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钾肥处理对草莓果实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以色列品种"S3"草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草莓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的施用可以促进草莓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蔗糖是构成草莓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基本相当,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大,施钾量为360 kg·hm~(-2)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在花后42 d蔗糖合成酶(SS)活性最高,适量钾肥显著提高了草莓发育后期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其活性在草莓果实发育中后期与蔗糖、葡萄糖积累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发育前期与果糖积累呈负相关;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蔗糖合成积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草莓成熟过程中,SPS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变化较大,总体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与果实中蔗糖含量呈负相关。钾离子对蔗糖代谢的相关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适量的钾肥处理提高了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从而提高生长期果实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积累量。


非常规饲料资源在养羊业中的开发利用
《饲料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饲草供应日趋紧张,严重阻碍了养羊业发展.文章主要综述了养羊业生产中有开发潜力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种类、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研究方向等,分析了我国羊用非常规饲料的前景,并对今后反刍动物非常规饲料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解淀粉芽胞杆菌HN对番茄、黄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N对番茄和黄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HN为生防菌作用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黄瓜灰霉病病原菌,采用对峙培养、牛津杯法、平板稀释法等观察分析HN对3种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发现,HN对3种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先接种HN后接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于同时接种HN和病原菌的效果.牛津杯法证实HN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一种胞外产物.HN菌体会破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菌丝出现畸形、扭曲、断裂,无菌滤液也会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尤其是对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这些结果均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HN能够产生抗菌代谢产物,抑制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番茄早疫病病原菌 黄瓜枯萎病病原菌 黄瓜灰霉病病原菌 抑菌机制 代谢产物


不同气体配比对哈密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的气体配比(O_2∶CO_2)处理西州密25号哈密瓜,探讨4℃,相对湿度70%~75%条件下贮藏45 d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周密25号哈密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滴定酸(total acid,TA)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活、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6%O_2+1%CO_2和3%O_2+1%CO_2两个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TA、TSS、PPO、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VC含量、硬度、POD酶活和MDA含量变化速率比对照组变化缓慢。试验结果说明两种处理均有利于保持哈密瓜的贮藏品质,但是两种处理之间的差异却并不显著。总体来说,3%O_2+1%CO_2处理的果实品质略高6%O_2+1%CO_2处理,更有利于西周密25号哈密瓜的贮藏保鲜。


西瓜品种‘蜜多’种子纯度SSR标记鉴定
《中国瓜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准确、快速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建立8424类型西瓜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体系。基于23对西瓜SSR核心引物,对天津市静海区主要种植的8424类型西瓜品种‘蜜多’进行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从供试引物中,总共筛选到4对在双亲上具有多态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并从中选出2对多态性良好,条带清晰的引物10号和22号,应用于‘蜜多’的分子标记纯度鉴定。对4份杂交F_1代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分别为97.4%、94.9%、98.1%、97.8%,对比分子鉴定结果和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结果偏差≤1.5%,表现出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适用于该品种纯度鉴定,并可以取缔田间表型鉴定,实现准确、快速检测。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典型模式和有益启示
《经济纵横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自2008年起,我国陆续有20多个省区市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基于既有模式运行的显著特征和现有资料的丰富程度考虑及对各地实践的系统梳理,最终选择北京、四川、山东、江苏4省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各地发展概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与运行效果。经综合比较,总结4省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显著差异和共同点,进而得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能力提升的有益启示:应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农业技术体系组织架构、推进体系与农业实践活动衔接、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工作、增强体系协作运行有效性、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注重优秀科技人才集聚和培养、积极与国家体系对接。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 产业科技示范基地 共性问题技术研发小组 推广示范基地


辣椒新品种‘津椒30’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椒30’辣椒为杂交一代早熟新品种。果实大羊角形,顺直,长28~30 cm,肩宽4~5 cm,肩部有褶皱。果色为浅绿色,果面光滑,果肉厚0.3 cm,微辣。单果质量80~100 g,产量67 500 kg·hm~(-2)左右。适合中国华北、西北地区早春保护地和秋延后保护地栽培。


不同包装材料对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种植羊肚菌为试材,采用3种包装(微孔膜、PE膜和透湿袋)在1℃下进行贮藏,定期测定其生理指标及感官品质,筛选最适于羊肚菌保鲜的包装材料。结果表明,与PE膜和透湿袋处理相比,微孔膜包装在贮藏期间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羊肚菌质量损失,降低呼吸强度,减轻褐变程度,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冷藏35 d,微孔膜包装的羊肚菌感官评分高于空白对照和其他包装材料处理组。微孔膜包装结合1℃冷藏处理是羊肚菌最佳保鲜方式,可以有效维持羊肚菌品质,延长贮藏期,在羊肚菌采后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果蔬和谷物制品中多菌灵的免疫检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D-ELISA)方法检测果蔬和谷物中的多菌灵残留,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绘制CD-ELISA标准曲线.以橙子、橙汁、黄瓜、小麦和香菇为检测材料,经酸化乙腈(醋酸和乙腈体积比为1∶99)提取,提取液用PBSB缓冲液稀释20倍即可用于CD-ELISA方法检测.分别利用CD-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菇和小麦进行检测,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利用CD-ELISA法对橙子、橙汁、黄瓜、小麦和香菇的30个样品进行多菌灵残留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并消除基质影响后,CD-ELISA校正曲线的检测限为(0.30±0.15)μg/L,灵敏度为(2.70±0.30)μg/L.采用有机试剂提取和PSA净化的简单前处理后,用CD-ELISA法检测5种果蔬和谷物样品中的多菌灵含量,其添加回收率为84.3%~112.7%,变异系数小于12.3%.CD-ELISA法对香菇和小麦的多菌灵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 3.30个样品CD-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菌灵检出率为30%,超标率为3.33%.这些结果表明,构建的CD-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可以作为快速检测食品中多菌灵残留的方法.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多菌灵 免疫检测


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保鲜处理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原特色蔬菜紫甘蓝为试材,研究加压氩气保鲜处理对鲜切紫甘蓝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进而优化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处理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失重率为响应值的多元回归方程,优化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最佳处理条件为:加压氩气处理压强1.0 MPa、保压时间61 min、加压时间99 s和撤压时间148 s。贮藏结束后,鲜切紫甘蓝失重率为3.57%,与非加压处理条件下测得的失重率5.98%相比,降低了42.0%,保鲜效果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