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气调包装对软枣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自发气调处理对采后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将软枣猕猴桃置于塑料气调箱内,气调处理组果实放入气调箱封盖处理,对照组进行不封盖处理,于4℃下贮藏64d,每16d对软枣猕猴桃呼吸代谢及抗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即气调箱内CO_2和O_2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SS)、丙二醛(MDA)、总酚含量,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自发气调处理能够使CO_2和O_2含量维持在适宜的贮藏范围内,从而保持较高的TSS和总酚含量,抑制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论贮藏48~64 d,自发气调处理软枣猕猴桃的最适宜气体环境为体积分数3%左右的CO_2和体积分数16%左右的O_2,保持了软枣猕猴桃较好品质的机制,通过诱导果实的苯丙烷及抗氧化代谢实现。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自发气调 贮藏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对磨盘柿采后生理和货架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在常温条件下,研究1-MCP与高浓度CO_2脱涩处理方式对柿果实采后生理和货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磨盘柿为实验材料,选用体积分数85%~90%的CO_2对柿果脱涩24h,1.0μL/L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探究不同处理方式(CO_2脱涩、1-MCP处理后CO_2脱涩、1-MCP与CO_2脱涩同时处理)对柿果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颜色、质地、营养物质(TSS,TA,Vc)含量和挥发性气体成分的影响。结果在货架期内,与CO_2脱涩(CK)相比较,1-MCP处理后脱涩可以有效降低柿果呼吸强度,抑制乙烯生成速率,延缓柿果色泽的改变,延缓柿果在货架期间硬度和脆性的下降速率,使果实的营养物质(TSS、TA及Vc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减缓了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减弱。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与CK组相比,1-MCP与CO_2脱涩同时处理技术加速了果实的成熟软化,且贮藏后期差异显著(P <0.05)。结论柿果经1-MCP处理之后再进行高浓度CO_2脱涩不仅可以如期脱涩,而且还具有较好的保脆、保鲜效果,延长了柿果的货架期,所以相较于其他2个处理组,1-MCP处理后再脱涩组果实的货架品质最佳。

关键词: 磨盘柿 货架期 1-MCP 脱涩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结合MAP处理对不同冷藏期恭城月柿货架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1-MCP结合MAP处理对恭城月柿不同冷藏期后脱涩果实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处理(CK)、自发气调包装(MAP)、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1-MCP处理结合自发气调包装(1-MCP+MAP)等4种方式,将月柿分别在未经冷藏、冷藏15 d和30 d后进行脱涩处理,研究其货架期间柿果的色差ΔE、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冷藏期的延长,柿果色差ΔE逐渐增加,可滴定酸(TA)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逐渐减小,冷藏30 d后果实的色差ΔE显著(P<0.05)增加,而抗坏血酸含量、SOD活性显著(P<0.05)降低,货架期缩短了6d。在未经冷藏货架期内,1-MCP,MAP,1-MCP+MAP处理方式均可延缓色差ΔE值变化,减少TA含量的流失,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保持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SOD活性、T-AOC活性,其中以1-MCP+MAP处理方法的效果最佳,1-MCP处理方法次之。结论 1-MCP结合MAP的处理方法可以使柿果维持原有色泽,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减缓呼吸代谢,保持果肉硬度和抗氧化能力,且冷藏期越短效果越好。

关键词: 恭城月柿 低温贮藏 货架品质 1-MCP M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对红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处理对红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红桃采后保鲜技术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红桃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5±0.5)℃条件下4种处理方法(CK,对照处理;S1,乙烯吸附剂;S2,1-MCP;S3,氯化钙)对红桃生理、营养和酶指标的影响。结果通过综合比较可知,乙烯吸附剂处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抑制红桃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延缓红桃硬度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保持红桃SOD,CAT,APX,POD和PPO的活性。结论采后用乙烯吸附剂对红桃处理的贮藏效果最好,能够维持红桃较高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红桃 保鲜剂 贮藏品质 衰老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基质模型的构建

