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55份粳稻种质资源在新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综合性状较优的水稻种质资源,对国、内外355份水稻资源的17个质量性状和20个数量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质量性状指标中穗抽出度、二次枝梗、穗立形态、叶片茸毛和分蘖力上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类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3.906%~57.519%,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13~2.067.通过对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355份水稻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属于极端粒型的特异性种质,共97份;类群Ⅱ属于潜在增产种质,共81份;类群Ⅲ属于晚熟极端种质,共94份;类群Ⅳ属于优质高产种质,共83份.20个数量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综合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989%,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17.472%(PC1)、17.071%(PC2)、15.738%(PC3)、15.237%(PC4)和 9.429%(PC5);水稻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 0.416 8~1.240 8,综合得分前 10名的种质资源依次为'21Y137''21Y271''21Y162''21Y280''21Y276''21Y87''21Y132''21Y254''21Y294''21Y318',均属于类群Ⅳ,为高产且粒型优异种质,可作为新疆水稻高产优质的亲本育种材料.


基于InDel标记挖掘与番茄果实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培育高产优质的番茄品种成为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番茄果实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横径和纵径对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标记进行番茄果实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横径和纵径的QTL定位,基于RNA-seq挖掘候选基因。本研究以果实种子数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横径和纵径小的'小花番茄'为父本,以果实种子数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横径和纵径大的'M82'为母本,通过杂交得到60个家系的F2群体。通过对表型数据的调查,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以番茄的基因组信息为基础,挖掘与番茄果实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小花番茄'和'M82'及其杂交的60个家系的F2番茄材料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纵径和横径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偏度和峰度显示这4个性状均服从正态分布,种子数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纵径和横径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纵径和横径负相关,纵径和横径正相关。25对亲本间多态性InDel标记在62份番茄中,共检测到149个位点。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 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0~0.75时,62份番茄可分为4类。基于25对多态性InDel标记,总计得到5个QTL,挖掘到4个候选基因,并通过RNA-seq分析了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Solyc12g027770同时在种子数和可溶性固形物被定位到。本研究为番茄果实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和纵径的遗传解析和分子机制研究及分子标记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番茄 插入/缺失标记(InDel) 果实 QTL 候选基因


施钾对新疆滴灌花生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剂量效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新疆滴灌条件下的花生产量,研究钾肥适宜施用量,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以花育9610(T1,新疆常播品种)和黑花5号(T2,高产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钾肥(K2O)梯度,K0,K1,K2和K3分别代表施用量为0、150、225和300 kg/hm2,按苗期15%、花针期40%、结荚期30%、饱果成熟期15%进行追肥。结果表明,花育9610和黑花5号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均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基本呈抛物线形变化,干物质量均以K2水平最大,分别为84.37 g/株、89.37 g/株;与不施钾肥相比,K2处理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K0增加了17.91%和16.56%、7.4%和12.31%,根瘤数均在结荚期最高,分别为42.0个/株和45.3个/株;叶面积指数基本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大,在出苗后90 d达到最大值;光合势随钾肥施用量增加也基本呈抛物线形态变化,K2处理出苗后75~90 d分别达到最大值4.38 m2·d和4.51 m2·d。两品种肥料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均以K2处理最大,花育9610分别为26.06%和1.83 kg/kg,黑花5号分别为25.18%和1.67 kg/kg,两品种产量分别为9628.38 kg/hm2和10368.35 kg/hm2,说明225 kg/hm2可作为新疆滴灌花生钾肥施用参考用量。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陆地棉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抗旱等级划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花铃期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品种进行等级划分,以前期鉴定的30份陆地棉品种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品种干旱胁迫组和对照组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等.通过含水量的差异性分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抗旱系数分析、3种综合评价值(D、CDC、WDC)相关性分析,证明3种评价值的评价结果一致.通过各性状与D值和WDC值的关联度分析,明确伸长率、单株产量、比强度和整齐度4个指标可作为品种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以D值进行聚类分析,对30份品种进行了抗旱等级分类,共分为4大类.第I大类,共有DG219、DG168、DG186等3份材料,属于强抗旱类别;第Ⅱ大类,共有DG270、DG228等12份材料,属于抗旱类别;第Ⅲ大类,仅有1份材料(DG248),属于较敏感类别;第Ⅳ大类,共有DG43、DG42等14份材料,属于敏旱类别.研究结果为品种的鉴定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新疆甜瓜采后致腐菌及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甜瓜采后主要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防腐效果最佳的拮抗菌株,丰富甜瓜采后保鲜拮抗菌资源。【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在腐烂的甜瓜果实中分离致腐菌,采用梯度稀释法从甜瓜种植地土壤分离拮抗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测定拮抗菌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明确拮抗菌对致腐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分离出1株主要病原菌CH-3,通过对ITS、tef和tub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病原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从甜瓜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得到67株细菌,通过拮抗试验得到3株抑菌活性很强的拮抗菌,分别为BG-1、BG-2和BG-3,选取抑菌效果更好的BG-2作为供试菌株,结合生理生化测定、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gyrB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BG-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对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0.00%、60.11%。【结论】获得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拮抗菌BG-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到1株甜瓜主要致腐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G-2对尖孢镰刀菌CH-3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能有效抑制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且拮抗菌浓度越高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越好,在甜瓜采后贮藏及生物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负载花椒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乳液性能评价
《包装工程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发出一款新型的花椒精油 Pickering 乳液,为花椒精油 Pickering 乳液的制备和花椒精油应用场景的拓宽提供参考.方法 以花椒精油为油相,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复合纳米粒子为固体颗粒,制备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研究复合纳米粒子质量浓度(20、25、30、35、40 g/L)对Pickering乳液粒径、电位、微观结构、稳定性、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抑菌性能等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复合纳米粒子浓度的提高,乳液的粒径呈先降后增趋势,ζ-电位绝对值、包埋率则呈先增后降趋势,当质量浓度为 35 g/L的时候,乳液粒径最小为 1 900.3 nm、ζ-电位和包埋率最大分别为 32.7 mV、95%;此浓度下乳液贮藏稳定性最好,且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酸性(pH=2、3、4)和碱性环境(pH=8、9)下稳定性表现良好;所有乳液均显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属于假塑性流体;在低频下乳液损耗模量大于储能模量,呈流体状态;相较于花椒精油,负载花椒精油的 Pickering 乳液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 复合纳米粒子质量浓度为 35 g/L时制备的负载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氧化和抑菌性能.
关键词: 花椒精油 Pickering乳液 玉米醇溶蛋白 柑橘果胶 稳定性 抑菌性能


