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和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外源NO提高苦瓜抗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0、0.10、0.50、1.00、1.50、2.00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并进行低温(8℃)处理,研究SNP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SNP处理提高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总叶绿素、叶绿素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体积均有增加。低浓度的SNP处理的苦瓜幼苗抗冷效果好于高浓度的,尤其以0.50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NO能够提高幼苗的持水能力,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缓解低温导致的叶绿素降解,提高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物量,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冷性。


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评价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通过表型变异结合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观察的农艺性状中,除蔓性、生长势、果柄、果肉质地等4个性状外,其他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4.88%,其中果形的变异最大,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使用UPGMA法聚类分析可依据叶片大小、叶色和叶尖将28份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ISSR标记和SRAP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均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基于ISSR标记,所有供试品种间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43,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62.90%;基于SRAP标记,H=0.2258,PPB=61.50%;2种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可将供试品种分为5类,但是其聚类结果与表型分析结果之间相关性较低。综合2种标记的扩增结果,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GS值为0.7741,海13和海17亲缘关系最近,而海30与海18遗传基础差异最大。供试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ISSR和SRAP标记均能有效应用于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研究结果为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南瓜 海南农家品种 表型变异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分子标记


菠萝清汁工艺优化技术研究
《食品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菠萝清汁的加工工艺,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菠萝酶解工艺,得出菠萝清汁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果胶酶浓度0.051%,纤维素酶浓度0.080%,酶解温度51℃,酶解时间2.1 h时,菠萝出汁率可达88.51%;以色变指数和透光率为评价指标,对比树脂处理组与澄清剂处理组对菠萝汁脱色、透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LX-200和阳离子交换树脂LX-100分两段式处理的效果较好,菠萝清汁色变指数下降到0.033,下降了77.24%;透光率达到98.36%,比对照提高了24.43%。


五指山猪FSHβ基因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克隆五指山猪的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获得该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FSHβ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FSHβ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猪FSHβ基因组中共发现6处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1内含子(A-757G、A-645G、A-531G)和第2内含子(C+1 431T、A+1 434G、C+1 502T);多态性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中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
关键词: 五指山猪 促卵泡素β(FSHβ)基因 克隆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生物信息学分析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妃子笑荔枝开花坐果调控效应的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8年生妃子笑荔枝树为试材,采用烯效唑等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花穗喷施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妃子笑雌雄花开放动态、坐果、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能够推迟开花物候期,延长花期,显著提高雄花量,有利于提高初始坐果量,产量明显增加,并能够诱导果实种子的败育,提高焦核率;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明显加速开花,缩短花期,并减少开花总量;氯吡苯脲处理显著延缓花穗衰老,延长花期,增加开花量和开花批次,有利于坐果和促进果实发育,且明显增加果皮厚度;萘乙酸处理下雌花率仅5.04%,初始坐果量3.50粒,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的23.16%和25.17粒,说明萘乙酸处理不利于雌花发育和提高坐果,导致产量显著降低。


气调包装和壳聚糖处理对菠萝蜜最少加工冷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分析气调包装和壳聚糖处理对菠萝蜜冷藏(7℃)过程中V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电导率和感官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调包装中氧气比例占3%-6%之间菠萝蜜的VC含量损失最少,5%O2+15%CO2+80%N2有利于维持菠萝蜜的V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电导率。4%O2+14%CO2+82%N2和5%O2+15%CO2+80%N2有利于保持菠萝蜜的新鲜口感;0.75%的壳聚糖处理对菠萝蜜的VC有良好的保护作用;0.75%和1.00%壳聚糖处理能抑制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电导率的上升,1.00%的壳聚糖处理降低了菠萝蜜的感官品质。


虫粪提取物对甜菜夜蛾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幼虫虫粪对其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的影响,采用非选择实验的方法,选用丙酮、甲醇和正己烷3种溶剂对甜菜夜蛾幼虫虫粪中的物质进行提取,然后分别测定3种溶剂幼虫粪便提取物对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和甲醇幼虫粪便提取物对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卵忌避率分别为45.68%和33.21%;而正己烷提取物对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不显著。3种溶剂粪便提取物对1龄和4龄幼虫的取食量(面积)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2龄和3龄幼虫的取食行为,其对幼虫的取食抑制率依次为丙酮>甲醇>正己烷;另外,3种溶剂粪便提取物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可见,甜菜夜蛾幼虫粪便中存在对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


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进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分析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山刺番荔枝青果期、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进行挥发性气体的鉴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刺番荔枝各个阶段果实中共检测出16种相对含量超过1%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和酸类。其中青果期挥发性物质以(E)-2-己烯醛为主,转白期挥发性物质以辛酸甲酯为主,在成熟期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梨醇酯。果实发育过程中,酯类挥发性物质逐渐增加。对果实挥发性物质的香韵进行分析,发现青果期果实中包含14种香型,其中青香荷载较大;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中分别包含23种香型和21种香型,果香荷载最大。【结论】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果实成熟,香韵明显增多,由青香型向果香型转变。转白期香型种类最多,香韵特征最明显,是食用或精油提取的最佳阶段。
关键词: 山刺番荔枝 果实发育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鸡屎藤提取物对断奶五指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64头断奶五指山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1%的鸡屎藤提取物。试验周期为30 d。测定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鸡屎藤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较,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和补体(C_3、C_4)均有显著提高(P<0.05);CD_4、CD_8数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CD_4/CD_8值变化显著(P<0.05)。可见鸡屎藤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猪体免疫功能。


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及富硒效应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灵芝富硒栽培中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1,0.4,0.8,1.2g·kg~(-1))对赤芝、紫芝、无柄紫芝、热带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应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对所选育的灵芝菌株进行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及子实体硒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子实体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0.8g·kg~(-1)亚硒酸钠对4种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加强,在相同情况下,平板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在木屑培养基上强;木屑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生物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4种灵芝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1,73,85.8,34.4倍;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2g·kg~(-1)时,灵芝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受抑制明显,子实体硒含量比浓度0.8g·kg~(-1)处理的低。综合认为,亚硒酸钠浓度为0.8g·kg~(-1)时,灵芝富硒能力最高,同时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量、子实体质量(菌盖的大小厚度等)受影响较小。栽培料中加入适量亚硒酸钠,对灵芝的生长及生物产量有较小的影响,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