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早熟猕猴桃新品种——金怡

山西果树 2013

摘要:金怡猕猴桃是从中华猕猴桃实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2011年获得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080411.1)果实短圆柱形,平均单果重70g,最大可达80g。果面暗绿色,果皮茸毛较稀少,有小而密的果点。果肉金黄色或黄绿色,质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7%~20%、可溶性总糖12.1%、可滴定酸1.28%、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润高塔复合肥在莴苣上的应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长润复合肥在莴苣(Lactuca sativa)上施用后,株高、茎粗和单株重增加,莴苣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在莴苣上施用长润复合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增产达53.93%。该复合肥与等量进口复合肥施用对比,其产量基本相当,但其经济收益明显增加。长润复合肥比例合理,施用此复合肥促进了作物对氮、磷、钾的平衡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可替代进口复合肥在莴苣上施用。

关键词: 长润高塔复合肥 莴苣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大麦934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

摘要:鄂大麦934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丰产稳产、综合抗病(逆)性强的突破性大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鄂大麦934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CSTPCD

摘要:为明确稻鸭共作在稻田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了稻鸭共作、化学除草及人工除草对稻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期为稻鸭共作农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田间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及节节菜(Rotala indica)均具有良好的防效,水稻增产作用显著,总体效果与化学除草处理苯噻酰.吡嘧52.5%WP 630 g(a.i.)/hm2相当。实施稻鸭共作的稻田净收益为19 430~21 787元/hm2,显著优于化学除草处理,比空白对照收益增加74.09%~95.21%。表明稻鸭共作是一种高效的稻田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杂草 防除效果 经济效益

棉花连作土壤健康调理技术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连作土壤发生的障碍和化肥、农药施用状况,连作棉花土壤生物退化及其防治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与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连作障碍 调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疮痂病抗性研究进展

辣椒杂志 2013

摘要: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从病原菌的特征、分类、生理小种鉴定、抗疮痂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辣椒疮痂病 生理小种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年生野菜地笋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3

摘要: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又名地瓜儿苗,俗称地参、穿地龙,为唇形科(Labiatae)地笋属(Lycopus L.)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笋含营养丰富,每100 g鲜品中含蛋白质4.3 g、脂肪0.7 g、碳水化合物9 g、粗纤维4.7 g、胡萝卜素6.33 mg、烟酸1.4 mg,还含有维生素B1、B2、C以及各种矿物质元素,地笋还含有挥发油、酚类、泽兰糖、水苏糖、半乳糖、多种氨基酸等。春、夏季可采摘其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晚秋以后主要以采挖地下膨大的洁白色匐匍茎鲜食或炒食,或做酱菜等;还可全草入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英文)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生产条件下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从而为柬埔寨引种广西水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柬埔寨水稻产量的提高。【方法】在金边水稻试验基地,选用6个广西优良水稻新品系,分别采用常规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种植,调查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无论是感光还是感温品种,均可在柬埔寨的气候条件下完成正常的生育进程。在高密度直播栽培条件下,结实率保持基本不变,但千粒重明显降低;在常规移栽处理中,由于施肥水平较低,导致结实率明显降低。大粒型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时,产量构成因子比小粒型品种变化更明显。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稻米的食味品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广西小粒型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用直播和移栽的方式种植,产量表现稳定;种植大粒型品种(千粒重大于22.0 g)时,需要施用较多的肥料,尤其要注重穗肥的补充,以提高结实率。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因子 变化 广西 柬埔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桑饲料功能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桑(Morus)汁中含有极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高含量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影响动物的糖代谢,导致动物腹泻,影响桑树作为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试验对去除桑汁和未去除桑汁的桑叶提取物对淀粉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去除桑汁的桑叶提取物对淀粉代谢的抑制率明显低于未去除桑汁的桑叶提取物。在饲养试验中,以10%的比例添加到仔猪饲料中,去除桑汁的桑叶提取物组与未去除桑汁的桑叶提取物组相比,仔猪增重明显增加,腹泻程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桑(Morus)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饲料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须总黄酮粗提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玉米须为原料,研究了玉米须总黄酮粗提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玉米须总黄酮粗提物在192 h内对猪油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生成的抑制作用略低于BHT与维生素C,对猪油氧化过程中丙二醛与游离脂肪酸生成的抑制作用与BHT和维生素C相当;当玉米须总黄酮粗提物浓度为0.212 4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1.3%,明显优于BHT。

关键词: 玉米须 总黄酮粗提物 抗氧化作用 油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