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不同贮藏条件对发芽蒸谷米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包装材料、氧气含量和温度)对发芽蒸谷米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发芽蒸谷米在真空和常压状态下分别包装在铝层压聚乙烯(aluminum-laminated-polyethylene,ALPE)和聚酰胺-聚乙烯(polyamide-polyethylene,PAPE)包装袋中,并分别在4℃和30℃下贮存6个月.结果表明,使用ALPE材料真空包装,在较低温度下可有效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解,延缓理化性质的变化,防止酸败,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也得到了充分保留.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在30℃下储存在PAPE中时会持续降低,而在30℃和4℃条件下储存在ALPE中时两者均保持不变.在30℃时γ-氨基丁酸和总花色苷含量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在4℃下其含量不随贮藏时间变化.在真空且低温的条件下,样品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能够更有效地保留.基于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的发芽蒸谷米的酸败程度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此检测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呈高度相关(R2=0.9943).在所有实验条件下,发芽蒸谷米的微生物含量均未超出国家相关标准的限量值,表明本研究过程中待测样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并可放心食用.

关键词: 发芽蒸谷米;包装材料;氧气含量;贮藏温度;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大豆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齐农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育成推广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39.88%,脂肪含量19.69%;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北豆40增产10.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94.2 kg·hm~(-2),较对照品种北豆40增产10.5%。2019—2020年在克山县古城镇新隆村进行齐农10号示范推广种植,田间长势均匀整齐,秆强抗倒,节间短,结荚密,籽粒外观色泽金黄、饱满圆润,产量突出,示范田分别创造了产量3 093.8和3 762.0 kg·hm~(-2)的高产典型。

关键词: 高产 大豆 新品种 选育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现货市场和电商销售数据的黑木耳产业分析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黑木耳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扩产周期,2020年黑木耳产量、价格和产值均达到近5年(2016—2020年)最高。黑龙江、吉林两省为黑木耳主产区,福建省近年来黑木耳产业增长较快,跃居全国第三。电商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零售模式,依托电商把优势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推动黑木耳产业、品牌在国内外的传播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黑木耳现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对电商平台销售特征进行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排种器智能集成电驱装置的研制

农机化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大型播种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步进电机为终端执行部件的电驱应用日益普及.由于步进电机驱动器需要与控制器配套使用,加之大型播种机通常配备多套作业单体,每套单体需要同时进行种子和化肥的精确排施控制,且各个电驱装置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布线复杂、性价比低、故障率高及防护性差等诸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数据传输且内置控制器"架构的排种器智能集成电驱装置,内部集成2只驱动器,可以同时驱动2台步进电机;控制器与驱动器的连接在装置内部完成,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进一步简化了布线;控制器以STC8G1K08单片机为智能核心,以SDWa035T03触摸屏为人机界面,支持全中文触摸操作、图形化工况显示和参数设置,功能强大,易于使用.本装置的研制具有创新性,为大型播种机提供了电驱部件驱动单元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播种机 智能化 步进电机 控制器 总线数据传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土壤WSOC的荧光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坡耕地的秸秆还田效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探索一种适于坡耕地的基于种养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轮耕技术(包括当季秸秆覆盖+休闲、上季秸秆覆盖+旋耕)与常规耕作(秸秆移除后旋耕)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荧光特征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暗棕壤坡耕地秸秆覆盖旋耕(SRT)、秸秆覆盖休闲(SFT)与秸秆不还田的常规耕作(CRT)处理土壤WSOC均解析出C1,C2,C3和C4等4组荧光组分,主要为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类富里酸(Peak A和Peak C)、类胡敏酸(F)和短波类色氨酸(类蛋白B、D峰)等成分.秸秆覆盖旋耕处理提高了类富里酸(Peak A和Peak C)和类蛋白组分C4含量,C1和C2组分较覆盖休闲和常规耕作分别提高112.73%,109.35% 和107.77%,66.07%,C4组分较SFT与CRT处理提高28.26% 和42.31%,差异显著,而常规耕作处理来自于自生源腐殖质组分的胡敏酸C3含量增加,较覆盖旋耕和覆盖休闲处理分别增加16.76% 和49.74%;0~20 cm耕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物主要分布在<0.053 m m的矿物质结合态(M O M)中,平均占比为63.90%,其次为0.25~0.053 mm细颗粒态有机物(oPOM),占比为23.8%,粗颗粒态有机物(>0.25 mm)中含量最低,仅为11.2%;与秸秆不还田比较,坡耕地秸秆覆盖还田增加了植物来源的新鲜有机质的形成,表现为>0.053 mm的闭蓄态有机碳(oPOC)含量的增加,以覆盖旋耕处理oPOC增加较大,而秸秆不还田的CRT处理增加了MOM占比;覆盖旋耕处理FI和HIX值增大,土壤腐殖质积累趋势增强,为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实施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坡耕地 秸秆覆盖 轮耕 WSOC 荧光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新品种'绿春2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春2号’是旱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强雌型。商品瓜率高,果实柱型,瓜长20cm,果皮浅绿,果肉绿色,口感甜嫩,适合鲜食。植株长势中等,耐低温,抗病,适应性强,适合东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保护地及露地栽培。早春大棚种植产量为72 t·hm-2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和产量特征,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差异及形成原因,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秸秆有效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以京农科728为供试品种,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置常规垄作模式(CK)、覆盖还田免耕平作模式(J1)、翻埋还田垄作模式(J2)和碎混还田平作模式(J3)4个处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产量表现为J2>J1>J3>CK,且以J2增产幅度最大,为8.7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产量分别与穗数和穗粒数呈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以J2增幅最大,为11.89%.生育前期J3耕层土壤水热条件最优;生长发育关键期J2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最优,尤以10-30 cm耕层土壤容重的下降,土壤孔隙度>1 mm大团粒结构的提高最为明显;J3次之.适宜的秸秆全量还田模式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有利于改善生育关键期耕层土壤物理性质,进而提高玉米产量.本研究推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的适宜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为翻埋还田垄作模式.

