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瓜列当在3种寄主作物上的寄生规律及抗性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瓜列当在新疆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上的寄生规律及主栽品种对瓜列当的抗性情况,为新疆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田瓜列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及田间随机调查方法.[结果]瓜列当在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播种34~37 d可建立寄生关系,寄生打瓜上的瓜列当在建立寄生关系5d后即出土,而寄生于西葫芦和加工番茄上的瓜列当在建立寄生关系 18 和 21d后才出土;6 月 21~22日,加工番茄田瓜列当发生率为42.86%,打瓜田为7.14%,西葫芦田无瓜列当;6 月28~29 日,加工番茄田瓜列当发生率为 45.45%,打瓜田为 27.27%,西葫芦田为 25%;7 月 5~14 日,加工番茄田瓜列当发生率为80%,打瓜田为71.43%,西葫芦田为86.96%;加工番茄品种BVS32 瓜列当寄生量最少,加工番茄全生育期瓜列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20.97 和4.26 g/盆;品种金丰八号在西葫芦全生育期中瓜列当寄生量最少,瓜列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25.65 和5.92 g/盆;打瓜品种中黑中片瓜列当寄生量最少,瓜列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 5.38和0.78 g/盆.[结论]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适宜防治瓜列当时间是播种后20 d;新疆北疆区域加工番茄、打瓜和西葫芦田瓜列当最佳防治时间分别为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6 月中上旬和 6 月中下旬;新疆主栽的加工番茄、西葫芦、打瓜品种中无对瓜列当免疫的品种,加工番茄品种BVS32、西葫芦品种金丰八号和打瓜品种黑中片瓜列当寄生量最少,可作为新疆抗瓜列当种植品种.

关键词: 瓜列当 寄主作物 发生规律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及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防治效果,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抑菌法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0.08 mg a.i./L处理和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89 mg a.i./L处理对尖孢镰刀菌和齐整小核菌抑制率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2.71%和98.7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0.51 mg a.i./100kg种子处理和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2.60 mg a.i./100kg种子处理对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2.16%和74.72%;各处理花生出苗率在92%以上;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2.60 mg a.i./100kg种子处理小区花生产量最高,花生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3.21、1.54 kg。[结论]0.3%四霉素水剂(0.51 mg a.i./100kg种子)和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2.60 mg a.i./100kg种子)可分别有效防治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

关键词: 花生 根腐病 白绢病 抑制率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小麦品种氮效率类型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新疆氮高效春小麦品种筛选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7个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4个氮水平处理(即不施氮N0:0 kg/hm~2的纯N;低氮LN:100 kg/hm~2的纯N;中氮MN:200 kg/hm~2的纯N;高氮HN:300 kg/hm~2的纯N),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小麦9项性状指标(株高,穗长,叶面积指数,穗粒数,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 SPAD值,千粒重和产量)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划分各品种的氮效率类型。结果表明,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叶面积指数(X3)、穗粒重(X5)、SPAD值(X7)和产量(X9)这4项指标在各性状指标均值方面达到显著水平。X4 (穗粒数)、X7 (SPAD值)和X9 (产量)这3项指标与新疆春小麦氮效率利用显著相关,可作为鉴定新疆春小麦品种氮效率类型的关键指标。依据各品种在不同施氮处理下氮效率利用的差异,可将7个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分为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和氮低效型4种氮效率类型。其中,‘新春37’为氮高效型;‘新春43’和‘新春47’为氮低效型;‘核春614’和‘新春48’为低氮高效型;‘核春137’和‘核春615’为高氮高效型。本研究对新疆春小麦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春小麦 氮效率综合值 氮效率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硫调节乙醇代谢对葡萄采后香气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葡萄采后SO2处理对葡萄贮藏过程中香气合成途径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香气物质,并通过测定乙醇代谢途径中底物含量、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明确SO2处理通过调节乙醇代谢对葡萄采后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 000 μL/L SO2处理时,果实中SO2残留量符合欧美发达国家鲜食葡萄进出口食品标准.SO2处理有效提高了葡萄采后酯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同时,SO2处理还提高了丙酮酸、乙醛和乙醇的含量,提高了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上调了 VvPDC1、VvADH1、VvADH2、VvADH3、VvADH6、VvADH7和VvAAT的表达,下调了 VvPDC2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SO2处理通过激活乙醇代谢途径,加快了葡萄采后香气物质的合成.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葡萄果实 乙醇代谢 香气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用甜菜倍性常用检测方法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倍性是开展甜菜育种工作的基础,筛选简便可靠的倍性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甜菜种质资源鉴定效率.本研究采用根尖染色体、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和流式细胞术这3种常用来检测倍性的方法,对4个糖用甜菜品种进行倍性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糖甜菜根尖观察染色体时,更易观察到处于细胞分裂前期染色体,二倍体材料染色体18个,四倍体36个.二倍体材料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平均为16.13个,四倍体材料为22个;二倍体材料的G0/G1峰值平均为305 796.53,四倍体值为656 593.78.通过比较这3种倍性鉴定方法,认为染色体观察和流式细胞术的鉴定结果更加可靠,而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容易受材料、外界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影响材料倍性的判断.相对于染色体观察法耗时、不易操作、专业性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则方法简单、快速、可操作性强,在大量材料筛选时可优先考虑.本研究通过试验,分析比较3种倍性检测方法各自具备的优、缺点,为甜菜育种资源的鉴定和利用提供可靠方法.

