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臭氧处理对采后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探究在4℃贮藏条件下0、2.14、6.43、10.72 mg/m~3不同浓度的臭氧对采后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 mg/m~3相比,臭氧浓度为2.14、6.43、10.72 mg/m~3对采后西兰花多酚氧化酶酶(polyphenol oxidase,PPO)、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ACO)活性均具有抑制效果,同时促进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维生素C(vitamin C,VC)在贮藏前期的生成,使还原糖、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具有较好的保绿效果。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对西兰花均具有一定的贮藏保鲜效果,其中,10.72 mg/m~3的臭氧浓度对延缓采后西兰花的衰老和延长贮藏期效果最好。

关键词: 臭氧处理 西兰花 保绿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新品种‘津品75’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品75’花椰菜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08ZF-66’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08FR-8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直立、上冲、紧凑,叶片深绿色,合抱护球性优。花球高圆,雪白,紧实,无毛。单球质量1.30 kg。秋季栽培70~75 d成熟,平均产量52 500 kg·hm~(-2)。

关键词: 花椰菜 胞质雄性不育 秋中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水处理对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鲜切马铃薯由于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存在去皮后极易褐变的问题。为探寻马铃薯初加工后抑制褐变的绿色安全新技术,试验选用臭氧水进行清洗处理,通过分析与褐变相关的酶活、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果实褐变症状变化,研究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将鲜切的马铃薯置于4组不同浓度的臭氧水溶液CK(0 mg/L)、T1(1.07 mg/L)、T2(1.61 mg/L)、T3(2.14 mg/L)处理10 min后于0℃贮藏。与CK组相比,臭氧水处理组对马铃薯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61 mg/L浓度下臭氧水处理的去皮马铃薯的抑制褐变效果最明显,并有效延缓与褐变相关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马铃薯亮度,维持马铃薯总酚含量和单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 臭氧水 马铃薯 褐变 酶活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研究

图书馆建设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试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度访谈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利用共享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笔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数据,诠释调研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行为和意愿,并建构相互的关联,最后结合模型与访谈实录,提出能够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共享。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共享 扎根理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白菜材料对根肿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及抗病位点检测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主栽的大白菜以及大白菜育种材料与根肿菌生理小种之间的抗性关系,以现有4,7,10和11号生理小种为菌源,用注射法进行接种,对25份供试大白菜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中所含的根肿病抗性位点。结果表明:供试大白菜中,山地王2号等8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德高CR117等7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C1等4份试材对2个生理小种感病,华抗301等6份试材只对4号生理小种感病;所有试材均含有Crr1抗病位点,德高CR117等11份试材含有Crr2抗病位点,仅在京春CR3中检测到Crr3抗病位点,除德高CR铁甲1号和大地CR118外,其他试材中均检测到了CRk抗病位点,有21,16份试材中分别检测到抗病位点CRa和CRb,而CRc抗病位点仅在星光和CR75中存在。总之,不同大白菜材料对同一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不同,同一个材料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不同;所有生理小种中4号生理小种最强,其次为7号生理小种;大白菜材料抗病位点多一定抗病性强;Crr1抗病位点对材料抗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抗病位点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排前有腔卵泡数对青年和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和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优化供体牛筛选标准,本实验选取68头青年黑毛和牛为供体,超排处理前使用B超检查两侧卵巢上直径为3~5 mm的有腔卵泡数,以卵泡总数10和20为临界值将其分为3组,Ⅰ、Ⅱ、Ⅲ组有腔卵泡数分别为<10、10~19、≥20个,以CIDR+FSH+PG法进行超排处理后人工授精,比较不同组间胚胎生产效率。结果表明:Ⅲ组黄体数(15.44)、回收胚胎数(13.13)及可用胚胎数(9.56)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Ⅱ组黄体数、回收胚胎数及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即随着供体牛超排前有腔卵泡数增多,回收胚胎数及可用胚胎数随之增多;Ⅲ组胚胎可用率显著低于Ⅰ组,退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综上,有腔卵泡数对和牛胚胎生产效率有影响,可以作为供体牛筛选标准之一。

关键词: 和牛 体内胚胎 有腔卵泡 超数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采后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麻江蓝莓采后贮藏病果为试材,采用形态学、rDNA-ITS序列对比的方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进行鉴定,并通过离体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蓝莓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以期为麻江蓝莓采后病害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菌菌株种类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青霉(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occuli)、香灰菌(Xylaria sp.)、木霉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粪壳菌纲藻(Sordariomycetes sp.),其中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青霉(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occuli)为主要致病菌。通过对青霉(Penicillium)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余种杀菌剂中以咪鲜胺对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菌主要致病菌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0.007 9μg·mL~(-1),推荐作为蓝莓田间防控的有效药剂。

关键词: 蓝莓 采后病害 灰葡萄孢菌 青霉 毒力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冷链运输月柿冷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恭城月柿采后全程冷链保鲜体系下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采后恭城月柿进行1-MCP处理,并对照未处理的果实,随后转入全程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研究不同流通环节期间柿果的色差(L和C)、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抗坏血酸(VC)、可溶性单宁、总酚含量、果肉硬度、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活性保鲜品质的变化,并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在全程冷链物流保鲜体系下,A和B两处理组的贮藏期分别为49,63 d;与常温物流相比,贮藏期分别延长了27 d和41 d;A处理组柿果品质改变节点为贮藏期21~42 d;呼吸强度、抗氧化物质和软化酶活性变化拐点分别为34,21,21 d,并于49d时丧失基本流通性能;1-MCP处理组柿果的品质改变节点发生在贮藏期49~56 d内;对总酚和PE影响呈极显著(P<0.01);与A处理组相比,B处理组的L值、C值、TA含量、呼吸强度、Vc含量、单宁含量、总酚含量、穿刺和PE酶活性分别高出1.19,1.60,40.93,0.90,1.33,2.05,3.12,4.3,0.55倍,但对TSS含量和呼吸强度峰值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全程冷链保鲜体系可维持柿果的感官价值,减缓营养物质的流失,推迟呼吸高峰期,降低抗氧化物质的转化及软化相关酶活性,其中以1-MCP处理最佳,是恭城月柿的最佳采后贮运方案。

关键词: 1-MCP 恭城月柿 全程冷链保鲜体系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涩方法对三种成熟度磨盘柿货架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真空包装脱涩和干冰脱涩方法对不同成熟度磨盘柿的脱涩效果和货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房山3种成熟度(7成、8成、9成)磨盘柿为实验材料,在常温下采用真空脱涩和干冰脱涩等2种方法进行柿果脱涩,研究不同脱涩方法对3种磨盘柿可溶性单宁的影响和脱涩后货架期间果实营养品质、呼吸强度、硬度、色泽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真空包装脱涩处理7成、8成、9成熟柿果的脱涩时间分别为144,72,60h,而干冰处理7成、8成、9成熟柿果的脱涩时间分别为48,24,24h。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脱涩时间逐渐降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7成熟柿果的挥发性成分变化速率较8成、9成熟柿果变化快。另外,3种柿果脱涩前Vc含量均高于脱涩后,干冰脱涩时间较真空脱涩时间快,且有效延缓了脱涩后果实硬度的降低。8成熟柿果果实色泽鲜艳,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货架期变化较小。结论干冰脱涩8成熟柿果常温货架品质较优。

关键词: 磨盘柿 脱涩 成熟度 货架期 果实品质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照结合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D、1μL·L-1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 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 Gy~(60)Co-γ辐照结合1μL·L-1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蓝莓 60Co-γ辐照 1-甲基环丙烯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