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雌雄条纹锯鮨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与评价
《渔业科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雌雄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了评价与对比.结果显示,雌性条纹锯鮨肌肉中的水分极显著低于雄性(P<0.01),粗脂肪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条纹锯鮨肌肉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除蛋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13种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DAA)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标准(AAS)和化学评分标准(CS)分值,雌雄条纹锯鮨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雄性条纹锯鮨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高于雌性,雌性为84.83,雄性为85.28.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标准.雄性条纹锯鮨肌肉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略高于雌性,雄鱼为2.28,雌鱼为2.24.雄性条纹锯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极显著高于雌性(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EPA+DHA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雄性肌肉的∑n-3PUFA/∑n-6PUFA高于雌性,雄性为6.43,雌性为5.51.另外,雄性肌肉的钾钠比(K/Na)也高于雌性,雌鱼为8.27,雄鱼为14.27.研究表明,雄性条纹锯鮨比雌性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是个人护理产品和家庭日常用品中使用的高效广谱抗菌剂,鉴于公众对这些化合物的健康风险和环境影响的担忧,美国FDA于2016年已禁止含有该类化合物的非处方抗菌洗护产品进入市场,这些新型污染物不断地释放到水生环境中,具有生物活性和持久性,并通过生物积累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因而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对三氯生、其环境转化产物甲基三氯生以及三氯卡班的环境浓度水平、生物积累和毒性作用机理、生物转化途径以及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水生生物的生物积累和毒性作用,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对全面监测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建立水产品中三氯生、甲基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 三氯生 三氯卡班 甲基三氯生 生物积累 内分泌干扰效应 检测 水产品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
《海洋学报(中文版) 》 2019 CSCD
摘要: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关键词: 海洋生物研究 生物海洋学 海洋微生物 海洋浮游植物 海藻 海洋浮游动物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 海洋小型底栖生物 海洋大型底栖生物 海洋渔业 海洋哺乳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对长江监利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生态调度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繁殖的影响,并了解影响家鱼产卵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的量化范围,于2013—2017年5—7月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期间在长江中游监利江段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与生态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家鱼卵苗量与流量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每年6月下旬的生态调度,监利江段涨水持续时间为4 d及以上,流量增长率为1 600~2 833 m~3/(s·d)时,家鱼卵苗发生量较大,可占年总规模的45%以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涨水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监利江段四大家鱼繁殖的水文需求,对减缓三峡水库运行引起的长江中游鱼类繁殖的不利影响和维持鱼类种群资源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壳色梨形环棱螺贝壳7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比较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青色和紫色贝壳的7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紫色梨形环棱螺贝壳中铁(Fe)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青色贝壳。青色贝壳中钾(K)、镁(Mg)、锰(Mn)的含量显著高于紫色贝壳,钠(Na)、锶(Sr)、锌(Zn)元素含量在两种壳色贝壳中差异不显著。贝壳中Fe含量和K、Mg、Mn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Sr、Z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K、Mg、Mn、Na的4种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DA与GAMs模型的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与温盐关系
《海洋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季节演替与温盐的变化关系,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利用冗余分析模型分析了优势种与温盐的变化关系,广义加性模型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参数与温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势种季节演替较为明显,由春季2种演替成夏季10种,再更替为冬季5种,春季和冬季优势种的种类和生态类群相对单一,夏季较为丰富。(2)优势种时空分布是综合多层环境因子的结果,如春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与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正相关,夏季与表层温度和底层温度负相关,冬季与表层盐度正相关;春季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与底层温度、底层盐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夏季盐度是决定暖水性和高温高盐性优势种分布的关键因子,且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冬季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与表层温度关系密切,并呈现较强的负相关。(3)春季和冬季香农–威纳指数多样性指数与纬度呈负相关。(4)温度和盐度对生物多样性参数影响显著,但季节上又呈现出差异。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参数 温度 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组织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
《环境化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贝类组织中残留的硝基呋喃类蛋白结合态代谢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浓缩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超滤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0.5—2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添加水平为1.00,2.50、10.0μg·kg~(-1)时,平均回收率在90.1%—99.5%之间,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5%.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出限均为0.50μg·kg~(-1).本方法灵敏、高效、简单、重现性好,满足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贝类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对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调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9
摘要:群体感应是指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些低分子量的信号分子, 通过信号分子来感知种群密度变化,从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和群体行为的过程.不同细菌利用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交流, 其中自诱导分子2(Autoinducer-2, AI-2)信号分子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 是一种种间交流的信号分子.AI-2是一类呋喃酰硼酸二酯, 其合成依赖于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S-ribosylhomocysteinase, LuxS), 能调控细菌的多种重要生理过程, 包括毒素的分泌、生物膜的形成和耐药性等.本文综述了 LuxS/AI-2 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对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及调控作用, 以期为解析食源性致病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作用机制、研制新型抗菌药物、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感染提供新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黑斑原两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
《中国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斑原(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中国唯一的原属鱼类,在中国仅分布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为了解黑斑原两个野生群体间是否存在形态差异及差异分化的程度,对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及干流日喀则拉孜江段的样本进行了形态学测量,共测量了10项常规可量性状和19项框架结构性状.结果表明,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林芝群体与日喀则群体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日喀则群体的形态特征多样性高于林芝群体,两江段的黑斑原只根据形态特征难以完全分开;且形态差异呈现多元化现象,所测性状不足以概括两个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差异检测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表观形态差异未达到亚种的水平.环境差异及生存压力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两个群体形态差异分化的主要原因,而之前群体间广泛的基因交流可能抑制了这种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系统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笔者介绍了有关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絮团形成不同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即不同碳源和碳氮比(C/N)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体和养殖对象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生物絮团微生物群落的部分作用,包括具备脱氮功能,以及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及繁殖。最后对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考虑在养殖中后期通过逐渐降低碳源添加量,将异养型生物絮团系统逐步驯化为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或将该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结合运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