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鲫脑组织细胞系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淡水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鲤疱疹病毒Ⅱ 型CyHV-2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以鲫脑组织细胞系(Gibel carp brain,GiCB)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扩增获得双链cDNA,与载体pGADT7-Rec共转化酵母菌Y187,构建了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CyHV-2 ORF25编码蛋白为诱饵,与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杂交,筛选与其互作的GiCB细胞受体.结果显示: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转化效率为1.03×106 CFU/μg,滴度为1.24×106 CFU/mL,PCR扩增结果表明文库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在1.5 kb左右.将表达CyHV-2 ORF25编码蛋白的诱饵菌与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杂交后,筛选得到与ORF25编码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yHV-2的感染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鲫脑组织细胞cDNA文库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25编码蛋白 蛋白质的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装与贮藏条件对两种低盐腌制罗非鱼片的品质影响

食品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开发低盐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深加工产品,延长其货架期,以本实验室开发的低盐腌制罗非鱼片、复合低盐腌制罗非鱼片为对象,通过普通包装(对照)、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测定鱼片在4℃(冷藏)和-3℃(微冻)贮藏过程中汁液流失率、感官评分、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等指标,分析不同包装方式和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的两种低盐腌制罗非鱼片在4℃和-3℃贮藏过程的感官评分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H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汁液流失率、TBARS值、TVB-N含量、菌落总数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复合低盐组罗非鱼片比低盐组罗非鱼片在贮藏过程中能更好地维持品质,气调包装的鱼片品质优于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在4℃贮藏时,气调包装的两种低盐腌制罗非鱼片货架期均为12 d,比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分别延长8 d和4 d;在-3℃贮藏时,气调包装组的货架期均达到43 d,比普通包装组和真空包装组分别延长25、10 d.两种低盐腌制罗非鱼片采用气调包装、-3℃贮藏可明显保持产品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这为罗非鱼低盐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低盐腌制罗非鱼片 气调包装 真空包装 冷藏 微冻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分泌调节基因在三倍体雌性虹鳟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内分泌关键调节基因在不同倍性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早期和后期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对二、三倍体雌性虹鳟早期发育阶段(31~68 days post fertilization, dpf)脑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160~450 dpf)性腺组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促性腺激素α亚基(GTHa)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发育阶段,三倍体雌性虹鳟脑中gnrh1和gnrhr的表达在某些时期呈显著上升(P<0.05),而gtha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三倍体雌性虹鳟在180~270 dpf时期,性腺组织中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在发育后期360~450 dpf,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下降了90%以上(P<0.05)。研究表明,三倍体雌性虹鳟腺垂体在早期发育阶段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出现障碍,在三倍体雌性虹鳟的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生殖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受到阻断,这是导致其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之一。

关键词: 虹鳟 三倍体 内分泌 生殖轴 Real-time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罗非鱼肝脏转录组影响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作为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其对水生生物具有多种毒性.本研究选用中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作为实验对象,研究DEHP(50mg/kg bw)作用下罗非鱼肝脏组织内转录组的响应特征.利用IlluminaTM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DEHP处理组和对照组尼罗罗非鱼肝脏RNA样品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照组和DEHP暴露组分别获得30.10Mb和30.16Mb待分析数据(clean reads),对转录组数据进行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58,585个Unigene.将DEHP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一共获得5,00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和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3,217个和1,791个.通过GO和KEGG功能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机体免疫、生殖内分泌以及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这表明DEHP对尼罗罗非鱼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和脂类代谢紊乱.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转录组分析数据基本可靠.上述结果为在转录组水平筛选DEHP生物标志物,解析DEHP对罗非鱼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尼罗罗非鱼 肝脏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科学养鱼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微生物活菌制剂.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年研究成功,秉着"低成本、高品质、可持续"的理念,历经三十余年的不断研发和创新,以日本EM研究机构核心技术为依托,从大自然中筛选提取有益菌群,应用自主研发的"菌+酶"复合技术,确保了菌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让"真正的EM菌"回到养殖者手中.之前被日本、泰国、巴西、美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鳍条研究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与生长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3—2014年在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的超低温金枪钓渔船"天祥"16号船上采集的258个鳍条样品为基础(从845尾长鳍金枪鱼样本中随机选取了258个鳍条样本),研究了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和生长情况。研究首次采用了3个不同的切割位置(鳍条全长的10%、20%、50%标记段)对鳍条截面进行处理,利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分别拟合长鳍金枪鱼叉长和鳍条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获得最优化的函数,并计算其逆算叉长,最后得到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4~6龄,不分雌雄的生长方程为Lt=112.231×[1-e~(-0.277 132×(t+1.435))],拐点年龄为2.53,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且年龄越大变化越小。本研究可为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物学信息。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鳍条 年龄与生长 北太平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工船系统构建与总体技术探讨