饲料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蚯蚓基质发酵前各原料和发酵后基质不同比例的营养价值成分,构建蚯蚓基质营养体系。试验前测定原材料和发酵后配置成基质的风干样品的营养价值成分,设计试验分组:其中,牛粪+蘑菇菌糠质量比为1:0、1:1、1:2、1:3和0:1,牛粪+青贮秸秆C/N为20、25、30、35、40;鸡粪+蘑菇菌糠和鸡粪+秸秆青贮也按上述试验组设置。猪粪+蘑菇菌糠质量比为1:0、1:1、1:2、1:3和1:4,猪粪+青贮秸秆C/N为25、30、35、40、45,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根据蚯蚓生长繁殖情况筛选出适宜的基质试验组。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牛粪+菌糠质量比1:1、猪粪+菌糠质量比为1:3、鸡粪+菌糠质量比为1:2比较适宜蚯蚓生长,并繁殖较快。牛粪+秸秆C/N比在30~35之间、猪粪+秸秆C/N比为30、鸡粪+秸秆C/N比为25比较适宜蚯蚓生长,并繁殖较快。总体看,粪便与菌糠较粪便与秸秆效果好。

关键词: 蚯蚓 基质 营养数据模型 C/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精液4℃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丰富猪鲜精保存技术、改善与提高精液保存质量,本研究以市场占有率高、性能稳定和可耐受4℃低温的长效稀释剂为对照,探讨本课题组研制的4℃稀释剂(低温Ⅰ号、低温Ⅱ号)对猪精液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Ⅰ号和低温Ⅱ号稀释剂对猪精液的有效保存时间和总存活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保存至第6天时,对照组精子活力显著降低(P<0.05),保存至第10天时,低温Ⅰ号、低温Ⅱ号、对照组精子活力分别为74.6、76.0、0;保存第10天时,对照组pH显著低于2个实验组(P<0.05);保存从第5天开始,实验组质膜完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本课题组研制的稀释剂对猪精液4℃低温保存效果较好,而且低温Ⅱ号对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性保存效果更优。

关键词: 猪精液 4℃低温保存 质膜完整率 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种质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由麦根腐平脐蠕胞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 Shoemaker]引起的叶斑病在世界各大麦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麦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病害最有效的策略,然而可利用的抗源非常有限。在本研究中对中国233份具有代表性的大麦种质资源进行成株期抗叶斑病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发现只有垦啤麦5号等10份材料对3个供试菌株都表现抗病,仅占供试材料的4.3%。另外对37份国内外重要的叶斑病抗源材料进行苗期及成株期抗叶斑病鉴定,结果显示成株期抗叶斑病材料所占比例为41%~46%,苗期抗性材料所占比例为50%~64%,其中ND17293等11份材料在苗期和成株期对3个菌株均表现为抗病,可作为抗源继续加以利用;基于上述鉴定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供试大麦苗期对三个菌株的抗病比例均高于成株期抗病比例,说明大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叶斑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发现大麦对B. sorokiniana不同致病类型的抗性也存在明显的专化性。

关键词: 大麦 叶斑病 根腐病 成株抗性 苗期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和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水稻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温和干旱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全面理解高温和干旱胁迫对评价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概述了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从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其生理机制;提出减轻水稻高温干旱胁迫的调控措施;对未来深入开展水稻高温干旱逆境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干旱 高温干旱复合胁迫 产量 品质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YP11A1、CYP17A1、CYP19A1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表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CYP19A1在绵羊多羔繁殖中的作用,以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YP11A1、CYP17A1、CYP19A1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YP11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表达;CYP11A1基因在单羔小尾寒羊卵巢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多羔群体(P<0.01),在子宫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多羔群体(P<0.01);CYP17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输卵管、下丘脑表达;CYP17A1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群体下丘脑、子宫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羔群体(P<0.05)。CYP19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下丘脑表达。本究结果提示CYP11A1、CYP17A1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的调控。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多羔 CYP11A1 CYP17A1 CYP19A1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感染昆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人工发病模型,本试验以天津某发病猪场分离的SS2 Y15293株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鼠,测定其LD_(50),确定造模感染剂量,通过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试验期间各组小鼠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及细菌回归等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SS2 Y15293株致昆明小鼠的LD_(50)为6.7×10~7 CFU/mL。以1个LD_(50)的剂量攻毒,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小鼠主要发病表现为攻菌后24 h出现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眼睛有分泌物,72~96 h出现头颈歪斜、翻滚、震颤等神经症状,死亡高峰在48~72 h。3次重复试验中,试验组小鼠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为50%~70%,神经症状小鼠出现比率20%~3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采食量和体重显著下降(P<0.05),临床症状分值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试验组小鼠心脏、肺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脑膜炎,脑室出血,充满炎性细胞。细菌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死亡小鼠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有细菌定植,且形态、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攻毒菌一致。以上结果证实,SS2 Y15293株能感染昆明小鼠并致其发病,感染动物发病规律性强,重复性好,临床症状典型,说明SS2 Y15293株感染昆明小鼠可作为SS2的候选人工感染模型。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SS2) 昆明小鼠 人工感染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