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193条记录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磷吸附–解吸特性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和环境流失风险有重要影响。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旱地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可为黄壤区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黄壤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位于贵阳,始于1995年。设有对照(CK)、施氮钾肥(NK)、施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化肥配施(MNPK) 5个处理。采用恒温平衡方法,研究了磷最大吸附量(Qm)、磷吸附常数(K)、磷吸附自由能(|ΔG|)、磷最大缓冲容量(MBC)、磷吸附饱和度(DPS)、磷固定量(PI)、磷解吸率(DR),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并分析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M和MNPK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黏粒含量,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和pH,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及微生物量磷含量;NK和NPK处理对土壤黏粒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降低了有机质和pH,NK处理降低了土壤的磷含量和有效性。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土壤吸附磷和相应的平衡溶液磷浓度曲线(R2为0.9532~0.9950,P <0.01)。与CK相比,NK、NPK处理Qm分别显著增加了39.2%、40.9%,M处理Qm显著降低了20.0%,MNPK处理Qm无显著差异,说明施用化肥可增加土壤对磷素的吸附位点,而施用有机肥则减少了土壤对磷素的吸附位点,有机无机肥配施时则吸附位点无显著变化;各处理K、|ΔG|、MBC、PI表现为MNPK≤M M> NPK> CK> NK,DR均值表现为MNPK>M>CK>NPK>NK。当加入外源磷浓度<10 mg/L时,NK和NPK处理的磷固液比为85.8~100.3,CK为4.2~28.8,M和MNPK处理为2.5~7.7,说明当施用的外源磷浓度较低时,长期施用化肥处理中的磷大部分被土壤吸附,难以被作物利用,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中磷则大部分留存在液相中,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相关分析表明,Qm、K、|ΔG|、MBC、PI等磷吸附特征参数与土壤黏粒含量、pH、有机质相关系数基本大于与土壤磷的相关系数,说明土壤黏粒含量、pH和有机质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大于土壤磷素水平的影响。【结论】黄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受磷肥性质的影响大于施磷量,长期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对磷素的吸附,促进土壤磷素解吸,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长期施用化肥效果则相反。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综合有机肥和化肥优势,在土壤磷浓度较低时,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促进磷素解吸,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在土壤磷浓度较高时,可以降低土壤磷素解吸率,减小磷素环境流失风险,是黄壤旱地上最佳的施肥模式,但本研究中MNPK处理施磷量过高导致土壤磷素大量累积,磷素流失风险较大。