渔业现代化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及必然趋势.养殖工船是发展深远海养殖工程的核心装备之一,深入研究养殖工船,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该文从装备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以动力系统、系泊系统、养殖系统、物流系统及加工系统的总布置为基础,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及环保性,将商用运输船设计方法和养殖技术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初步探讨了构建深远海养殖工船系统和总体技术框架.提出了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技术方向,以期实现船舶和养殖行业的联合技术攻关,早日形成产业指南和设计规程,指导后续养殖工船设计.结合中国强大的船舶海工制造能力,完成养殖工船的批量建设,实现未来规模化深远海养殖.

关键词: 养殖工船 总布置 经济性 安全性 环保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鲷虹彩病毒自然感染杂交石斑鱼"褐龙斑"的组织病理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龙斑是雌性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和雄性鞍带石斑鱼(E. lanceolatus)杂交产生的子代.作为杂交石斑鱼的新品种,国内外尚没有褐龙斑疾病的报道.2017年7月,某养殖场褐龙斑出现急性死亡,10 d内累积死亡率高达80%.现场调查发现,病鱼外观无明显异常,但反应迟钝,伏底死亡.临床检查和剖检可见脾和肾严重肿大、易碎.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各组织中存在数量不等的嗜碱性、细胞质均一、直径为10~15μm的肿大细胞.超薄组织切片中发现,肿大细胞胞质内存在大量直径为130~150 nm的虹彩病毒样颗粒.使用特异性的PCR引物,从病鱼脾、头肾等组织中均检测到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bream iridovirus, RSIV)的高强度感染.测定了该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MCP)基因1362 bp的全长编码区,构建了19种(株)虹彩病毒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RSIV类群.本研究首次描述了褐龙斑虹彩病毒病的组织病理特征,揭示了褐龙斑是RSIV新的敏感宿主,为杂交石斑鱼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褐龙斑 褐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真鲷虹彩病毒 组织病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肠道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健康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中筛选一株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等病原菌具有拮抗功能的益生菌.[方法]取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匀浆后进行10倍系列梯度稀释,然后涂布BHI平板,培养1–2d,挑取单克隆菌落.采用点种法初步筛选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选取其中一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LF0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对LF01菌株进行鉴定.然后对LF01菌株的生长特性、水解淀粉和酪蛋白能力、药物敏感特性、抗菌谱和生物安全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根据菌落形态和生长时间的差异,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中筛选出64株细菌,通过拮抗试验筛选出6株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LF01菌株的拮抗效果最好.根据LF01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gyr A基因的进化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F01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最适p H值为7,最适盐度为5‰,而且该菌株具有水解淀粉和酪蛋白的功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LF01菌株对多数抗生素敏感,仅对杆菌肽耐药.拮抗试验结果显示LF01株对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迟缓爱德华氏菌、鮰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舒氏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简氏气单胞菌、鰤鱼诺卡氏菌等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对鰤鱼诺卡氏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平均抑菌圈直径达28.3 mm.生物安全试验表明,LF01菌株对尼罗罗非鱼、斑马鱼(Danio rerio)和乌鳢(Channa argus)等3种鱼均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本研究筛选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株,该菌的生物安全性良好,而且可拮抗常见的水产病原菌,具有防控多种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潜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无乳链球菌 点种法 抑菌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加工副产物源抗氧化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水产资源大国,近年来的水产加工业发展较快,产生了大量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其中许多副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通过酶解得到不同功能性活性肽,进而实现高值化的利用。提高对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来源、抗氧化肽分离纯化方法、抗氧化检测评价方法以及抗氧化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水产品 加工 副产物 抗氧化肽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