关键词: 模式 玉米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汉麻籽抗氧化肽的制备与氨基酸序列分析

中国油脂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源蛋白肽,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法水解汉麻籽粕获得汉麻籽蛋白水解物,经膜分离技术得到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多肽组分.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的测定,评价不同多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多肽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质量的汉麻籽多肽组分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HP-Ⅳ组分(分子质量<1 kD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HP-Ⅳ组分中丰度较高的6个肽段的分子质量分别为364.84、539.77、630.30、662.33、718.90、827.41 Da,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NRDDMRER、ANQLDQFSR、NPEDEFEQLRREGGRG、NHNNQLDLTPR、TVNSYNLPILRF、VSLLDTSNVNNQLDDNPRRFY.汉麻籽蛋白水解物,尤其是分子质量小于1 kDa的多肽组分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抗氧化相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关键词: 汉麻籽多肽;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区育种播种机测程轮装置优化设计与仿真 -基于Inventor软件

农机化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适应农艺要求,对小区育种播种机测程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测程装置是小区育种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强度和承受负载冲击的能力直接决定测程装置的稳定性和寿命.为此,利用Inventor软件对小区播种机测程轮装置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和装配,对建模后的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与核算,进而达到优化产品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 播种机 小区育种 测程轮装置 优化 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PS诱发绵羊精子活力降低及TLR4基因的介导作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精子在生殖道内运行过程中易受到革兰氏阴性菌侵染,导致精子活力下降,进而造成受精能力降低.本研究采用上浮法获得高活力、高纯度的绵羊精子样品(n=8),以LPS(1μg/mL)作为模拟物处理精子,阐明其对精子活力、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并揭示TLR4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介导作用.结果表明:LPS处理后6 h时精子活力下降(P<0.001),TLR4基因表达上调(P<0.001),同时其表达位置由头部向尾部扩展;过表达TLR4基因对精子活力无显著影响,而利用TAK-242抑制TLR4信号通路缓解了LPS诱发的精子活力下降(P<0.001).LPS处理后精子线粒体出现不规则排列、膜间隙肿胀、定向障碍和大量的液泡结构,同时膜电位水平降低和ATP减少(P<0.001);过表达TLR4基因对线粒体膜电位和ATP的产生无显著影响,而TAK-242处理改善了LPS诱发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P<0.05)和ATP产生减少(P<0.001).本研究表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LPS可诱发绵羊精子活力降低、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受损,TLR4基因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关键词: 绵羊 脂多糖 精子活力 线粒体 TLR4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