关键词: 甜菜 倍性 染色体 叶绿体数 流式细胞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玉米螟越冬后幼虫致病细菌-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杀虫活性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新疆伊犁河谷新源县春播玉米田越冬后自然罹病亚洲玉米螟幼虫上分离获得1株细菌菌株ACB3014,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饲喂法测定了该菌株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ACB3014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ACB3014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随菌悬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饲喂ACB3014菌悬液后第7 d,在浓度2×10~4~2×108 cfu/mL下,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为27.78%~77.78%。接种第13 d,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LC50为3.79×103 cfu/mL,当浓度达2×108 cfu/mL时,LT50为3.93 d。且染病后的亚洲玉米螟体色为暗红色和黑色,虫体呈脓状溃烂,散发出强烈异味。综上,黏质沙雷氏菌ACB3014菌株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具有很高的防治潜力,可用作亚洲玉米螟的绿色生物防治资源。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黏质沙雷氏菌 毒力测定 致病力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热性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高温对厚皮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厚皮甜瓜品种间耐高温能力的差异,为较耐高温厚皮甜瓜品种的筛选和厚皮甜瓜的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热性不同的5个新疆主栽厚皮甜瓜品种纳斯密、黄皮9818、新密14号(新红心脆)、黄梦脆和卡拉克赛(伽师瓜)为材料,设4个温度(28(CK)、35、40和50℃)处理,对比厚皮甜瓜种子萌发阶段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28和50℃芽苗样本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研究高温对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指标和评价综合耐热性。【结果】5个厚皮甜瓜品种种子在28℃下能够正常萌发及生长,且发芽比较整齐;在35℃下,能使甜瓜种子更快萌发,但发芽过速易徒长,长势不整齐;在40℃下,种子萌发效果与35℃类似,生长开始受到轻微抑制且徒长加速,但不足以区分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在50℃下,延缓甜瓜种子的萌发,萌发后胚根逐渐腐烂,高温抑制作用明显且品系间的发芽能力差异显著。50℃下,耐热性好的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而耐热性较差的品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其中SOD、POD较CAT发挥了更大作用,MDA增幅与耐热性成反比,脯氨酸增幅与耐热性成正比。【结论】5个厚皮甜瓜品种可划分为耐热型、热敏感型2个不同的耐热等级,耐热型:黄梦脆、纳斯密;热敏感型:黄皮9818、新密14号、卡拉克赛。黄梦脆、纳斯密、黄皮9818 3个厚皮甜瓜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热性优于新密14号、卡拉克赛。

