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南方设施草莓无土栽培管理技术方法。[方法]对设施草莓无土栽培的品种、基质配方、栽培模式及营养液配方等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花兰第、红宝、福莓1号更适宜福建地区设施草莓无土立体栽培;基质以椰丝:菇渣:泥炭土体积比为2∶2∶1较优;营养液中Ca(NO3)2·4H2O、KNO3、(NH4)2HPO4、MgSO4·7H2O、NH4NO3的含量分别为280、303、62、246、80 mg/L时果实产量及品质最好;3种栽培模式中管道"A"形栽培种植密度大,空间利用率高,产量高,而且采摘更方便,最具有观赏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南方设施草莓无土栽培生产提供指导。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褪绿矮化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热激蛋白(Hsp70)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反应程序的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SPFMV和SPCSV的双重PCR检测体系。该检测体系能够1次扩增出SPFMV和SPCSV的特异性片段,片段大小为461bp和304bp,测序结果表明,2种病毒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达93%以上。
关键词: 甘薯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双重RT-PCR


有机微量元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微量元素排出量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 2014
摘要:选用96头平均体重为(19.13±1.18)kg生长猪,分为处理1组(高剂量无机微量元素组)、处理2组(高剂量有机元素组)、处理3组(低剂量无机元素组)、处理4组(高剂量有机元素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试验期50 d,研究有机微量元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微量元素排出量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处理1、2、4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处理3组提高5.83%、7.03%、7.70%,均显著高于处理3组(P<0.05),其他处理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处理1、2、4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处理3组降低5.28%、6.79%、7.92%,均达差异显著(P<0.05),处理1、2、4组之间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处理4组的料重比最低。处理1组和处理2组粪中铜、铁、锌、锰的排泄量差异均不显著,处理3组和处理4组粪中铜、铁、锌、锰的排泄量差异均不显著,处理3组和处理4组粪中铜、铁、锌、锰的排泄量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降低(P<0.05)。


三明野生香蕉Ran家族基因DNA序列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Ra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极为保守的小G蛋白。本研究从三明野生香蕉中分离得到15条Ran家族基因DNA序列,并对基因结构、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明野生香蕉Ran家族基因与小果野蕉Ran家族基因高度同源,且具有大量多态性位点。三明野生香蕉Ran蛋白与其他植物Ran蛋白高度同源,带有GTP水解结构域、RanGAP结合结构域和酸性尾巴等Ran蛋白的典型结构域,与拟南芥AtRan3亲缘关系最近。三明野生香蕉中存在大量的Ran家族基因,预示着Ran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三明野生香蕉Ran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发挥白茶比较优势,壮大白茶产业
《福建茶叶 》 2014
摘要:近几年茶叶市场异彩纷呈,不断推陈出新。安溪铁观音、普洱茶、金骏眉、茉莉花茶、白茶等争相登场,大有"一方唱罢,一方登场"高潮迭起的热闹景象。由于白茶独特的工艺品质和功能特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白茶消费也与各茶类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就发挥白茶比较优势,壮大白茶产业谈点个人看法。1白茶的比较优势1.1白茶具有纯天然本色的属性早在神农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


不同留桩高度下水稻再生力的基因型差异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以192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再生季分别进行了高留桩(40cm)和低留桩(5cm)处理,研究水稻再生力与品种及其留桩高度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留桩处理时水稻再生芽出鞘率整体水平显著高于低留桩处理,但不同品种类型的再生力受留桩高度的影响程度各异。分析表明,粳稻品种普遍适合低留桩处理,而籼稻品种则多数适合于高留桩处理。同时,本研究还筛选出少蘖粳、台北309、K264806、R402-10等再生能力较强的品种,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的遗传学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可用的基因资源。


南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南瓜ISSR最优扩增体系,为后续南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密本’南瓜为筛选体系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的Mg2+、dNTP、Taq酶、引物和DNA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南瓜ISSR 25μL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10×Buffer,2.0 mmol/L Mg2+,0.3mmol/LdNTP,1UTaq酶,0.48mmol/L引物,75ng的DNA。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2条引物进行退火温度的优化,最终确定每条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利用该反应体系,选用引物891对85个南瓜品种进行所确立扩增体系的验证,结果显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多态性丰富,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表明本研究所确定的反应体系适用于南瓜的ISSR分子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