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星状病毒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星状病毒(BAstV)是我国新发的犊牛腹泻病原,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检测BAstV的Real-time PCR方法.根据BAstV流行株的ORFl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体系,成功建立基于EvaGreen检测BAstV的Real-time 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1.36×101~1.36×108拷贝/μ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9,扩增效率为93.79%;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BAstV,对犊牛腹泻其他相关病原呈阴性;最低检测下限为13.6拷贝/μL;批间和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对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采自河南省的221份犊牛腹泻样本进行检测,BAstV的检出率为18.1%(40/221),采样场阳性率为100.0%(14/14).本试验所建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为BAstV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手段.
关键词: 牛星状病毒 ORF1a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犊牛腹泻


基因枪介导的普通小麦共转化体系的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效安全的转基因技术对于推进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生产、降低食品和环境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共转化法是获得无标记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手段,为了确立筛选基因(bar)与目的基因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共转化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最佳摩尔比,建立安全高效的小麦共转化体系,本研究以普通小麦'科农199'为受体材料,完整质粒pAHC25为参照,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将Ubi-bar基因表达盒或pAHC20与Ubi-gus基因表达盒分别按摩尔比1:1,1:2,1:3共6个独立共转化组合导入受体材料,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选择培养、再生等过程筛选稳定转化子.结果表明,随着Ubi-gus摩尔浓度增加,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显著增加,但瞬时表达与稳定表达之间无相关性.不同组合之间转化率差异显著,其中以Ubi-bar或pAHC20:Ubi-gus摩尔比1:2转化率最高.Ubi-bar或pAHC20:Ubi-gus摩尔比为1:2时,完整质粒转化率显著低于最小表达盒,但是,摩尔比为1:1或1:3时,完整质粒显著高于最小表达盒的转化率.GUS染色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整合、表达及遗传.除结实差,阳性株系在形态上与对照无差异.该转化体系的建立为小麦遗传转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共转化 基因表达盒 无标记 基因枪转化 无载体骨架 小麦 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gus) bar


玉米芯发酵料水浸提液促平菇菌丝生长的机理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平菇菌丝为试材,研究不同发酵时间(2、4、6、8、1020d)、不同体积分数(20%、40%、60%、80%、100%)的玉米芯培养料水浸提液对平菇菌丝长势、生物量、细胞形态、代谢相关酶(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胞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1020d的培养料浸提液对平菇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80%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5320cm·d-1和1.7920mg,生长速度与100%体积分数无差异,生物量增加2.6520mg;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2.6、6.4和42082520U·g-1;漆酶、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1.73、47.620U·min-1·mL-1;此外,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漆酶、蛋白酶分别比100%体积分数时高5、7.2、22020120U·g-1、2.020U·min-1·mL-1及14.220U·min-1·mL-1,羧甲基纤维素酶增加了13.0920U·min-1·mL-1。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80%体积分数平菇菌丝细胞内线粒体及囊状体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加。发酵培养料水浸提液能够明显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


以优糖米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开发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糖米富含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功能稻米。优糖米饭可以控制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增加饱腹感,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以优糖米为研究对象,对其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分析,发现其直链淀粉淀粉含量高,米饭硬度高,黏度小,口感差。为了改善其食味品质,通过控制优糖米的含水量,焙炒制备出优糖米熟粉,并且通过对比研究获得优糖米熟粉的最佳食用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比优糖米焙炒前后的挥发性香味物质,发现优糖米熟粉香味物质明显增加。优糖米熟粉食用方便,不仅具有焙烤的香味,而且其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20%以上,可作为主要基料进一步开发出低血糖指数加工产品。


我国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现状-基于省级农业科学院主办期刊评价结果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我国省级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现状,综合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评选结果以及引证报告数据,分析近年来27种省级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的评价结果变化并与全国农业综合类期刊进行对比,以明确该类期刊在我国各种涉农期刊评价中的影响力水平以及各自期刊所处的位置。结果表明,近年来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林)核心期刊评选中,27种农业科技期刊入选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力指数(源自《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均值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该类期刊在持续稳步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最新评价结果,27种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期刊入选率和影响力指标整体上均明显高于全国农业综合类期刊(或平均值),说明该类期刊近些年发展相对较快,影响力在我国综合性农业期刊中处于中上水平。对期刊评选及影响力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均表明,期刊间的差距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27种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划分为6类。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 影响力 期刊评价 核心期刊 省级农业科学院


