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基于双力育种技术筛选铁皮石斛新株系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力育种技术是利用叶片的电学行为,获取作物的胞内水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植物生理动力学参数,表征作物生命力和生产力(双力).以"双力"为评价指标在线快速评价作物的生长机能、发育机能、代谢能力和抗逆机能等,对常规育种中的表型和株系、杂交育种的后代以及分子育种的基因型实现在线快速筛选和评价.利用双力育种技术,对16份仿野生附树栽培铁皮石斛资源的叶片胞内水代谢、营养转运能力以及代谢活力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得分高低从中筛选出5份适应喀斯特林地附生干燥树皮的铁皮石斛优异株系.继续对得分最高的3份铁皮石斛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价,最终获得两次排名均为第一的适宜仿野生干旱逆境铁皮石斛品系LH1,表明双力育种技术能使优良株系筛选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双力育种 电生理参数 抗逆机能 优良株系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热区晚熟荔枝引种初报及发展前景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大贵州荔枝的推广力度,2014年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进“大丁香”“紫娘喜”“无核荔”3个晚熟荔枝品种在北盘江流域的镇宁县良田镇乐丰村基地试种。结果发现:3个品种萌芽期在2月上旬,开花期在4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7月初,3个品种物候期差异3~5天。经过9年田间观察,3个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强,开花结果稳定,果实品质优良,且该区荔枝成熟期处于华南主产区和四川主产区之间,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缺,具有较好的区域优势和生态优势。

关键词: 晚熟荔枝 引种 贵州热区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毕节市阳荷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阳荷作为喜阴喜凉的多年生特色蔬菜作物,适宜在毕节冷凉气候地区种植.近年来,毕节市人工种植阳荷面积达 810 hm2,且逐年增加.为毕节市阳荷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分析毕节市阳荷产业的发展情况、栽培模式及存在问题,从开拓销售市场、精深加工、品牌认证、配套设施建设、资源保护、标准制定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阳荷 产业发展 栽培模式 现状 对策 毕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ClSAD、ClFAD2基因单倍型鉴定与相关脂肪酸关联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薏苡仁油是薏苡仁主要功能性物质之一,脂肪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9个省份的190份薏苡种质为材料,检测其种仁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析ClSAD、ClFAD2基因序列多态性并鉴定单倍型,进行脂肪酸含量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薏苡种质种仁3种脂肪酸含量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为15.84%~23.05%,遗传多样性指数为5.22~5.23,其中油酸含量最高,硬脂酸含量最低,各脂肪酸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ClSAD和ClFAD2内部各有14个和3个SNP,分别鉴定到5个单倍型组合,ClSAD基因单倍型Hap3和ClFAD2基因单倍型Hap1分别与参考基因组一致。ClSAD基因单倍型Hap3与硬脂酸含量显著关联且具有负效应,利于硬脂酸向油酸转化。ClFAD2基因单倍型Hap1利于亚油酸的积累,而Hap2与亚油酸酸含量显著关联且具有负效应,不利于亚油酸的合成。在2个基因内部各鉴定到1个关键SNP位点,分别是形成SAD和FAD2酶活性差异的关键位点。研究结果将为高油薏苡优良品种的选育、分子标记开发和相关分子机制解析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薏苡 脂肪酸 单倍型 硬脂酸脱饱和酶SAD基因 油酸脱饱和酶FAD2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MS/MS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猕猴桃果实中代谢物差异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金猕为试验材料,探究氯吡脲(CPPU)和赤霉素(GA3)对果实中次生代谢物的影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代谢组进行分析,共检测到代谢物411种,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及醇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5 mg/L CPPU处理、10 mg/L CPPU处理果实中水平下调代谢物数量高于水平上调代谢物数量,而50 mg/L GA3处理、10 mg/L CPPU+50 mg/L GA3处理果实中水平上调代谢物数量高于水平下调代谢物数量。与对照相比,5 mg/L CPPU处理、10 mg/L CPPU处理、50 mg/L GA3处理、10 mg/L CPPU+50 mg/L GA3处理果实单果重、横径、侧径显著提高(P<0.05)。50 mg/L GA3处理、10 mg/L CPPU+50 mg/L GA3处理果实单果重显著低于5 mg/L CPPU处理、10 mg/L CPPU处理(P<0.05)。综上所述,10 mg/L CPPU+50 mg/L GA3处理金猕产量和品质相对更佳,本研究结果可为金猕栽培及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猕猴桃 UPLC-MS/MS 氯吡脲(CPPU) 赤霉素(GA3) 代谢物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扦插管理技术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为贵州当地澳洲坚果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从种植条件、插穗选育、枝条保管、剪穗要求、促进生根、苗床建立、扦插时间及方法、穗条管理移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澳洲坚果扦插培育技术。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扦插 管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的马铃薯植株氮素累积估测与验证

