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小麦品种镇麦168优质高产栽培中氮肥和种植密度管理提供参考,在基施有机肥15 000kg·hm-2、复合肥(N∶P∶K=15∶15∶15)375kg·hm-2条件下,设置240、285和330kg·hm-2三个追施氮肥水平以及135万、180万、225万、270万和330万株·hm-2五个种植密度(基本苗)水平,研究了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285kg·hm-2范围内,增加追氮量可明显提高镇麦168的籽粒产量、千粒重、成穗率、沉降值和弱化度,但当追氮量达到330kg·hm-2时,有效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容重、出粉率、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增加不显著,千粒重明显降低。在135万~270万株·hm-2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籽粒产量、容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而当种植密度达到330万株·hm-2时,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成穗率、容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显著降低,分蘖期和拔节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越冬期和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出粉率、沉降值、吸水率增幅不明显。综合来看,镇麦168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追氮量和密度分别为285kg·hm-2和270万株·hm-2。
关键词: 镇麦168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群体质量 产量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离子注入蛹虫草选育高效富硒菌株的研究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发蛹虫草资源,对蛹虫草菌株富集微量元素硒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最佳参数的低能离子束注入蛹虫草,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注入前后菌丝体中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发酵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为蛋白胨质量浓度3 g/100 mL、葡萄糖质量浓度3 g/100 mL、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8?g/mL、pH值为7,此时,富硒率为21.58%。离子束最佳注入参数为:注入离子为N+,注入能量10 keV,注入剂量1.82×1015 ions/cm2,选育出富集微量元素硒较高的10株菌株,最高富硒率为30.97%,比出发菌株提高了近4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ab色度系统对苏北草鸡不同产蛋期蛋壳颜色的评价及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沿海防护林下散养苏北草鸡早、中、晚3个不同产蛋期的鸡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b色度系统从蛋壳亮度、颜色、色调角以及饱和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00日龄前的苏北草鸡蛋壳颜色差异较小;亮度值主要分布在60~80之间;黄蓝色品在黄色轴方向,指标值在15~25之间,中期蛋与后期蛋差异显著(P<0.05);色调角主要分布在60°~70°之间,呈粉色;颜色饱和度分布在16~30之间,但中期蛋与早、晚期蛋差异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黑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夏黑葡萄的品种特性及种植现状,从产地环境、建园、架式、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间伐、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对夏黑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模式
《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它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特别由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对水稻的危害甚至更为严重。灰飞虱分布广,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灰飞虱对温度胁迫适应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了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全长,利用各种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了该热激蛋白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研究Hsp90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我们获得一条Hsp9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LsHsp90(GenBank登录号为KF660250)。LsHsp90全长为2 740 bp,编码72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0,分子量为83.7 kDa。氨基酸序列中含有Hsp90蛋白家族的5个签名序列及胞质特征序列MEEVD。结构预测表明LsHsp90具有Hsp90蛋白家族典型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它与多种昆虫的Hsp90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发育阶段的灰飞虱体内LsHsp90表达水平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并在4龄若虫期达到最大值,最低表达量在其雌成虫阶段。不同性别的灰飞虱成虫体内LsHsp90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08)。高温和低温胁迫都可以诱导灰飞虱体内LsHsp90的表达,最大的表达量分别在40℃和-9℃。在40℃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发现,LsHsp90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0.5 h时最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LsHsp90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在-4℃下,LsHsp90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1 h时达到最大值。【结论】灰飞虱体内的LsHsp90可以响应温度的诱导,它可能在灰飞虱温度胁迫适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灰飞虱 热激蛋白90 基因克隆 发育 温度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江苏新型鸭肝炎病毒的鉴定
《浙江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 L-1~106.17·0.2m 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肝炎病毒相同的症状和病变;3,7,14日龄易感雏鸭的LD50分别为105.5·0.2 m L-1,105.17·0.2 m L-1,103.83·0.2 m L-1;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对酸(p H 3.0)稳定,对热不稳定。进一步进行交叉中和试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抗原性与经典1型DHV差异显著;VP1序列与多株1型DHV的同源性在69.3%~93.3%;从进化关系来看,与韩国株的亲缘性最近。JS株属于我国流行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N-DHV-JS株)。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鸭甲型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反转录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