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全氟辛酸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性、生物蓄积性强及远距离环境迁移性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PFOA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毒性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FOA免疫毒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PFOA对小鼠、斑马鱼、猴等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对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代表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以白介素家族为代表的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PFOA与溃疡性结肠炎、儿童哮喘及婴儿期免疫相关疾病等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PFOA可能引起的线粒体凋亡和干扰TNFα/NF-κB通路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总结。目前由于种属差异及研究资料的不确定性,PFOA免疫毒性表现相对复杂,因此系统深入地探究PFOA免疫毒性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另外,模拟并研究真实环境中PFOA的长期慢性暴露水平,对于揭示PFOA对人类的真实风险更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全氟辛酸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免疫毒性 毒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蔡十八菌与复合肥配施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稀释倍数的蔡十八菌与复合肥配施对草莓产量、品质以及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蔡十八菌能促进草莓根系生长、显著提高草莓产量以及品质,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蔡十八菌稀释200倍与复合肥配施效果最好,平均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16.10%,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糖酸比分别提高了4.61%、36.80%、11.74%、43.10%,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3%。

关键词: 草莓 蔡十八菌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贮藏寿命及后熟品质的红阳猕猴桃的组合保鲜剂使用研究

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组合保鲜剂对红阳猕猴桃贮藏寿命及后熟品质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将采后果实经不同处理后,经逐步降温法进行冷驯化后扎袋,于(0.5±0.5)℃、95%RH下贮藏150 d后进行货架实验[(25±1)℃],并定期检测果实相关生理、营养及气味指标。结果表明:0.50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丙二醛、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固酸比的上升,减少硬度、淀粉下降的速率;贮藏顶空分析表明:0.5μ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能够有效地降低贮藏过程中微环境乙烯浓度,同时又能够避免使用高浓度1-MCP。结果还表明:1-MCP会加快果实酯类香气下降速率,且下降速率随1-MCP浓度增大而增大,而乙烯吸附剂能够减缓该趋势;CK、0.25μL/L 1-MCP和0.25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醇类香气在货架期间上升较快,而0.75μL/L 1-MCP和0.75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醇类香气在货架期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0.5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红阳猕猴桃效果最佳,能够在延长红阳猕猴桃贮藏期及货架期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红阳猕猴桃的可食品质。

关键词: 猕猴桃 1-甲基环丙烯 乙烯吸附剂 后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花期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引起蓝莓花期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室内筛选用于该病菌的防治药剂。[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1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筛选出有效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麻江县部分蓝莓花上分离出7个纯菌株,通过病原菌r DNA-ITS系列分析,鉴定为间座壳属(Diaporthe phaseolorum)、链孢霉(Neurospora)、球黑孢霉(Nigrospora sphaerica)、内生真菌(Endophyte)、和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18种农药对蓝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DP、45%咪鲜胺ME和10%苯醚甲环唑SC对灰霉菌的EC50值小于1 mg/L,分别为0.0181、0.2510、0.5285 mg/L。[结论]对麻江染病蓝莓花分离病菌为间座壳属(Diaporthe phaseolorum)、链孢霉(Neurospora)、球黑孢霉(Nigrospora sphaerica)、内生真菌(Endophyte)和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筛选出18种针对蓝莓花期的灰霉菌的药剂,其中50%鲜胺锰盐WP对灰霉菌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可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

