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涝胁迫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薄壳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干旱和淹水胁迫对其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胁迫相比,薄壳山核桃幼苗对干旱胁迫更敏感。干旱10 d,薄壳山核桃幼苗叶片即开始萎蔫,光合能力丧失,出现大量溶酶体和嗜锇颗粒;而淹水10 d,幼苗仍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叶绿体超微结构相对稳定;干旱30 d,叶绿体结构完全破坏,大部分细胞器已经破坏溶解;淹水30 d,薄壳山核桃幼苗叶片开始变黄,出现少量褐色斑点,叶绿体肿胀变圆,嗜锇颗粒数量增加,片层结构开始松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草莓倍性方法的优化
《南方农业学报 》 2012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套利用流式细胞仪快速鉴定草莓倍性的方法,为草莓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二倍体森林草莓、四倍体东方草莓、六倍体智利草莓和八倍体凤梨草莓为试材,通过改良提取液、增加离心和过滤次数等,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大田生长的草莓植株根尖、茎尖和幼叶进行倍性检定。【结果】不同部位材料检测峰值有所不同,其中匍匐茎茎尖和根尖的细胞检测效果优于幼叶;在提取液中加入巯基乙醇,可使荧光通道值峰形更饱满;增加离心次数和上机前再过滤,可使峰值更清晰。【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草莓倍性的优化条件为:采用匍匐茎茎尖或根尖的细胞为检测试材,在常规提取液中添加巯基乙醇来制备DNA悬浮液,DNA悬浮液离心漂洗3次后经300目尼龙网过滤再上机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荫对凤眼莲生长及其生理适应机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于南京对凤眼莲进行不同光处理(全天遮荫、7:00~11:00遮荫、11:00~15:00遮荫和15:00~19:00遮荫),遮荫下光强为自然光强的70%,以全自然光为对照(CK),处理25d,每5d分别测定生长指标、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光合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非酶系统的总抗氧化能力(AOC)以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性等生理指标,以阐明光强对其生长以及适应机制,为提高凤眼莲生物量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与CK相比,全天遮荫明显降低了叶片数量、叶面积、根长、分株和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而11:00~15:00遮荫虽抑制叶片数量和子代分株的产生,但促进根的伸长和叶面积的增加,其单株鲜重比对照增加;同时,还可诱导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AOC活性的增加,减少了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累积,稳定Rubisco活性,减轻光氧化胁迫。研究表明,全天遮荫不利于凤眼莲的生长,但中午遮荫有利于缓解光氧化伤害,促进其物质累积。
关键词: 凤眼莲 遮荫 株型 生物量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梅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乌梅提取物抑制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通过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测定研究乌梅提取物对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胞外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通过观察电导率变化研究乌梅提取物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乌梅提取物作用下菌体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乌梅提取物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使细胞内容物外泄;同时乌梅提取物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影响,阻碍细菌蛋白质的正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i-ta、Pi-b基因在江苏粳稻穗颈瘟抗性育种中的价值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的功能标记对2009,2010年江苏省粳稻中间试验的部分粳稻品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穗颈瘟抗性结果,通过关联分析Pi-ta、Pi-b在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i-ta、Pi-b基因与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Pi-ta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37;Pi-b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1;Pi-ta、Pi-b基因的联合效应与穗颈瘟抗性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2。因此,同时携带这2个抗病基因可以大大提高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穗颈瘟 Pi-ta基因 Pi-b基因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增效剂γ-聚谷氨酸对小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生物加工过程 》 2012 CSCD
摘要:研究了γ-聚谷氨酸(γ-PGA)肥料增效剂对盆栽小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施肥条件下,施用50 mg/kg的γ-PGA可以显著提高小青菜叶绿素、地下部鲜质量,使小青菜地上部鲜质量最大增产幅度达8.8%,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铵态氮的含量,氮肥利用率增加10.6%。施用100 mg/kg的γ-PGA与对照相比,可降低小青菜中的硝酸盐含量44.8%,维生素C(Vc)含量提高18.1%,小青菜品质达到最好;当减施15%质量的氮肥时,20 mg/kg的γ-PGA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0.2%~11.6%,说明在肥料缺乏时γ-PGA对小青菜产量、品质的改善效果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LPS诱导内皮细胞分泌NO、E-selectin和IL-8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探讨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细菌内毒素(LPS)导致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培养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内毒素刺激,3h后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的8种药物,继续培养21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NO、E-selectin和IL-8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白头翁素高剂量组和小檗碱高剂量组的NO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中剂量组、白头翁素中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和秦皮乙素高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白头翁汤高剂量组和药根碱高剂量组的E-selectin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和药根碱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秦皮乙素高剂量组的IL-8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秦皮甲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秦皮乙素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NO、E-selectin和IL-8介导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白头翁汤 内毒素 一氧化氮 E-选择素 白介素-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