关键词: 黄壤 长期施肥 土壤磷素 吸附 解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机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宜香4245和宜香优2115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机插密度(D1的行株距为30 cm×14 cm,D2的行株距为30 cm×18 cm,D3的行株距为30 cm×21 cm),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籼稻机插质量、茎蘖生长及抗倒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秧苗漏插率、漂秧率和伤秧率均逐渐下降,机插合格率和每穴苗数逐渐提高,但栽插穴数和单位面积基本苗数仍呈降低趋势;(2)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均不同程度增加,茎秆基部第2、第3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逐渐增加,倒伏指数降低;(3)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减少,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逐渐增加,产量均表现为D2>D1>D3。2个品种均以机插密度D2处理(行株距30 cm×18 cm)的插秧质量和产量最优。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机插密度 插秧质量 抗倒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个干辣椒品种色、香、味品质差异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测色仪、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电子设备测定25个干鲜两用型辣椒品种辣椒粉的色泽、香气与滋味,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差异评价。结果表明:25个辣椒粉的L*在51.15~58.51之间,变异系数3.19%;a*在24.43~31.02之间,变异系数6.75%;b*在25.74~36.31之间,变异系数8.69%;色度角(H)在43.37~53.76之间,变异系数5.53%;饱和度(C)在36.98~45.98之间,变异系数6.39%;25个辣椒粉主要的香味差异表现在无机硫化物类(W1W)和有机硫化物类(W2W),主要的滋味差异表现在鲜味、苦味和咸味上;主成分分析将7个主要的性状综合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气味因子、咸味因子和苦味因子,3个主成分因子包含了25个辣椒品种色、香、味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6.31%以上;在欧式距离D=14.5处,将25份辣椒品种聚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的特点是a*最高,鲜味最强,香气最弱;第Ⅱ类群的特点是咸味最强,a*较高,鲜味、香气较强;第Ⅲ类群的特点是b*最高,a*最低,苦味、咸味最弱;第Ⅳ类群的特点是香气、苦味最强,而b*最低,鲜味最弱。本研究对辣椒感官品质电子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辣椒 色泽 电子鼻 电子舌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Suwan和Iodent改良系育种应用探索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育突破性育种新材料是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的基础与前提。本研究基于包含60000个SNP的MaizeSNP50芯片对包括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温热改良系(SI、PB等)、Reid、Lancaster和塘四平头类群的104份供试材料全基因组扫描,运用R语言程序包GAPIT运算对其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同时,从中选用6份苏艾(Suwan-Iodent群体)改良系QB5721、QB5722、QB5744、QB5725、QB5775和QB5785及其Iodent种质代表系HCL645,热带Suwan种质(QR273、ZHL908)为材料,按NCII设计将Iodent及改良系(7份)与来自不同类群测验种(7份)组配成49个杂交组合,以单穗粒重的配合力效应值评估6份苏艾系的杂种优势。根据MaizeSNP50芯片扫描结果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可将104份供试材料划分为热带种质、塘四平头(TSPT)、Lancaster和Iodent种质4类种质。其中,Iodent类群与其他5类种质的群体间遗传距离均较大,SuwanIodent种质改良系与Reid、Lancaster和PB类群杂种优势比较明显。表型结果分析表明,6份苏艾改良系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RGCA)为-1.62%~5.67%,49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RSCA)为-2.64%~2.98%。苏艾改良系中QB5725的RGCA为5.67%,高于其4个改良系QB5775(4.39%)、QB5721(2.42%)、QB5722(1.68%)、QB5744(2.29%)和HCL645(2.38%)。这些研究结果有可能为热带玉米种质在我国玉米温带区的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玉米 Suwan Iodent 产量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代表性茶树品种茶青萎凋期游离氨基酸动态分析及评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对福鼎、金观音和黔茶1号3个贵州代表性品种萎凋处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同萎凋期茶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结合味道活性值和特殊氨基酸分析,探究不同品种萎凋期游离氨基酸差异,增加对品种适制性的理解.结果表明,萎凋期间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必需氨基酸占比均值黔茶1号最高(33.200%),金观音次之(31.451%),福鼎最低(24.666%);药用氨基酸占比均值以黔茶1号最高(48.234%),福鼎次之(41.412%),金观音最低(40.971%).鲜味氨基酸占比均值:黔茶1号(26.19%)>福鼎(25.14%)>金观音(22.23%);甜味氨基酸占比均值:黔茶1号(22.47%)>福鼎(15.63%)>金观音(13.70%);苦味氨基酸占比均值:黔茶1号(27.23%)>金观音(26.53%)>福鼎(20.45%).由茶氨酸、谷氨酸构成的鲜味,丙氨酸、丝氨酸构成的甜味及组氨酸、蛋氨酸构成的苦味与萎凋时间呈相关性.研究明确了萎凋期品种间差异和不同呈味氨基酸变化规律,为改进萎凋工艺提升贵州绿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萎凋 游离氨基酸 黔茶1号 福鼎 金观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花椒中烯效唑残留量及贮藏稳定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ntry,UPLS-MS/MS)测定花椒中烯效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测定花椒样品中烯效唑残留量以及低温条件下烯效唑在花椒中贮藏稳定性研究.样品经0.1%(体积分数)乙酸乙腈涡旋提取,经PSA+GCB净化剂净化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U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烯效唑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0~5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37~0.9997.在0.02、0.05、0.20 mg/kg 3个添加浓度下,方法的回收率为71.50% ~85.98%,相对标准偏差为1.13% ~5.36%.烯效唑方法定量限为0.02 mg/kg;花椒在-20℃贮藏条件下烯效唑的平均降解率均<30%,说明烯效唑在花椒样品中至少可以稳定贮藏150 d.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鲜花椒、干花椒中烯效唑的检测,可为解决烯效唑在食品中残留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烯效唑 鲜花椒 干花椒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主产区不同品种荞麦淀粉性能的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贵州省主产区威宁县种植的11 种荞麦提取淀粉,测定了不同品种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能、流变性能及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荞麦淀粉在理化、流变及消化性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黔苦8 号、黔苦5号、贵甜荞1 号、贵黑米16 号荞麦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定苦1 号、黔黑荞1 号、黔苦3 号荞麦淀粉呈现较好的冻融稳定性;贵甜荞1 号、黔苦5 号、贵黑米16 号荞麦淀粉的凝沉性较强;微观结构上,荞麦淀粉粒呈不规则多边形,边角锋利;黔苦3 号荞麦淀粉储能模量最高,黔苦5 号荞麦淀粉具有较强的抗消化能力.综合比较得出,黔苦5 号荞麦淀粉具有更优的加工性能和抗消化特性,更适于作为开发功能食品的原料.

关键词: 荞麦 淀粉 理化性质 流变学特性 抗消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与不同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贵州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探究栽培方式与肥料互作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极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提高10.13%,显著提高了马铃薯株高,提高15.98%;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栽培的株高极显著高于不覆膜,提高34.68%.覆膜极显著提高了单株中薯数和中薯质量;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单株大薯数,极显著提高了单株大薯质量,不覆膜时效果更明显.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显著提高了小区商品薯产量,提高20.38%;不覆膜时,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小区商品薯产量,提高21.61%.结果显示,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栽培优于不覆膜;不覆膜时,水溶肥优于复合肥.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 水溶肥 复合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软腐病pelD和pel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明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更好地防治该病,摸清果胶酸盐裂解酶在软腐病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魔芋软腐病菌为材料,通过PCR克隆技术获得魔芋软腐病中重要的果胶盐裂解酶基因,对克隆的基因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获得具有完整阅读框的魔芋软腐病pelD和pelE基因,2个基因均在约45 ku处出现明显的条带,2个基因诱导后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elD和pelE诱导后酶活分别是诱导前的1.79和1.75倍。【结论】研究获得具有正常功能的魔芋pelD和pelE基因,为深入研究此2个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酶活性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药施用量对贵州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贵州高海拔地区旱作春马铃薯高效施用农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农药不同用量(习惯剂量的100%、80%、60%和40%)对贵州威宁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喷施农药后马铃薯的出苗率为89.63%~93.37%,病情指数为2.71%~6.17%,与不喷施(CK)相比,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55%~22.97%、2.50%~30.00%和12.29%~42.68%,以习惯喷施剂量80%的表现最佳;喷施农药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还原糖含量较CK提高0.01~0.14百分点,淀粉含量提高0.76~7.43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和水分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喷施农药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含量分别较CK提高6.96%~15.47%、1.75%~36.84%、3.57%~56.09%和10.00%~14.99%。【结论】贵州旱作春马铃薯高产栽培过程中农药施用以习惯喷施剂量的80%为宜。

关键词: 农药 施用量 春马铃薯 病情指数 生物效应 威宁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