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斑狗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水产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常规方法测定平均体质量(2 035.7±12.4)g黑斑狗鱼Esox reichrti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黑斑狗鱼肌肉(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0.71±0.54)%、(0.33±0.13)%、(78.57±1.45)%和(1.27±0.07)%;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TAA)为(18.93±1.42)%,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为(8.14±0.52)%,EAA/TAA和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分别为43.00%和75.44%,EAA组成符合FAO/WHO的优质蛋白质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评价,黑斑狗鱼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和蛋+胱氨酸,按照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评价,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蛋+胱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57,4种鲜味氨基酸(DAA)的含量为(6.63±0.48)%。肌肉中C16∶0和C18∶0含量分别为(14.91±0.65)%和(4.75±0.32)%;5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22∶6n-3(DHA)、C18∶1n-9、C18∶2n-6、C20∶5n-3(EPA)和C18∶3n-3,其中DHA含量高达(24.14±2.07)%。综上所述,黑斑狗鱼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性腺组织、细胞的原代培养条件优化
《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观察不同成分培养基及不同培养方法培养的斑节对虾性腺组织及细胞原代培养生长情况,分析细胞活力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判断3种改良培养基的适用条件,为进一步细胞培养试验提供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以L-15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不同配方的培养效果差距较大,其中机械分离法可成功培养离体斑节对虾性腺组织,而酶解法与3号培养基结合效果较好;在培养过程中可见离体卵母细胞多呈悬浮生长,部分可见分裂相,离体精原细胞多呈贴壁生长,1号、2号培养基中的细胞可维持良好生长状态达一周以上;CCK测试结果表明,机械分离的性腺组织和酶解法分离的性腺细胞分别在1号、3号培养基中有更高的细胞活力,而2号培养基中的性腺组织及细胞在两种培养方法下的活力差别不大。进一步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了离体培养过程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as、c-Mos、MEK1、ERK基因在卵母细胞中表达变化更显著,且c-Mos基因与离体细胞生长发育情况呈正相关。本试验系统性地筛选了适宜斑节对虾性腺组织、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了解培养过程中的生理过程变化提供了相关参考数据。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性腺组织 性腺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 CCK细胞活力检测法 MAPK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牡蛎类HBGAs的提取与组织分布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表达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组织血型抗原(HBGAs-like)为长牡蛎富集诺如病毒的重要受体。本研究通过比较5种常用糖蛋白的浸提方法,分别建立长牡蛎内脏和鳃中类HBGAs的提取方法。运用建立的提取方法结合ELISA,对24份(240只)长牡蛎进行类HBGAs组织分布与分型检测,结果发现长牡蛎内脏和鳃中类HBGAs存在多态性的特点,且类A型HBGA在内脏中稳定表达(检出率为100%),类A及Leb型HBGAs在鳃中稳定表达(检出率分别为83.3%和91.7%)。通过改变温度和盐度牡蛎养殖条件,分析长牡蛎内脏和鳃中主要型别类HBGAs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和高盐均能促进牡蛎内脏中类A型HBGA的表达,这与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季节吻合,间接表明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季节性与牡蛎类HBGAs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的表达纯化和活性实验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9
摘要:气溶素(AerA)是嗜水气单胞菌分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为开展抗气溶素药物的筛选,本实验设计得到高纯度的气溶素重组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本实验依据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aer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酶切、连接构建aer A-p GEX-6p-1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将其转化至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然后进行溶血试验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当表达温度为16℃,经0. 2 mmol/L IPTG诱导表达16 h后可得到可溶性蛋白,纯化后其纯度大于95%,该蛋白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单位为54. 17 HU/μg。本实验通过原核表达、纯化得到的可溶性重组气溶素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血活性,为进一步探究气溶素功能及其应用铺垫基础。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气溶素 原核表达 纯化 溶血活性 PCR扩增 分子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鮰爱德华氏菌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鮰爱德华氏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构建带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M DmC herry表达载体,通过电击转化法将载体成功导入鮰爱德华氏菌zbl141菌株中,获得了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鮰爱德华氏菌菌株。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鮰爱德华氏菌显示特异性红色荧光。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标记菌株传至28代,重组质粒稳定率仍为100%。用标记菌株感染斑马鱼仔鱼后,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实时观察到细菌在鱼体内的分布情况;标记菌株体外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也能观察到病原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情况。说明标记菌株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视性,为鮰爱德华氏菌对宿主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鳞斜颌鲴5种组织2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9
