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不同材质套袋处理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的火龙果果实套袋,以红肉火龙果品种“软枝大红”为供试材料,测定6种不同类型果袋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火龙果主要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无纺布袋、白色纸袋、黑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溃疡病的平均防效达95.24%;白色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平均单果质量增加约10%,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单果质量显著小于对照;白色纸袋、绿色和黑色尼龙袋处理后果实纵径小幅提升;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果皮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各种果袋处理都可显著增加果实红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可显著降低黄色饱和度。可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仅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滴定酸显著增加。同时套袋能防止果实蝇和昆虫、飞鸟为害。综合上述结果,建议在贵州北盘江流域干热河谷区使用白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进行套袋。

关键词: 火龙果 果实 套袋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幼苗期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低温胁迫下水稻生理及基因动态变化规律,解析水稻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基础与分子机制,为筛选适宜的耐冷性水稻品种及水稻耐冷性遗传改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427(强耐冷型)、日本晴(耐冷型)和9311(冷敏感型)3个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表型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4℃低温胁迫对其表型、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低温胁迫响应基因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富集通路.[结果]强耐冷性水稻品种P427对低温表现较强的适应能力,低温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低温处理前、低温处理3 d和恢复生长3 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9.64、29.30和27.96 μg/g;在低温处理1、3、5 d时电导率最低,依次为10.39%、13.08%和17.04%,膜系统损伤最小;不论耐冷品种还是冷敏感品种,在低温诱导下大量低温响应基因发生表达变化,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差异表达基因(DEGs)数量持续增加,但P427特有的DEGs数量则呈下降趋势,从2408个降至1717个.P427低温处理1~3 d时只有576个特有基因一直在差异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低温处理后P427特有的DEGs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不同耐冷性品种其耐冷响应基因及调控机制可能存在差异,P427存在一套有别于日本晴和9311的低温胁迫响应基因.苗期水稻低温胁迫对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苯丙氨酸代谢影响较大,P427可能通过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及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上的基因响应苗期的低温胁迫.

关键词: 水稻 转录组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T香优贵福占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香优贵福占系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和贵州万亩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三系不育系T香A与恢复系贵福占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好、产量高、品质优、口感佳等优点,202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T香优贵福占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巴山早’紫色芽叶的红茶加工工艺及其制茶品质特点。本研究选用‘巴山早’紫色芽叶为原料,在万源红茶加工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对红茶关键加工技术(萎凋、发酵和干燥)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茶黄素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的比值TFRB为评价指标,确定紫色芽叶红茶的最优工艺参数,探究关键加工技术不同参数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福鼎大白’绿色芽叶为对照,采一芽一叶新梢,按照优化后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红茶,所制茶样与‘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通过感官审评、内含品质成分测定分析和香气组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的最优加工工艺为萎凋时间21 h,发酵时间4.5 h,干燥温度90±2℃,此时感官评分最高为92.83±0.19,‘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的感官品质优于对照,其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分别为12.58%、3.62%、2.89%、37.89%、4.61%、0.38%和3.57%,均高于对照,TFRB为1.07是其滋味鲜醇,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氨基酸组分总量、呈鲜爽味氨基酸组分和呈甜味氨基酸组分含量分别为32.35、22.68和3.45 mg/g,分别比对照高10.03%、7.28%和26.84%;检测出香气成分43种,总量为57.72μg/g,比对照高11.67%。本研究确定的‘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制茶品质优异。

关键词: ‘巴山早’ 紫色芽叶 红茶 加工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肌内脂肪调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内脂肪对山羊肉的多汁性与独特风味有着重要影响.基因调控是改善山羊肌内脂肪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山羊肌内脂肪的形成主要由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程度和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质代谢水平共同决定,其分化和脂代谢2个途径中涉及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机制.本文对山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系统筛选出影响山羊肌内脂肪的关键候选基因,从而为利用基因调控改善山羊肉品质及其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山羊 脂肪细胞分化 脂代谢 肌内脂肪含量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草对梨园温度和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果园生草对贵州果园温度、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贵州生态果园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树龄为16年丰产的金秋梨园进行3种牧草(鸭茅、白三叶和光叶紫花苕)生草试验,以清耕为对照,生草3年后测定牧草产量,夏季和冬季果园内温度,梨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3种牧草鲜草产量在2 232.23~2 501.25 kg/667m~2,以鸭茅最高,生草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与对照相比,生草处理土壤(0~20 cm)、地面、果园底层(10~30 cm)空气温度夏季分别降低1.1~1.8℃、4.7~4.8℃和4.3~5.5℃,冬季分别升高0.5~1.0℃、0.5~1.0℃和0.3~1.2℃;梨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2.31%~14.01%和3.39%~8.70%;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0.37~1.74百分点、0.41~0.94百分点、55.64%~81.37%和50.75%~83.87%,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0.51%~9.11%和13.58%~49.33%。【结论】果园生草对果园内温度具有调节作用,能促进果树增产,提升果实品质。果园套种光叶紫花苕的果实产量最高,品质较优。