核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技术快速、无损监测马铃薯氮素营养的可能性,于2020-2022年在贵州省威宁县开展马铃薯不同氮肥梯度大田试验,设置7个氮素水平(0、60、120、180、240、300和360 kg·hm-2),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传感器获取不同年份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冠层RGB高清影像,并同步测定马铃薯地上部氮素含量、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等氮素营养指标,以2020-2021年数据作为建模数据,以2022年数据作为验证数据,建立氮素营养指标估测方程模型并绘制实测值和预测值的1∶1线性关系图.结果表明,与其他冠层光谱参数相比,红光和蓝光比值(R/B)能更好地表征马铃薯氮素营养指标,其与地上部氮素含量、生物量、氮素累积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二次函数模型相关性均优于其他函数模型.利用2022年相同独立试验验证该模型准确性,地上部氮素含量、生物量、氮素累积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9、0.977、0.977,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MRE)分别为0.368、0.149、0.073和10.42%、6.05%、8.85%,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好.综上,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可用于马铃薯氮素营养的评估预测,块茎形成期最佳预测参数为R/B,二次函数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本研究为马铃薯氮素营养无损评估预测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 无人机 可见光遥感 马铃薯 氮素 估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曲虫主要类群、危害风险性及其防控研究现状

酿酒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曲虫是指以酒曲为食的昆虫,其栖息在酒曲中,进行取食、排泄和繁殖等活动,对酒曲理化性质、酒品产量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白酒企业的巨大损失。因其种类多、繁殖快、个体小和善于隐蔽等适应性特点,在酒曲仓储中不易被发现,一旦猖獗繁殖,会引起酒曲仓库周围环境的仓储害虫滋生和惊扰民生等问题。为了明确曲虫发生情况和防治策略,本文从曲虫的主要种类、生物学习性、为害特点和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曲虫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曲虫 主要种类 生物学习性 为害特点 管理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褐变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鲜切马铃薯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很多控制褐变的相关研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发生机制、国内外鲜切马铃薯褐变控制技术进行综述,其中物理控制技术包括超声、低温、高压、高氧和气调包装等处理;化学制剂控制褐变技术涉及无机物、有机物、植物提取物和纳米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反义基因、人工microRNA(amiRNA)、基因过表达、基因编辑(CRISPR/Cas9)和RNAi技术等。总结褐变控制技术在褐变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后续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酶促褐变 控制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凤菜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及其序列比较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红凤菜叶绿体基因组(cpDNA)特征及其进化关系,本研究对红凤菜cpDNA进行了测序、组装和注释,并与近缘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凤菜cpDNA全长为150 929 bp,总GC含量为37.18%,包含一个大单拷贝区(LSC,83 112 bp)、一个小单拷贝区(SSC,18 127 bp)以及两个反向重复区(IRa/IRb, 24 845 bp)。cpDNA共注释到131个功能基因,其中86个为蛋白编码基因,37个为tRNA基因,8个为rRNA基因;共鉴定出58个SSRs位点,其碱基组成以A-T类型为主。RSCU分析表明,红凤菜cpDNA明显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4种菊三七属植物cpDNA在结构和组成上非常保守,变异主要集中在LSC区和SSC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野茼蒿属与菊三七属亲缘关系最近;菊三七属种间,白子菜、狗头七与红凤菜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红凤菜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