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刈割时期对糜子秸秆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明黑龙江地区糜子适宜刈割期。试验以齐黍1号为材料,设4个刈割时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比较分析不同刈割期下的糜子饲草产量及品质。结果显示:随着刈割期后推,糜子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干鲜比明显增加(P<0.05),且均在乳熟期达到最高,分别比抽穗期高21.16%、39.80%、15.38%。糜子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随刈割期后推明显降低,乳熟期糜子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比抽穗期分别低19.72%、19.63%、20.04%、21.08%、11.80%;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刈割期后推明显升高,均在乳熟期达到最高,分别比抽穗期高52.22%、30.27%、54.86%,饲草品质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分析计算得出,齐黍1号在黑龙江生态条件下的最佳刈割为抽穗期。


玉米角质和粉质胚乳的异木聚糖结构及酶解特性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分别从玉米颗粒的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中分离异木聚糖(heteroxylans,HX),通过形态粒度、理化特性、结构表征和酶解特性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玉米胚乳中异木聚糖的结构性质,进而揭示细胞壁降解酶在玉米酶解中的作用机理.通过结构分析可知,木聚糖主链只含有少量未取代的木糖残基(<9%),表明两者的侧链含量均较高.粉质胚乳中HX比角质胚乳HX含有更多的阿拉伯糖和半乳糖.角质胚乳中HX的单基取代率更高(15%).两种组分中糖醛酸的含量基本相当.粉质胚乳HX中的半乳糖仅存在于末端位置.木聚糖酶制剂从粉质胚乳细胞壁中分离出的物质含量(40.8%)比角质胚乳(15.5%)多.此结果可能是由于两个组分之间存在结构差异,或受其结构对这些组分与其它细胞壁多糖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是一株水稻根际促生菌,可在水稻根际定殖,形成生物膜.为研究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通过96孔微量平板法观察生物膜形成,并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对其进行定量.结果表明,B.altitudinis LZP02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其形成生物膜的最适温度为30℃,在25℃只形成少量生物膜,说明低温降低了B.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能力;在pH值为4~10时均能形成生物膜,pH值为7.0时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Ca2+对B.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Fe2+、Fe3+、Mg2+、K+、Na+、Zn2+、Cu2+可以抑制B.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的形成,Mn2+能够促进B.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的形成.该研究结果为B.altitudi-nis LZP02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深入探究B.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
关键词: 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 生物膜 金属离子 水稻根际促生菌


大豆根际踝节真菌WR1-4的溶磷特性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磷真菌可以将土壤中潜在的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是缓解土壤缺磷现象、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对前期从大豆(Glycine max)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踝节真菌(Talaromyces sp.)WR1-4的溶磷特性和产酸作用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平板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测定菌株WR1-4的溶磷能力;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对菌株WR1-4在难溶性磷源、碳源、氮源条件下的溶磷特性进行测定;利用HPLC检测WR1-4产生的有机酸。结果显示,WR1-4对5种难溶性磷源(磷酸钙,磷酸锌,磷酸铝,磷矿粉和磷酸铁)的溶解能力存在差异,有效磷增量分别为693.07、613.47、260.14、137.84和386.33 mg/L;菌株WR1-4利用6种碳源的顺序分别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乳糖和纤维素;与其他氮源相比,WR1-4在硫酸铵条件下溶解磷的能力最强,在硝酸钾条件下溶解磷的能力最弱;菌株WR1-4在培养过程中可产生草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乙酸、富马酸、酒石酸和马来酸共8种有机酸;Pearson分析显示,有效磷的增加量与有机酸含量之间为正相关;在菌株WR1-4的生长溶磷阶段,环境pH有所下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菌株WR1-4溶磷能力较强、生长代谢条件较广,在微生物肥料研发及农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连作秸秆还田下玉米氮素积累与氮肥替代效应研究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然而焚烧弃置严重,养分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探讨常年玉米连作下还田秸秆的氮肥替代效应在松嫩平原玉米种植生产上的可行性。试验于2017—2019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场进行,采用框栽、连作方式,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秸秆不还田(S0)和秸秆还田(S1),副处理为3个施尿素梯度0(N0)、175 (N1)、350 (N2) kg hm~(–2),再副处理为一次性施肥(基追比1∶0)和2次均匀施肥(基追比1∶1)。结果表明,每公顷还12 t玉米秸秆可替代单质氮36.80 kg, 2017—2019年黑龙江省产生的玉米秸秆量平均为4650.05万吨,秸秆还田可替代单质氮14.27万吨。在2次均匀施氮肥处理下,秸秆氮肥替代量比一次性施氮肥处理高26.88%。秸秆还田与玉米氮肥利用率负相关,在当地农业常用施尿素量350 kg hm~(–2) (纯氮161 kg hm~(–2))下,玉米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S0较S1高6.09%,产量S1较S0高4.66%,且在秸秆还田、2次等量施氮肥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268.22 g框~(–1)。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的氮肥替代效果显著,将秸秆中残留养分有效转化为玉米生长所需氮素,有利于秸秆资源的肥料化利用,且作物秸秆与氮肥的长期配施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生物产量、产量和氮素累积,是东北地区玉米增产增效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秸秆还田 氮肥替代量 氮素积累 结构方程模型