关键词: 厚皮甜瓜 高温胁迫 种子萌发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态称重式果品分选机设计与试验

食品与机械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中国鲜果人工分选准确率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方法:基于果品质量分类法研制一款新型动态称重式果品分选机,该机具基于高精度称重单元采集的果品质量,然后经信号处理模块和PLC协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起弹器,根据水果质量实现果品的分级。该机具可连续实现果品(直径≤126 mm)的上料、称重、分选作业。结果:当分选效率分别为18 327,14 400,10 473个/h时,分选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95.31%,96.12%,97.13%,损伤率分别为1.09%,1.11%,1.15%;水果分选速度显著影响分选的准确率,对果品损伤率影响不明显。结论:该新型动态称重式果品分选机能够在保持分选准确率>95%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果品分选的效率且对果品损伤较小。

关键词: 果品分选 动态称重 连续作业 杏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的影响,筛选提升果实品质、增加香气含量的最佳处理,以乌鲁木齐地区树龄9年的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赤霉素(GA3)(30、50、70 mg·L-1)加氯吡脲(CPPU)(0、1、2 mg·L-1)9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于果实膨大期蘸施,以清水为对照,测定成熟期果实纵横径、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VC)含量、酚类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香气物质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70 mg·L-1 GA3+1 mg·L-1 CPPU处理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粒重、果形指数分别提高33.93%、10.06%、56.18%、19.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5.79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0.14百分点,固酸比提升69.44%。此外,GA3和CPPU组合处理对果实中多酚、原花青素、黄烷醇等酚类物质含量的增加效果显著。果实中共检测出74种香气物质,其中玫瑰香型物质有β-大马士酮、香叶醇、月桂烯、香茅醇、α-松油醇、(+)-柠檬烯。与对照相比,50 mg·L-1 GA3+2 mg·L-1 CPPU处理后β-大马士酮含量提高47.00%,70 mg·L-1 GA3+2 mg·L-1 CPPU处理后香叶醇、月桂烯、香茅醇、α-松油醇含量分别提高16.67%、18.05%、50.65%、1 043.46%,50 mg·L-1 GA3+1 mg·L-1 CPPU处理后(+)-柠檬烯含量是对照的6.57倍。综上可知,无核白鸡心葡萄经过70 mg·L-1 GA3+1 mg·L-1 CPPU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果实品质,经70 mg·L-1 GA3+2 mg·L-1 CPPU处理后香气物质含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 无核白鸡心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香气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秸秆无筛粉碎机的设计与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棉花秸秆因木质化程度较高、韧性强,还掺有棉絮,在有筛粉碎机粉碎过程中排料困难、筛片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棉花秸秆无筛粉碎机,通过调整出料口面积来实现粉碎室内气体流量的改变,获得不同粉碎粒度的棉花秸秆成品;对粒度分级装置、粉碎刀辊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进行了确定;阐述了粉碎过程中棉花秸秆的受力过程,确定了 L改进型锤片的关键参数,对机具的L改进型锤片和抛送叶片进行了结构和排列设计.Fluent仿真分析结果表明:L改进型锤片相比直刀型锤片更有利于提高棉花秸秆在粉碎室内的流动性并在粉碎室内部形成更大的负压.以L改进型锤片数量、粉碎刀辊转速、出料口面积为试验因素,以棉花秸秆粉碎粒径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棉花秸秆粉碎粒径合格率显著性的因素由大到小分别为:粉碎刀辊转速、出料口面积和L改进型锤片数量.确定较优参数组合为L改进型锤片数量140把,粉碎刀辊转速2 660 r·min-1,出料口面积136 500 mm2.采用较优参数组合进行样机田间试验,测得棉花秸秆粉碎粒径合格率为93.7%,能够满足棉花秸秆粉碎机实际生产需要.

关键词: 棉花秸秆 无筛粉碎机 L改进型锤片 设计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