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金针菇菌丝体γ-氨基丁酸快速检测方法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非蛋白氨基酸,其在金针菇中含量丰富.为获得一种高效便捷检测金针菇菌丝体GABA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菌株Fv-HL23为实验对象,在筛选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结合单因素和Box-Benhnken试验,以微板法测得的GABA含量作为响应值,对GABA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裂解温度、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YPD为液体培养基,在料液比1:43.82(质量体积比)、裂解温度81.03℃、超声功率325.95W、超声时间10.09min的条件下,Fv-HL23菌丝体中GABA得率最高,达(3566.16±93.25)μg/g.使用上述方法检测得到的同一金针菇菌株菌丝体GABA含量与子实体GABA含量关联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金针菇菌丝体GABA检测方法可为节约检测成本、缩短GABA强化型食用菌育种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 重复性分析 比色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储存蛋白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ELISA等方法测定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动态变化,研究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和氟啶脲在亚致死剂量下对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储存蛋白亚基分子量为85.1 ku.在5龄幼虫血淋巴中储存蛋白质量浓度随日龄逐渐增加,于5龄第3天达到最大值30.76 mg∕mL.低剂量的甲氧虫酰肼能够提高幼虫血淋巴中储存蛋白的浓度,处理48 h和72 h后,LC10处理组的储存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9.27 mg∕mL和45.21 mg∕mL,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的甲氧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LC40处理组在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仅为对照组的48.47%.氟啶脲LC10、LC40两个处理组的储存蛋白浓度在各个处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处理48 h和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且氟啶脲浓度越高,影响越显著,LC40处理组在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仅为对照组的26.77%.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两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储存蛋白 甲氧虫酰肼 氟啶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转录组初步探索曲古抑素A延缓香菇菌丝转色机制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蛋白去乙酰化是最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发育中起着多种作用,但组蛋白去乙酰化在香菇中的详细功能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使用广泛的去乙酰化抑制剂(HDACi)曲古抑素A(TSA)来确定组蛋白去乙酰化对香菇发育过程的作用。通过香菇菌包的培养,观察到外源性应用TSA能够抑制香菇后熟转色的进程。随后,我们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以揭示潜在的机制。数据显示,TSA处理产生39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等途径。通过分析TSA处理和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TSA可能通过影响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色素P450、漆酶,糖蛋白家族等相关基因,从而影响香菇菌丝转色。为认识组蛋白去乙酰化对香菇后熟转色发育的影响提供依据,进一步为香菇工厂化生产缩短周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转录组 组蛋白去乙酰化 香菇转色 曲古抑素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毒病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对番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两种病毒都主要通过烟粉虱传播.本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褪绿病毒病的扩散趋势、引起这两种病毒病的病原物特性及其发病症状差异、传播这两种病毒的主要媒介昆虫、烟粉虱媒介的危害及其研究概况、烟粉虱生物型的演化及其鉴定方法、烟粉虱和番茄两种病毒的互作以及烟粉虱媒介和番茄两种病毒病的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病虫害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番茄 植物病毒 昆虫媒介 烟粉虱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配体筛选中单链DNA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适配体技术近20年来快速发展,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法医鉴定、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针对小分子、蛋白质、病毒、细菌、细胞等进行了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适配体筛选.然而ssDNA适配体筛选仍然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一般都需要经过10轮左右甚至更多轮的ssDNA-dsDNA(双链DNA)-ssDNA重复步骤,直到亲和力强的序列成为主要序列,经过测序后,从中挑选一条或几条亲和力最强的序列.显然,在此过程中ssDNA的获取是适配体筛选的关键步骤,也是限速步骤.本文对适配体筛选研究中ssDNA获取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期望针对适配体筛选中ssDNA次级文库的获取环节可以展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筛选效率.