SlHVA22l基因调节番茄耐旱性
《植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其中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降低其产量。植物中以TB2/DP1结构域为特征的HVA22蛋白参与调控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然而,HVA22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尚不清楚。该研究探索了番茄SlHVA22l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番茄SlHVA22l与其它双子叶植物中的HVA22l同源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lHVA22l基因表达受干旱胁迫和植物激素(ABA和Me JA)诱导。此外,通过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异源表达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沉默番茄SlHVA22l基因,验证了SlHVA22l基因的抗旱功能。干旱处理后沉默植株表现出较高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较低的■清除率,且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综上表明,SlHVA22l基因在番茄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番茄 SlHVA22l 干旱胁迫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 基因表达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NDVI值估测玉米产量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UAS-8无人机采集数据,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模型估测玉米产量,为大田无人机多光谱预测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18份春播玉米为研究对象,获取开花期多光谱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建立掩膜、提取NDVI图,计算植被覆盖率,得到区光谱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实际数值,将NDVI值与田间实测产量值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幂函数Y=23 411.46-10 997.99/X(R2=0.488 6),二次函数为Y=39 003.00-117 963.03X+103 130.25X2(R2 =0.562),正反比函数(Inverse Proportional Function)为Y2=2 840.5 X/(1-X)(R2=0.495),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其线性函数Y=24 458.22X-9 620.55(R2=0.521)。【结论】在数值0.5~0.8区间,NDVI与玉米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线性函数方程NDVI值可预测玉米的产量。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棉秸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真菌毒素检测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棉秸秆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和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等指标的含量,以期填补棉秸秆饲料化利用药物残留等基础数据缺失的问题。【方法】在新疆6个棉花种植区中各随机选一块棉田,设置前、中、后3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5个1 m~2的样方,留茬15 cm,采集样方内所有棉秸秆,用剪枝钳剪碎混匀后按四分法采集1 kg样品,用于检测58种农药残留、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氟和5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结果】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样品中检出的农药残留分别仅为3、5、3、3、2和1种,大部分登记喷施的农药在棉秸秆样品中并未检出残留。检出的棉秸秆样品中氰戊菊酯、三唑磷、虫螨腈、毒死蜱、甲氰菊酯、吡唑醚菌酯、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啶虫脒的最大残留量为0.150、0.190、0.087、0.210、0.043、0.058、0.024、0.014和0.015 mg/kg,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GB 2763―2021中大米的限定值。棉秸秆样品中均检出了砷、铅、镉和铬这4种重金属污染物,最高含量分别为0.428、2.400、0.180和1.090 mg/kg,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的限定值,符合饲料标准。棉秸秆样品中均未检出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氟的最高含量为20.67 mg/kg,低于饲料标准中的限定值。【结论】棉秸秆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农药残留、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氟和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可以安全用作草食家畜的粗饲料。
关键词: 棉秸秆 饲料 农药残留 重金属污染 黄曲霉毒素B1(AFB1) 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