摘要:为了解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的生化遗传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为其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细鳞斜颌鲴5种组织(心脏、晶状体、肌肉、肾脏和肝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样本鱼的心脏、晶状体、肌肉、肾脏和肝脏中的LDH酶带数分别为:6~8、5、2~4、5和4~6条; MDH酶带数分别为:7~8、5~6、7~8、3~4和4条;细鳞斜颌鲴的LDH同工酶和MDH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心脏、肾脏和肝脏MDH分为上清液型(s-MDH)和线粒体型(m-MDH),肌肉和晶状体组织中未见上清液型MDH(s-MDH)。研究认为晶状体组织LDH可作为鉴定细鳞斜颌鯝种质特征的生化遗传参数。本研究可为鉴定细鳞斜颌鲴种质、制定其种质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细鳞斜颌鲴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同工酶电泳 特征生化遗传参数 组织特异性 种质资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稻蟹中18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稻田养殖河蟹的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和食用安全性,于2017年9月在东北主要养殖区采集稻田养殖河蟹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了河蟹体内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目标危害商值(THQ)法分别评价了其污染程度和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河蟹中检出的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该地区池塘养殖的淡水鱼类;吉林省河蟹体内的Cr、Cd、U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其他两省份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样品的Cu、Pb、Cd和Cr含量均未超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5种重金属(Cu、Zn、Pb、Cd和Cr)的成人每周实际摄入量(AWI)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5种重金属和其他4种有害微量元素(Ba、U、Ag和Be)的人体每日摄入量(EDI)低于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参考剂量(RfD)。研究表明食用东北稻田养殖河蟹摄入的微量元素对食用人群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在检测的18种微量元素中,Ba、Pb和Cd对复合污染物风险指数(HI)贡献率较高,是主要的风险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氧和复氧对日本沼虾抗氧化酶活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低氧胁迫及恢复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抗氧化酶活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体重(2.0±0.2) g的日本沼虾暴露于(2.0±0.2) mg/L低氧环境中24 h,设定溶解氧(6.0±0.2) mg/L为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于低氧胁迫0 h、6 h、12 h、24 h及复氧1 h、6 h、12 h、24 h分别采集实验组及对照组鳃、肝胰腺及肌肉组织,测定这些组织的抗氧化酶活力,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期间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先升高后下降, 3种酶活力在低氧胁迫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肌肉组织中SOD、CAT酶活力呈波动性变化,GPX酶活力在复氧24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鳃组织中SOD、CAT和GPX酶活力在低氧胁迫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GPX酶活力在复氧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低氧胁迫期间肝胰腺SOD、CAT和GPX酶活力在低氧6 h均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3种酶活力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在低氧及复氧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氧胁迫及恢复并未对肌肉组织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鳃组织在低氧胁迫期间鳃小片上皮细胞与支柱细胞排列发生紊乱,次级层片发生肥大的现象且有红细胞流入,泌氯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且细胞数目有所增加,但复氧后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肝胰腺组织在低氧胁迫期间B细胞数量逐渐降低,胞内运转泡体积减小,复氧阶段B细胞数量及体积恢复明显。结果表明急性低氧胁迫能够导致日本沼虾肝胰腺和鳃组织结构损伤并引起抗氧化酶活力发生显著变化,且24 h恢复期不足以让日本沼虾在低氧胁迫中完全恢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中南部越冬鳀空间格局的年际变化
《海洋环境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能揭示复杂的空间现象,诊断鱼类种群的动态空间模式,是深入了解和把握黄海中南部越冬鳀空间格局和演化规律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基于ESDA方法,结合GIS技术,利用2002~2015年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和遥感海表温度,分析了冬季黄海中南部鳀的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其空间格局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2002~2015年,大多数年份鳀资源密度水平相似的站位呈空间集聚分布,但空间集聚程度无年间变动规律;资源密度的高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域的中东部水域,而低值聚集区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岸区域和北部区域。与水温关系研究表明,鳀资源密度高值聚集区分布在黄海暖流暖水舌及以东区域,而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冷暖水交汇区域;高高类型聚集区资源密度重心纬度与适宜等温线平均纬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高高类型聚集区在纬度方向上的移动受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 GIS 空间格局 海表温度 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芍提取物对罗非鱼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淡水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白芍提取物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将罗非鱼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trl组)、H_2O_2组、白芍提取物组(0.5、1.0、5 g/kg),饲喂60 d后,用H_2O_2处理24 h,在H_2O_2处理前后,分别采集血液、肝、鳃和肌组织,并测定肝损伤指标、氧化应激参数和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白芍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清、肝和鳃的抗氧化能力。氧化损伤实验中,白芍提取物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丙二醛(MDA)水平;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上调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8基因表达;下调了IL-10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白芍提取物可提高罗非鱼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肝损伤和炎症反应。
关键词: 白芍提取物 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 肝损伤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