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发酵玉米秸秆和全株玉米青贮对肉鹅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和全株玉米青贮对生长期霍杂肉鹅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4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霍杂肉鹅150只(公母比为1∶1),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Ⅰ、Ⅱ、Ⅲ、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80%基础日粮+20%发酵玉米秸秆、70%基础日粮+30%发酵玉米秸秆、80%基础日粮+20%全株玉米青贮、70%基础日粮+30%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30 d,测定屠宰性能(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腹脂率等)、器官指数(心脏、肝脏、腺胃和肌胃)、肠道发育指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的相对长度等)、肉品质指标(胸肌肉色、胸肌pH值等)。结果表明:试验Ⅲ组全净膛率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0%和5.5%,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试验组的屠宰性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肌胃指数、空肠和盲肠的相对长度均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器官指数及肠道相对长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肉品质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肉鹅日粮中添加20%全株玉米青贮能够提高霍杂肉鹅的屠宰性能,以及改善肉品质,因此建议在肉鹅日粮中添加20%全株玉米青贮。

关键词: 秸秆 日粮 杂交鹅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个苜蓿品种在绥化地区生产性能评价初报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25个苜蓿品种在绥化地区的生产性能.试验在绥化地区盐碱地对引进的苜蓿品种分析了产草量、株高、品质等指标.结果显示,25个紫花苜蓿品种株高、鲜/干草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指标中超新星、210SC和218TR在田间综合能力表现较好;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综合性状相对最好的为超新星、210SC和218TR可作为绥化地区盐碱地引进苜蓿品种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苜蓿品种 产草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4个豇豆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适应性鉴定是新品种推广利用的重要依据,在不同生态区(黑龙江哈尔滨、山东青岛、河南南阳和广西南宁)对34个豇豆新品系进行了适应性鉴定。通过变异分析发现,这些新品系在不同纬度均能开花结荚,但平均生育期以青岛生态区最短(61.1d),哈尔滨最长(75.8d);南宁生态区的株高(104.1cm)、单株荚数(21.9)和小区产量(4.46kg)均最大;荚长和百粒重受环境影响较小,各试点间差异不显著。通过GGE双标图分析发现,4个试点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组,南宁单独为一组,哈尔滨、青岛和南阳为一组,2组生态区内产量最高的品系分别为JD14和JD4。最终筛选出10个适宜不同生态区和试点种植的豇豆新品系,本结论可为这些品系的进一步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 豇豆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HaLACS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ACS(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编码长链酰基CoA合成酶,能把游离脂肪酸转化成长链酰基辅酶A,在油脂代谢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向日葵HaLACS7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aLACS7编码蛋白为酸性蛋白且为亲水性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为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aLACS7与莴苣(Lactuca sativa L.)和洋蓟(Cynara cardunculus var. scolymus L.)的LACS6进化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均为84%,且与拟南芥LACS6和LACS7聚在一个大分支上。HaLACS7在向日葵中组织的表达量大小为舌状花>根>种子>管状花>叶>茎。HaLACS7在高、低油酸向日葵种子发育后期表达量均较高,但2份材料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推测HaLACS7的表达可能影响向日葵种子油酸的合成。