关键词: 适配体 筛选 单链DNA 双链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3份老挝糯玉米早代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估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异品质是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首要目标性状,筛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高的早代系和优异糯玉米组合,明确老挝糯玉米材料的育种潜力,为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aize6H-60K芯片,获得33份糯玉米材料的高质量基因型数据用于聚类分析。结合碘染试验和糯质基因分子检测,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糯质基因的类型。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组配的439个组合的品质等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配合力分析,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的育种潜力。对筛选出的优势组合开展品质性状多人品鉴试验,鉴定出最有潜力的优质糯玉米组合。【结果】利用56 626个高质量SNP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老挝材料与国内材料属于不同的分支,可以被区分开来。供试的23份老挝早代系均为糯质玉米,且其中16份属于wx-D10型,3份属于wx-D7型,另外4份为未知类型。老挝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介于0.14—0.35,宜在高世代进行选择。组配的439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蒸煮品质的均值极显著高于对照京科糯2000和石糯2号,与渝糯7号没有显著差异。老挝糯玉米早代系F02、F22、F25和F28的所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可用于国内糯玉米品质性状的改良。优异组合M02×F02和M22×F22在多人品鉴试验中,约86%的人评价为等级优。【结论】老挝糯玉米地方种遗传变异丰富,与国内糯玉米自交系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能存在新的糯质基因等位变异,在糯性和果皮厚度等品质性状上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于国内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改良。

关键词: 糯玉米 品质 种质资源 配合力 糯质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对荷叶离褶伞水提残渣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常规粉碎为对照,分别采用挤压膨化和蒸汽爆破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子实体沸水提取剩余残渣进行预处理后提取多糖,并进行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处理所得粗多糖(LCJ)得率和多糖含量分别为7.17%和60.73%,是常规粉碎组(LCW)的1.13和1.08倍;蒸汽爆破处理后提取的粗多糖(LCQ)得率和多糖含量可达15.42%和88.66%,分别是LCW的2.44倍和1.58倍.红外光谱分析3种方式提取所得残渣的粗多糖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LCW和LCJ中多糖组分的分子质量分布特征相似,均主要含有4个峰,LCQ多糖组分的分子质量分布变化较大,主要含有3个峰且低分子质量组分(P3)占比增加.三种粗多糖均由葡萄糖、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其中以葡萄糖为主,单糖的相对摩尔百分比有差异,LCQ中葡萄糖占比最高(76.22%).三种处理所得残渣粗多糖均具有较好的增强免疫活性,10μg·mL-1LCQ活性优于LCW和LCJ.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水提残渣多糖 挤压膨化 蒸汽爆破 理化性质 免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推杆电机行程控制算法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实现了一种农用推杆电机的低成本行程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霍尔计数原理,通过给普通农用推杆电机加装2个霍尔传感器使得电机运行时输出2路方波信号来实现.电机运行时每转一圈会触发霍尔传感器输出一个脉冲信号,2路信号具有90°的相位差,通过2路信号的相位关系可判断出电机的正反转状态并据此对脉冲信号进行加数计数或减数计数,算法根据用户设置的行程百分比、霍尔计数值以及全行程霍尔计数总值实现电机行程的自动控制.该算法具有行程控制稳定可靠、实现成本低、适用于农业高湿多尘环境等优点,可应用于设施农业和大田农业中相关设备的现场自动控制以及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远程精准控制.

关键词: 行程控制 推杆电机 霍尔计数 远程控制 农业物联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西瓜新品种'黑津'和'申蜜968'的纯度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西瓜新品种‘黑津’和‘申蜜968’的亲本及其杂交种为试材,采用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SS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从24对SSR核心引物中筛选出P10引物(BVWS00106)和P15引物(BVWS00433)两对特异性引物分别适用于‘黑津’和‘申蜜968’杂交种纯度的快速检测。研究发现,在3%(w/v)浓度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条件下,采用P10和P15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的‘黑津’和‘申蜜968’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均能够明显区分,统计‘黑津’和‘申蜜968’杂交种纯度分别为98.3%和96.7%,与‘黑津’和‘申蜜968’的大田植物学表型特征鉴定结果高度吻合。进一步分析比较各亲本种质的SSR引物多态性表现,构建出‘黑津’和‘申蜜968’亲本材料的遗传特异性DNA指纹图谱,为开展西瓜新品种‘黑津’和‘申蜜968’杂交种纯度的室内快速检测和新品种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纯度鉴定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宗配合食用真菌双核体和单核体相关概念辨析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回顾双核体和单核体在食用真菌中的研究历程,明晰其应用范围,详解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形成方式,阐明双核体特有的离配和再配生物学现象;运用核相交替和核相互换两个基本概念,描述双核体和单核体之间通过有基因重组和无基因重组发生转换的两种路径;阐述交配过程中双核体和单核体承担的雄性角色和雌性角色等性角色,以及可能存在的雄性竞争和雌性挑选等性选择.厘清双核体和单核体相关概念,激励相关研究者能够围绕双核体生物学蕴藏的科学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以促进我国食用真菌学科的建设.

关键词: 食用真菌 双核体 单核体 核相交替 性角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