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5种诱杀产品对桔小实蝇诱捕效果评价及种群消长动态监测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桔小实蝇诱杀产品,并明确贵州省镇宁县柑桔园桔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大雅柑、明日见和爱媛28柑桔园分别开展诱蝇醚、诱蝇酮、绿色诱蝇球、黄色诱蝇球、黄板田间诱捕桔小实蝇试验,分析不同诱杀产品处理在3个品种柑桔园诱集桔小实蝇成虫数量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诱蝇醚诱捕效果最佳,黄色诱蝇球和绿色诱蝇球次之,黄板诱捕效果一般,诱蝇酮诱捕效果最差;桔小实蝇种群全年均有发生且下半年高于上半年,其为害盛期9—11月,不同柑桔品种受桔小实蝇为害程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明日见>爱媛28>大雅柑。

关键词: 柑桔 桔小实蝇 诱捕 消长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木霉Trichoderma yunnanense不同处理发酵液对茶炭疽菌抑制活性的稳定性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为云南木霉在生物农药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在发酵条件为甘露醇18.85 g/L、酵母浸膏4.73 g/L、装液量93.15 mL/250 mL,发酵温度25℃、12 h光照/12 h黑暗、pH 6.6、转速150 r/min,发酵天数5 d的情况下,研究传代次数、金属元素、pH、温度、储藏时间、氧化还原剂等对云南木霉T.yunnanense发酵液的茶炭疽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木霉可稳定传代10次,其抑菌率可维持在85%以上,在Ca2+、Zn2+、Fe3+等金属离子、pH为2.32~12.03、温度为-4℃及25℃储藏5~40 d、不同浓度氧化还原剂等条件下对云南木霉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影响不显著,其抑菌率均可维持在85%以上。云南木霉T.yunnanense的环境适应性较好,可在极端环境下维持较高的茶炭疽菌抑菌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木霉菌 Trichoderma yunnanense 发酵稳定性 茶炭疽病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贮藏时间对紫苏种子发芽与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低温贮藏不同时间紫苏种子活力与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紫苏种质保存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 20份紫苏种子为材料,在-15℃低温贮藏条件下,于贮藏 1年、2年和 3年时间定期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品质,分析紫苏种子活力与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贮藏前种子)比较,紫苏种子在-15℃低温贮藏 1年时,平均发芽率提高 9.99%,贮藏 2年和 3年降低约 30%.种子含油量、亚麻酸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呈增加趋势,蛋白质、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呈降低趋势.亚油酸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紫苏种子发芽率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白质、亚油酸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15℃低温条件下,贮藏 1年紫苏种子发芽率较高,宜用作种质资源保存繁殖或田间种植;贮藏2~3年紫苏种子品质相对较好,适宜进行食品加工利用.

关键词: 紫苏 贮藏 种子活力 发芽率 品质 含油率 蛋白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规律调查

贵州畜牧兽医 2024

摘要:为了解贵州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规律,采用文献查阅、问卷及实地调查、定期监测方法对其发病季节、致病因素、发病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病自 1974 年传入贵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 2-6 月、10月—次年 1 月,病因与气温、群势、饲养水平、蜂王质量等有关;近 5 年全省蜂场发病率为 60.27%,大部分蜂场蜂群发病率为25%;91.78%的蜂农能通过症状判断蜂群患病,主要采取做好四季管理、及时补饲、密集群势、人工断子、换王、及时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控,辅以药物治疗,病害未对贵州蜂场造成重大损失.结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在贵州的发病情况较平稳,应注意防范患病蜂群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害.