关键词: 向日葵 油酸 HaLACS7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亚麻LuNAC10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作为植物特有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细胞次生壁合成.研究从高纤亚麻"Diana"中克隆得到LuNAC10(Lus10013967)基因.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基因LuNAC 10开放阅读框总长度为978 bp,共编码32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35.53 ku,其中蛋白疏水系数-0.787,为亲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38.10,属不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具有单个典型NAM结构域,通过PSORT分析推测LuNAC10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通过同源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亚麻LuNAC10与拟南芥SND3蛋白(AT1G28470)进化关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LuNAC10基因表达量高峰出现在亚麻茎下部1/3处,亚麻根部及茎中部次之,叶片中表达量最低;从苗期到工艺成熟期,该基因表达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并在亚麻快速生长期表达量达到最高.该基因与参与次生壁合成的纤维素合酶基因LuCesA4、LuCesA8A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和0.987.同时,LuNAC 10基因表达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59.可知,LuNAC 10基因可能在亚麻次生壁纤维素合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关键词: 纤维亚麻 LuNAC10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中部地区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于2019~2021年初花期,对2018年种植的国内外16个苜蓿品种的草产量、营养成分和相对饲用价值进行分析,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1)依据饲草产量,16份材料可划分为以下3个类群:高产类群包括草原3号、三得利、中苜2号和龙牧803(12.00~13.96 t/hm2);中产类群包括甘农3号、察北、WL323、惊喜、公农2号、赛特、敖汉、草原2号(10.00~11.19 t/hm2);其余4份材料属于低产类群(8.58~9.99 t/hm2),尤以新疆大叶最低.(2)不同苜蓿品种干草产量均表现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第一茬干草产量占总产量的54.32%~62.97%,对苜蓿总产量影响最大.(3)ADF与NDF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对饲用价值与C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NDF和ADF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饲草产量与CP和相对饲用价值呈正相关,与NDF和ADF含量呈负相关.综合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CP>18%,NDF<45%,ADF<35%),中苜2号、龙牧803、草原3号和三得利表现较好,适合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内蒙古 苜蓿品种 生产性能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衣剂对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效评价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种衣剂防治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可行性,通过选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种衣剂,设置常规剂量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采取田间罩网小区试验,明确种衣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效及对玉米出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0%噻虫嗪FS、10%氟虫腈FSC、38%噻虫胺FSC、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30%噻虫嗪·氟虫腈FSC、30%噻虫胺·氟虫腈FSC、20%噻虫胺·氟啶虫酰胺FSC等7种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生长均安全;38%噻虫胺FSC有效成分用量7.6 g/kg种子处理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治效果为70.6%~78.5%,防效最好,显著高于除30%噻虫胺·氟虫腈FSC7.5 g/kg处理外的其他种衣剂处理(P<0.05),并且可使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始现期、出土高峰期推迟5~10 d,可以使成虫高峰期避开玉米吐丝期.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控前移推荐使用38%噻虫胺FSC,有效成分剂量为7.6 g/kg种子.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种衣剂 玉米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汉麻籽粕酶解物中抗肝癌Hep3B细胞活性肽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粮油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汉麻籽粕的复合蛋白酶酶解产物中分离鉴定具有抑制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抗癌肽.用超滤系统对其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研究多肽对肝癌Hep3B细胞的活性,采用MALDI-TOF/TOF质谱分析多肽超滤分离组分的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对高峰值信号峰进行结构表征,再通过合成肽对其结构与抗肝癌活性进行验证.获得2个抑制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抗肝癌肽,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YGRDEISVF和NKSGTYSND-DLSH.合成肽YGRDEISVF和NKSGTYSNDDLSH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 085.20、1 437.20 u,纯度分别为98.90%和98.63%,汉麻籽粕复合酶酶解产物含有抗肝癌肽类成分,为其抗肝癌肽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汉麻籽粕;抗癌肽;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黑龙江省20年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2000—2019年黑龙江省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利用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产品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20 a的5—9月农业干旱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00—2006年干旱较严重、2007—2013年干旱减弱、2014—2019年干旱震荡减弱,其中2006年、2009年和2015年极端干旱情况最重,年平均干旱有显著减弱趋势而极端干旱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分析.年内5月是全省干旱最严重时期,6月和9月干旱次之,7月和8月干旱较弱.(2)从空间上来看,根据干旱频率高低强度大小将全省划分为重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年干旱特征为讷河市、甘南县、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林甸县、泰来县、大庆市、肇源县和杜尔伯特县属重风险区,西部地区和宝清县、富锦市、友谊县、集贤县、勃利县和宁安市属中风险区,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属低风险区.(3)逐月干旱空间特征表现为西部地区、宁安市、勃利县、鸡东县、友谊县、宝清县和集贤县等地区5月干旱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西部部分地区6月持续高频率高强度干旱,大庆市周边及泰来县、龙江县、甘南县、齐齐哈尔市、讷河市等地区9月干旱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抗旱减灾部门提供数据参考,指导高标准农田的有效灌溉.

关键词: 降雨量 平均气温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避雨栽培独龙蔓扇形不同高度结果部位对威代尔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酿酒葡萄品种威代尔为试材,分析了避雨栽培条件下,采用独龙蔓扇形整形方式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结果部位果穗性状、果粒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果穗性状及果粒性状方面,威代尔的单穗重、果穗纵径、果穗横径、单粒重、果粒纵径、果粒横径均随独龙蔓扇形结果部位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其中,距离地面80~120 cm的结果部位明显优于40~80、0~40 cm的结果部位.在果实品质方面,威代尔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均随独龙蔓扇形结果部位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其中,80~120、40~80 cm结果部位明显优于0~40 cm;距离地面40~80 cm结果部位的总酸、总酚及单宁含量均最高,80~120 cm结果部位的总酚及单宁含量次之.综上,在保证树体结果部位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建议可以适当提高结果部位,以保证生产葡萄酒的质量.

关键词: 威代尔 避雨栽培 不同高度 结果部位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