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对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和提高生产指标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对舍内空气指标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同一批次、平均日龄为70 d、平均体重为32 kg的保育猪1 224头,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06头,2个重复。对照组猪舍通风方式为负压通风、试验组为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每日0时、6时、12时、18时收集舍内气象数据、有害气体浓度、微粒浓度;每3周定期抽检猪群健康指标;病、死猪及时送检;详细统计生产物料用量、猪只状况和出栏均重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温度高0.92℃、湿度高8.3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风速低0.19 m∕s,差异极显著;NH3浓度低3.13 mg∕m3,差异极显著;H2S、CO2、CH4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M10浓度低133.91 mg∕m3、PM2.5浓度低337.33 mg∕m3,差异极显著;试验组发病率少1.9%、死亡率低0.82%、出栏率提高1.79%,3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增加5.8 kg∕头、生产物料成本降低17.54元∕头,饲料费用、兽药费显著降低。建议规模化或有条件猪场安装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换气系统。
关键词: 空气过滤系统 废气除臭系统 垂直立体通风系统 空气质量 生产指标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估算方法
《应用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含量是植物学和农业相关研究领域常用的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功能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法实现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功能的同步测定和关联分析。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35个小麦品种旗叶的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别使用不同时间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的荧光值,以及33个常用荧光参数与对应叶片的SPA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使用室内和大田两组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RC/CSm建立的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叶片的SPAD值,可以用于非严重逆境胁迫下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估算,从而丰富无损测定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方法,简化试验流程,实现小麦光合功能和叶绿素含量的同步测定与分析。


饲养密度和硫辛酸对肉鸡血清指标、行为及骨骼发育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高饲养密度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硫辛酸(LA)对肉鸡血清指标、行为及骨骼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 530只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3组,即常规饲养密度组(ND组,15只/m2,饲喂基础饲粮)、高饲养密度组(HD组,18只/m2,饲喂基础饲粮)和高饲养密度+LA组(HD+LA组,18只/m2,在基础饲粮在添加300 mg/kg LA),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1)与ND组相比,HD组肉鸡血清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以及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OX)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上升(P<0.05)。2)与ND组相比,HD组肉鸡行走、梳翅、采食频次与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5),而饮水频次以及饮水和趴卧时间占比显著升高(P<0.05)。3)与ND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胫骨与股骨直径、重量、密度、强度以及钙、磷、灰分和矿物盐含量(P<0.05)。4)与HD组相比,HD+LA组肉鸡血清钙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CORT含量以及NOX和MPO活性显著下降(P<0.05);采食频次和时间占比显著增加(P<0.05),饮水频次和趴卧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5);胫骨质量以及钙、磷含量与股骨密度、强度和钙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高饲养密度致使肉鸡发生氧化应激,改变了肉鸡行为,并使肉鸡骨骼质量下降,而饲粮中添加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饲养密度对肉鸡造成的损伤。


体外模拟消化芝麻蛋白产生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与构效研究
《核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芝麻蛋白在胃肠道中产生抗氧化肽的结构与构效关系,本试验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水解芝麻蛋白,通过超滤水解液,制备液相分离,利用液质联用仪进行结构鉴定,合成相应多肽以验证活性,并对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多肽开展构效关系研究和安全性预测。结果表明,芝麻蛋白经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共获得19条芝麻抗氧化肽,其中17条来自芝麻贮藏蛋白,2条来自芝麻非贮藏蛋白。源自非贮藏蛋白的HLFLSGVACFG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活性中心可能位于His1,Phe3,Cys9。缩小Cys9羧基端取代基团,增大Leu2区域的取代基,增强N端带正电取代基和C端带负电取代基,有利于提高HLFLSGVACFG的抗氧化活性。经预测,该多肽无毒性与致敏性。上述结果表明,作为蛋白主体的芝麻贮藏蛋白生成抗氧化肽的同时,低含量的芝麻非贮藏蛋白因能产生高活性的抗氧化肽,也是重要的抗氧化肽前体。活性和安全性较高的HLFLSGVACFG具有研究利用价值。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芝麻蛋白在人体内产生抗氧化肽的规律、抗氧化肽组成及构效关系,深化了芝麻抗氧化肽的研究,为抗氧化肽结构修饰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芝麻11S球蛋白 芝麻7S球蛋白 结构鉴定 构效关系 安全性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