关键词: 蓝莓 灰霉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除虫菊酯在培养料和白灵菇中的消解动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污染现状,研究探讨拟除虫菊酯在白灵菇拌料、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过程的消解动态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常压高温灭菌条件下,4种菊酯农药的降解率在33%~39%,其中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相对较高;在出菇试验中,在菌料中喷施3个浓度水平的菊酯农药,获取农药在菌料中的动态残留及子实体、菌糠的最终残留数据,得到四种菊酯在菌料中的半衰期为14.26 d~24.71 d;在子实体喷施试验中,分析农药在子实体生长过程的动态残留规律,获得其半衰期为3.03 d~4.22 d;在转移试验中,菌糠中四种菊酯的检出率为100%,子实体未有检出。该研究成果对拟除虫菊酯在菌菇生产中的规范化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消解动态 半衰期 白灵菇 灭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圆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保鲜剂对圆青椒货架期间品质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SO2保鲜剂、1-MCP、乙烯吸收剂,在贮藏温度为(9±0.5)℃下分别对青椒进行处理,并分析贮藏期间圆青椒的腐败率、转红率、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含量、Vc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结果 1-MCP处理组的腐败率、转红率、质量损失率均在贮藏8 d后加快上升,而在贮藏到20 d时1-MCP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分别下降到0.041%,3.87%,Vc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到59.95 mg/100 g,0.073 mg/g,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上升至1.1μmol/g,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至20.38 U/(min·g),相较于其他组可减少圆青椒的腐败率、转红率、质量损失率,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叶绿素等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论 1-MCP可保持圆青椒贮藏期间的品质,并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 圆青椒 保鲜剂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离子水处理对马铃薯杀菌保鲜效果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解决马铃薯容易感染微生物等问题,开展基于等离子水处理的马铃薯杀菌研究。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以马铃薯表面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室温(25℃)条件下,不同电流、水量、制备时间、处理马铃薯时间条件下制备成的等离子水对马铃薯的杀菌效果。结果在水量为15L,制备等离子水时间为1 h,清洗马铃薯时间为10 min,电流为6 A条件下制备成的等离子水杀菌效果最好,马铃薯表面的菌落总数(2.15 lg CFU/g)明显少于对照组(5.24 lg CFU/g)和水处理组(4.22 lg CFU/g),且采用等离子水处理不会改变马铃薯的颜色和硬度。电镜结果表明,等离子水可使马铃薯表面微生物的细胞破裂,使其灭活,但对马铃薯表皮结构没有影响。结论研究表明采用等离子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马铃薯表面的微生物含量,为马铃薯保鲜提供了一种新的物理绿色杀菌方式,对产业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 等离子水 杀菌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醇熏蒸结合乙烯吸附剂对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乙醇熏蒸结合乙烯吸附剂对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粉蓝"蓝莓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CK)及3种处理方法(乙醇;乙烯吸附剂;乙醇+乙烯吸附剂)对蓝莓在贮藏温度(1±0.5)℃下进行保鲜,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蓝莓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 3种处理方法能够降低蓝莓的生理代谢水平,有利于保持蓝莓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乙醇结合乙烯吸附剂更有利于降低蓝莓的果实腐烂率、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能有效地抑制蓝莓贮藏期果实硬度的下降,能有效地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降低,能较好地保持蓝莓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采用乙醇结合乙烯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对蓝莓果实保鲜的效果最好,能够更好地维持蓝莓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蓝莓 乙醇 乙烯吸附剂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微波联合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对微波和微波联合干燥技术干燥效果的探讨,以期为我国果蔬采后加工贮藏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介绍果蔬微波干燥以及果蔬微波联合干燥的原理、特性、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果蔬干燥加工的研究进行展望。结果微波干燥技术在果蔬加工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达到干燥的目的,提高果蔬的经济效益,还能缩短果蔬的干燥时间,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产品较好的色香味和营养物质含量。结论微波干燥技术在采后的果蔬加工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果蔬采后加工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果蔬 微波干燥 微波联合干燥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对贵长猕猴桃后熟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对贵长猕猴桃后熟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处理方法(1-MCP;1-MCP+乳酸链球菌素(Nisin);1-MCP+纳他霉素(Nata))对贵长猕猴桃进行常温(20±1)℃货架期保鲜研究,并与对照组(CK)相比较,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贵长猕猴桃生理品质变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采用1-MCP结合生物保鲜剂的处理方法能够延缓贵长猕猴桃的生理代谢水平,推迟果实的衰老进程。其中1-MCP结合纳他霉素处理方法有利于延缓果实腐烂率的上升,降低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抑制贵长猕猴桃硬度、Vc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促进果实固酸比的下降,保持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采用1-MCP结合纳他霉素的处理方法对贵长猕猴桃后熟品质的影响最显著,能够降低果实货架期间的代谢水平,维持贵长猕猴桃的后熟品质。

关键词: 猕猴桃 生物保鲜剂 后熟品质 衰老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