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Y病毒和S病毒试纸条的研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在马铃薯种薯生产田现场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PVX)、Y病毒(PVY)和S病毒(PVS),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利用抗体与胶体金相结合的特性制备金原子与PVX、PVY和PVS抗体结合物(简称金标抗体),通过三维划膜喷金仪将金标抗体喷射于玻璃纤维上作为金标垫,将PVX抗体、PVY抗体和PVS抗体分别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检测线,将羊抗兔抗体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质控线,进行三重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结果表明,研制的三重试纸条能够在5 min内同时检出PVX、PVY和PVS 3种病毒。PVX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10~4倍(W/V),PVY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2×10~3倍(W/V),PVS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103倍(W/V),即对PVX检测更灵敏。利用研制的三重检测试纸条检测危害马铃薯的其他3种常见病毒,未出现交叉反应。对田间采集的马铃薯叶片进行检测,发现利用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三重检测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捷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田间及口岸一线的检测。
关键词: 马铃薯X病毒 马铃薯Y病毒 马铃薯S病毒 三重检测试纸条


基于表型性状和SRAP标记的观赏用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筛选种质资源,为观赏用辣椒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20份辣椒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SRAP标记分析.结果表明,33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0~1.97,青熟果色和果形的多样性指数很高.9个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和单株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丰富;株幅的变异系数最小,人工选择面窄.果顶形状、商品果纵径、果梗长度与果形显著相关,花冠色、主茎色、叶色与青熟果色4个性状彼此显著正相关.26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2个多态性条带,每个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8条不等,平均3.2个.在相似系数0.64处将2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类群间亲缘关系较远,表现型多样性强.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筛选和培育果形奇特、色彩丰富的观赏用辣椒品种提供依据.


黑龙江杂交粳稻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杂交水稻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以6个恢复系为父本、3个不育系为母本共配制18个杂交粳稻组合,分析了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结实率受母本的影响大于父本,每穗实粒数更多地依赖恢复系,穴穗数和千粒重则受双亲的共同影响。遗传分析表明,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为穗实粒数,主要受非加性效应互作影响的性状包括产量和穴穗数,受基因加性效应和基因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性状包括结实率和千粒重。黑龙江杂交粳稻组合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但最终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且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在选育高产杂交组合时,应首先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可最大限度保护稻米营养成分免于流失,在提升稻米产品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稻米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稻米适度加工技术类型、适度加工装备、适度加工产品的营养和市场现状开展系统阐述,并以天然富营养米制品为例,分析讨论适度加工技术在富营养稻米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与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营养摄入失衡问题提供膳食建议和理论参考,完善和开发更具应用价值的稻米适度加工及配套技术,推动稻米加工产业向营养安全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稻米;适度加工;营养;进展


采后果蜡处理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岳华''富士''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果实打蜡方式,以不涂果蜡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实外观变化、测定果实乙烯生成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失重率,研究果蜡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打蜡技术在采后苹果贮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蜡处理果实后,果实表皮更加光泽鲜亮,显著延后了果实转色期,延缓了果实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硬度的下降,降低了果实乙烯生成量和失重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采后果蜡处理改善了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