关键词: 贵州省 中华蜜蜂 囊状幼虫病 流行病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叶部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为玉米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影响耐密性等影响产量提升。本研究选用QR273和T32为亲本,构建150份F2、F2∶3家系材料,结合基因型和不同环境中叶部性状的表型评价数据,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结果发现,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85个叶部性状相关QTL,其中有12个全株叶片数相关QTL、14个穗上叶片数相关QTL、22个叶长相关QTL、17个叶宽相关QTL、20个叶夹角相关QTL。结合公共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共筛选出7个候选基因。其中Zm00001d013612编码微管蛋白,参与调控细胞骨架结构组成;Zm00001d053543参与油菜素甾醇介导的信号通路;Zm00001d031291编码的蛋白质具有组蛋白乙酰化功能;Zm00001d031292参与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家族基因表达的调控;Zm00001d031296调控钾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Zm00001d031300、Zm00001d031303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候选基因均参与细胞分化,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度揭示玉米叶部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提供更丰富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玉米 叶部性状 数量性状座位(QTL)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不同比例黔金荞散对育肥猪饲喂效果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饲粮中添加黔中金荞麦块根提取物(黔金荞散)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选取24头体质量相近的外三元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R1饲喂猪场基础饲粮,试验组R2、R3、R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6%、1.2%黔金荞散,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与R1组相比,R2、R3、R4各组育肥后期猪平均日增质量(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R1组相比,各试验组肌肉中呈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总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R3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比例黔金荞散对屠宰率、背膘厚、pH1 h、pH24 h、眼肌面积、熟肉率及肌内脂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R1组相比,R2组尿素氮(BUN)显著降低(P<0.05);R3、R4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R2、R3、R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8.04%、2.66%和9.91%(P>0.05)。与R1组相比,R3、R4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干扰素-γ(IFN-γ)均高于R1组,其中R2组最大,显著提高37.43%(P<0.05)。综上,在育肥后期猪饲粮中添加0.3%~1.2%的黔金荞散对其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无显著影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 育肥猪 黔金荞散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免疫指标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水稻资源抗病性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不同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情况及筛选可用于抗纹枯病品种选育的水稻资源,本研究采用人工接种方法,以‘遵优三号’为感病对照,对分离自贵州省9个地区的131个纹枯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对178份水稻资源材料的抗纹枯病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强、较强及极强致病力菌株占比分别为48.85%、21.14%和9.92%,强致病力菌株为优势菌群。地区间菌株群体其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安顺、黔西南、铜仁、遵义4个地区的菌株致病力稍强于其他地区。178份水稻资源材料的纹枯病抗性鉴定表明,不同材料间抗性存在差异,其中10份表现抗病,71份为中抗,54份中感,37份感病,6份高感。本研究对来自贵州省不同地区的纹枯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并对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抗纹枯病性鉴定评价,旨在为生产上水稻纹枯病绿色防控及抗病种质创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致病力分化 水稻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糯米酿酒特性及风味物质的评价分析

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品种糯米原料所酿蒸馏米酒品质特性变化及其风味成分的对比分析,选取15个不同品种的糯米酿制成蒸馏米酒,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酿制的蒸馏米酒品质特性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解析蒸馏米酒风味物质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糯米所酿蒸馏米酒的各项品质指标间相关性较弱,未达到显著水平,各项受试指标均需参与酒体品质评价分析。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受试糯米品种分为3类,第Ⅰ类糯米品种酿酒品质特性相对较好;第Ⅱ类糯米品种酿制的蒸馏米酒辛辣感相对较为浓烈;‘苟当3号’单独聚为第Ⅲ类,适合用于低度酒酿造的原料。此外,利用GC-MS技术对5个酿酒特性相对较好的糯米品种酒样进行风味物质的测定分析,共鉴定得到27种挥发物,且不同品种糯米所酿蒸馏酒中风味物质含量也各不相同,‘雅水黑糯’蒸馏米酒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94.29%。同时,在5种受试酒样中共检出2种酚类物质,其中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相对较高,主要赋予酒体特有的丁香味。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糯米酿酒品质特性评价及酒体风味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优质酒用糯稻品种的选育及米制品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糯米 酿酒 品质特性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区辣椒果实品质差异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区的不同辣椒品种品质差异,并解析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提升辣椒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3个产区(新疆乌鲁木齐、贵州麻江和湖南长沙)种植2个朝天椒品种(遵辣9号、卓椒新52)和2个线椒品种(辣研12号、大方皱椒),采集果实测定辣椒红素、还原糖、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等7个品质指标,结合各产区的8个气象因子,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辣椒果实营养品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同一辣椒品种在不同产区的果实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3个产区中,线椒的辣椒红素含量以新疆种植最高,朝天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均以贵州种植最高;线椒和朝天椒的粗脂肪含量均以湖南种植最高,粗纤维含量均以新疆种植最高.对4个辣椒品种果实的7个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其中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相关系数达0.98;辣椒红素与粗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662、贡献率为38.032%,其中载荷系数最高的是二氢辣椒素,其次是辣椒素.4个品种在3个产区种植的品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方皱椒的排序为新疆>贵州>湖南,其他3个品种排序均为贵州>湖南>新疆.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温度、生长季最低温度、生长季总降水量、生长季相对湿度均与还原糖和粗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季日照时数、生长季平均昼夜温差与粗纤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生长季最高温度与辣椒红素、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辣椒品质的形成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生产上应根据各产区生境条件种植适栽辣椒品种以确保果实品质.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产区 气象因子 品质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仁怀市秋冬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为调整品种结构,筛选适宜贵州省仁怀市种植的冬作早熟马铃薯品种,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引进中薯 27、中薯早 39、中薯早 47等 6个中薯系列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中薯早 47和中薯 31生育期分别为 67d和 72 d,与费乌瑞它相差 2~3 d.出苗率均在 95%及以上,块茎黄皮黄肉,薯皮光滑,无二次生长和空心薯现象.中薯早 47芽眼浅而少,仅有少量(1%)裂薯现象.中薯 31和中薯早 47产量分别为2 107.8 kg/667m2、2 030.4 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 18.1%和 13.8%,且该 2个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和总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费乌瑞它,可作为冬作马铃薯换代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冬作马铃薯 品种筛选 贵州 仁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