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苏北滨海盐渍土土壤基本性质及其对中山杉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不同中山杉(Taxodium)造林地的土壤盐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性质指标及中山杉成活率、胸径和树高等生长指标调查,分析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土壤含盐量对中山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块造林样地0~50.0 cm深度范围的土壤含盐量为0.04%~0.80%,不同造林地之间的土壤含盐量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37~11.52 g/kg,普遍偏低;土壤全氮含量与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山杉的成活率、胸径以及树高与土壤含盐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土壤含盐量对中山杉生长指标的定量关系;当土壤盐分含量高于 0.60%时,中山杉的成活率低于 50%,胸径和树高明显偏低,当土壤盐分含量低于 0.30%时,中山杉的成活率在 80%以上,胸径和树高也比较正常.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土壤含盐量 中山杉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墙体材料的装配式日光温室的热性能对比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日光温室后墙保温、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选取装配式砾石模块日光温室(A)和装配式土模块日光温室(B)为试验温室,以当地传统的砖混结构温室(C)为对照,测试试验及对照温室的室内温度和试验温室A和B的墙体温度以及墙表面热流密度,分析试验温室和对照温室的环境温度差异以及2座试验温室的墙体传热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温室后墙热工性能方面,B温室的总热阻和墙体总热惰性指标均大于A温室,温度波传至墙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更大;室内温度方面,晴天B温室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比A和C温室高0.6和2.7℃,阴天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高0.9和3.3℃,雨天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高1.9和4.3℃;墙体方面,晴天B温室的墙体蓄热层厚度为600~700 mm,墙体厚度>700 mm为稳定层,阴天蓄热层厚度为300~400 mm,墙体厚度>400 mm为稳定层,典型天气下A温室的墙体蓄热层厚度均>600 mm,蓄热层厚度的差异是A温室墙体的材料孔隙大,密闭性差造成;墙体传热特性方面,晴天整日蓄热量B温室比A温室高168.24 MJ,阴天高14.09 MJ。综上,试验温室A和B热性能优于对照温室C,B温室的保温、蓄热性能最优。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墙体 装配式 主动蓄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其在江苏沿江地区的应用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在江苏沿江地区的推广与应用,本文综述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在实际生产上取得的关键进展,分析该模式在江苏沿江地区推广种植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良种选用、适期播种、绿色防控等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江苏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 栽培技术 现状 应用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配比对油葵芽苗生长及芳香物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人工光源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油葵芽苗生长和芳香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00 μmol/(m2·s)的条件下,以蓝光LED为对照,在蓝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光强一致的绿光、红光、远红光和紫外线,研究不同光质组合处理下油葵芽苗的生长以及芳香物质等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相比,蓝光+远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下胚轴长显著增加,而蓝光+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下胚轴直径、根长、全鲜和全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不同光质处理对油葵芽苗的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蓝光+绿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与对照蓝光相比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28.78%,72.25%,163.32%.蓝光+紫外线处理下的总酚、维生素C、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蓝光分别显著上升了25.81%,238.10%,12.50%,150.00%.蓝光+远红光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葵芽苗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青叶醛、α-蒎烯、对异丙基甲苯等,该处理下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蓝光处理,且含量最大,使油葵芽苗菜具有清香.综上所述,蓝光+红光能促进油葵芽苗生长,蓝光+绿光则对油葵品质有较好的提升.

关键词: 油葵 芽苗菜 LED补光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界面结构对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生物可及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界面结构对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Lutein-NLCs)稳定性及生物可及性的影响,通过乳清分离蛋白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复配,构建复合界面、双界面以及单界面的Lutein-NLCs,对3种界面结构的Lutein-NLCs的基本性质、界面吸附特性、生物可及性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界面结构Lutein-NLCs粒径为127.60~180.86 nm,包封率最高达97.78%,其叶黄素生物可给率显著高于普通纳米乳液和游离叶黄素(P <0.05),其中,单界面Lutein-NLCs的叶黄素生物可给率显著高于复合界面和双界面(P <0.05)。3种界面结构Lutein-NLCs中叶黄素释放速率显著低于普通纳米乳液,且与单界面Lutein-NLCs相比,复合界面和双界面Lutein-NLCs的缓释效果更为显著。在贮藏过程中,Lutein-NLCs提高了叶黄素的保留率,其中复合界面Lutein-NLCs的保留率最高,是叶黄素对照组的12.06倍。