关键词: 果园 牧草 果园温度 单株产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线粒体t RNAleu~COII和COI的贵州东方蜜蜂群体遗传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贵州省东方蜜蜂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掌握其遗传现状,为贵州省东方蜜蜂的遗传资源评价及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t RNAleu~COII和COI片段对贵州省内19个采样点的1282群东方蜜蜂进行遗传分析,计算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和核苷酸多样性(π)等遗传多样性指数,采用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评估群体扩张情况,通过计算遗传分化系数(Fst)、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和分子方差分析评估其遗传分化,并开展环境因子相关分析以明确遗传分化的作用因子。【结果】贵州东方蜜蜂在线粒体t RNAleu~COII片段上的Hd介于0.5421~0.9167,π介于0.00174~0.00527,K介于0.611~1.854,其中台江、雷山、麻江、罗甸、紫云、晴隆和威宁等7个采样点发生过群体扩张;在线粒体COI片段上的Hd介于0.5710~0.9109,π介于0.00109~0.00261,K介于0.874~2.084,其中松桃、江口、印江、台江、石阡、雷山、罗甸、紫云、黔西、晴隆和威宁等11个采样点发生过群体扩张。贵州东、西部东方蜜蜂群体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在t RNAleu~COII片段上的Fst=0.04±0.02,在COI片段上的Fst=0.07±0.04),贵州西部东方蜜蜂群体内也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在t RNAleu~COII片段上的Fst=0.04±0.02,在COI片段上的Fst=0.07±0.0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贵州西部东方蜜蜂组群的遗传分化程度与海拔呈弱相关,但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贵州省东方蜜蜂在线粒体t RNAleu~COII和COI片段上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归功于蜂群数量大和饲养方式较原始;贵州东方蜜蜂整体上呈现中度遗传分化,且西部东方蜜蜂组群内部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东部东方蜜蜂组群更高,主要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是其为适应所处环境而进化产生,而非海拔因素造成。

关键词: 东方蜜蜂 tRNAleu~COII片段 COI片段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线椒301'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线椒301’是以干椒1号A为母本,‘大方线椒’的纯合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干制型三系杂交种。果实长线形,表面微皱、光亮,青果呈绿色,熟果艳红色。果长24~26 cm,横径1.1 cm,单果质量11.6 g。味香辣,维生素C含量2 120 mg·kg-1,辣椒素0.057%,干物质15%。抗倒性、抗旱性强,干椒产量5 411.25 kg·hm-2。适宜在贵州省春夏季露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干制型 三系杂交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苗期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B全基因组序列资源(英文)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1 IB融合群是重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可引起烟草苗期立枯病。本研究通过Illumina HiSeq PE 150和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测序平台获得了分离自发病烟草植株的R.solani AG-1 IB LK4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组全长45.9 Mbp,包含112个重叠群。重叠群的N50为0.89 Mbp, GC含量为52.13%。基因组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LK4与其他4个已公开发布基因组序列的R.solani AG-1 IB菌株相比,易位和易位+反转现象更为常见,表明LK4菌株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独特性。LK4基因组中共预测到7,978个蛋白编码基因,231个非编码基因以及5,191个重复序列。NR、GO、KEGG、Swiss-Prot、COG、PHI、Signal P、CAZy、DFVF、TCDB和P450数据库被用于蛋白编码基因的分类与注释,其中有7,375个蛋白编码基因至少被上述数据库注释过一次。该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对进一步揭示立枯丝核菌的致病机理以及烟草立枯病的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融合群 基因组序列 基因功能 立枯病 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1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选育适宜长江上游种植的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杂交种,满足长江上游复杂生态条件对双低油菜品种的需求。【方法】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自育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黔油6AB为母本、自育优良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11-4490为父本,围绕高产高油优质多抗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选育。【结果】在2014—2016年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上游区)中,2015年和2016年黔油31号油菜籽产量分别为194.36 kg/667m~2和178.17 kg/667m~2,分别较对照(南油12)增产11.78%和15.65%,达极显著水平;综合2年试验结果,22个点次中17个点增产,油菜籽平均产量186.26 kg/667m~2,比对照增产13.72%。生育期205.9 d,比对照早熟0.2 d;株高193.00 cm,有效分枝数7.0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99.25个,角粒数18.78粒,千粒重4.10 g。黔油31号芥酸、硫甙和含油量分别为0.2%、25.59μmol/g和44.33%。【结论】黔油31号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已在贵州大面积推广种植,其苗期生长势较强,成熟一致性好,分枝性较强,抗倒性较强,抗病性中等,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适宜在贵州、四川、重庆、云南、陕西勉县等长江上游冬油菜主产区或相似区域秋季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油菜 新品种 黔油31号 选育 恢复系 隐性核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