划分为六大类,多花黄精、湘黄精、早花黄精、湖北黄精、滇黄精、玉竹分别聚为一类.该研究的12对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能有效鉴别黄精属不同种质,将为黄精属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参考依据.


黄柏产地趁鲜加工工艺及其可行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优化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趁鲜加工工艺,并验证其可行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工艺参数对黄柏丝质量的影响,并对趁鲜加工黄柏丝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初干温度对黄柏丝的质量存在显著影响;初干温度、初干程度、复干温度均对黄柏丝加工效率有极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黄柏丝质量、干燥时长、能耗,最适加工工艺为切丝前自然晾晒或45℃干燥至含水量43%~50%时切丝,而后45℃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趁鲜加工的黄柏丝性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小檗碱、黄柏碱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质量与市售黄柏丝无显著差异,优于传统加工黄柏丝.因此,川黄柏产地趁鲜加工取代传统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产地趁鲜加工 质量 加工效率 可行性


特早熟红肉油桃优系-4-58-2
《中国果业信息 》 2024
摘要:“4-58-2”油桃是以“枣油桃”为母本,“早仙红”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特早熟红肉油桃优系。果实近圆形,较对称,果顶圆平,缝合线较浅。平均单果重71.39 g,最大可达105 g以上。果皮底色白色,完熟后果面90%着暗红色,茸毛无,果皮难剥。果肉鲜红色,肉质硬溶质,汁液中,风味甜,有香气等。可溶性固形物8%~10%,可滴定酸含量0.27%,花青素含量27.82 mg/kg,黏核,鲜食品质上。


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评价
《湖北植保 》 2024
摘要:采用不同剂量的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40 mL/667m~2和30 mL/667m~2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均达80%以上;根据农药减量化控害的原则,在实际应用推广中,推荐使用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30mL/667m~2;在大发生时期,可选用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40 mL/667m~2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更佳。
关键词: 10 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 茶树 茶小绿叶蝉 防效


烤烟生产投入间接碳排放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州烟区为例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以湖北省恩施州烟区为例,通过生产调研与数据统计,对烤烟不同生产阶段(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采后烘烤期)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烤烟生产过程中主要碳源的碳排放量表现为烘烤能源>电力>农膜和肥料>农药、机械油耗和人工;采后烘烤期的碳排放量最大,大田生长期的次之,育苗期的最小;在大田生长期,不同肥力和不同种植规模烟田的碳排放总量有所差异,其中由肥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按照烤房类型划分,烤烟整个生产过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表现为燃煤型烤房(5167.80 kg C/hm~2)>生物质能源型烤房(2256.75 kg C/hm~2)。恩施州烤烟生产中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烘烤能源、电力,其次为农膜和肥料。因此,用生物质燃料全面替代煤炭作为烘烤能源是烤烟生产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为了解决长江中下游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应用,在湖北当阳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当地常规施肥(T1)、常规复合肥+3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2)、有机无机复混肥(T3)、生物炭基肥(T4)、水稻专用配方肥(T5)及不施肥(CK)共6个处理,在同等施肥量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呈现为T4>T5>T3>T2>T1>CK,与T1处理相比,T2~T5处理分别增产4.27%~19.27%;在相同施氮处理下,T2~T5处理氮素累积量较T1处理增加了4.08%~32.03%,T2~T5处理在生产100 kg穗吸氮量、氮肥贡献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较 T1处理分别增加 1.96%~9.15%、11.26%~44.86%、4.26%~19.27%、16.23%~72.79%、7.80%~61.22%;在相同施磷处理下,T2~T5处理磷素累积量较T1处理增加了 4.60%~26.67%,T2~T5处理在生产100 kg穗吸磷量、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较T1处理分别增加4.28%~19.27%、3.33%~10.00%、12.48%~71.90%.在氮磷钾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合且具有缓释性的肥料进行基施,分蘖肥合理配施,既能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还可以增加水稻产量.
关键词: 不同肥源 水稻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养分吸收 生物炭基肥 氮肥偏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