关键词: 叶黄素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界面结构 生物可及性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命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钙摄入不足常会引发骨质疏松、佝偻病等诸多疾病。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肽螯合钙从食物中制备出来,肽螯合钙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备受关注,它也在诸多研究中被视为一类理想的钙源补充剂。本文就食源性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分析了影响其螯合能力的因素,并探讨了其促进钙生物利用度的方式,为肽螯合钙今后在功能性食品上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 肽螯合钙 分离纯化 螯合能力 稳定性 生物利用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烤薯风味轮的构建及应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以冰烤薯为研究对象,开展营养成分分析与风味评价,明确消费者对不同品种冰烤薯的喜好,为加工企业深入了解产品特性提供参考。电子舌评价显示不同品种冰烤薯在各项味觉指标上整体较为相似,甜味传感器对不同品种的响应值最大,甜味、鲜味和苦味3个指标为冰烤薯的主要味觉指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冰烤薯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感官评价专家组对冰烤薯风味描述词进行汇总及筛选,建立以嗅觉、触觉、味觉三类感官指标为主的风味轮,通过几何平均值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典型差异的冰烤薯风味轮廓,其中包括4个嗅觉描述词、5个触觉描述词和7个味觉描述词。基于冰烤薯风味轮,构建适用于优选评价员的定量描述感官评价(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 QDA)法和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快速描述感官评价(check-all-that-apply, CATA)法。结果表明,QDA法和CATA法均能筛选出相似的感官描述特性;QDA法能准确区分冰烤薯风味特征强度差异;CATA法能快速且低成本地从消费者中获取风味特征差异。

关键词: 冰烤薯 风味轮 定量描述感官评价法 快速描述感官评价法 总体接受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对低氮胁迫下油菜苗期氮吸收转运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升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本研究探讨外源施用褪黑素(melatonine, MT)对低氮胁迫下苗期油菜生长及氮吸收转运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氮处理下外源施用不同浓度MT对油菜苗期生物量、养分累积量和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BnNRT2和BnAMT)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外源喷施MT显著提高油菜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MT浓度为100μmol/L时,油菜干物质积累量的提升效果最佳;低氮胁迫下外源喷施MT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系的氮累积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当MT浓度为100μmol/L时,BnNRT2.1基因成员(除BnNRT2.1a)、BnNRT2.2a和BnNRT2.4b在根部的表达上调并达到最高,当MT浓度为50μmol/L时,BnNRT2.7和BnNRT2.5在新叶和老叶中的表达上调并达到最高;同时,外源施加MT后,BnAMT1.1a、BnAMT1.3b、BnAMT1.3c、BnAMT2.2a和BnAMT2.2c在新叶、老叶及根部的表达均显著上调,BnAMT1.4a、BnAMT1.4b、BnAMT2.1b、BnAMT2.2a和BnAMT2.2b在新叶和老叶的表达也显著上调,且除BnAMT1.3b和BnAMT1.3c外,上述基因均在MT 50μmol/L处理下表达最高。综上,外源喷施MT可能通过增强BnNRT2和BnAMT家族部分基因的表达,来提高低氮胁迫下油菜根系对氮的吸收,同时促进油菜根系有限的氮向地上部转运。因此,外源施用MT可以促进油菜对氮的吸收利用,缓解低氮胁迫,提升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

关键词: 油菜 低氮胁迫 褪黑素 氮吸收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游离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肉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的综合品质差异,以江苏兴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 大类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尾肉为研究对象,测定FAA并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分析各氨基酸在克氏原螯虾肉中的呈味特性,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定克氏原螯虾肉的FAA品质.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肉中均含有17 种FAAs,总量在21.80~27.11 mg/g之间.精氨酸(Arg)在所有克氏原螯虾肉中均为含量最高的FAA,远高于其他氨基酸,占总FAA含量的55.64%~67.76%,其对虾肉呈味贡献也最大.此外,还有丙氨酸(Ala)和组氨酸(His)在所有克氏原螯虾肉中的TAV都大于1,对呈味有贡献.谷氨酸(Glu)作为鲜味最强的氨基酸,只在稻虾一稻两虾模式(RC2)的克氏原螯虾肉中TAV大于1.17 种氨基酸利用PCA提取到3 个PC,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937%,可以代表氨基酸的综合信息.根据综合分析,排名最高的是一稻两虾养殖模式RC2,排名最低的是虾蟹混养模式CC1.聚类分析将所采集的克氏原螯虾虾肉分为3 类,该结果与PCA的结果相似,表明稻虾模式养殖的克氏原螯虾肉的FAA综合品质相对较好.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游离氨基酸 呈味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耐密植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密植是提高大豆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大豆耐密植性是大豆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大豆品种耐密植特性的生长性状主要是株型性状和抗倒伏性等,其中株型性状包括株高、分枝数、叶柄长度和叶片大小等。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遗传群体进行解析,获得了多个控制相关表型的QTL位点并提出相关的候选基因。迄今在soybase网站中汇集了238个控制株高性状的QTL和68个与株高相关的QTN,21个与分枝相关的QTL,106个与抗倒伏性或茎秆强度相关的QTL位点。本文综述了大豆耐密植性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以促进大豆耐密植遗传调控研究,为耐密植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株型 株高 茎秆强度 倒伏 分枝 叶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