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类芽孢杆菌Bg1抗真菌蛋白的分离及其特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Bg1的主要抗真菌物质及其特性,本文利用抑菌圈法测定了Bg1抗菌蛋白在各种处理条件下抑菌活性的稳定性;通过60%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进行了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以SDS-PAGE进行了其纯度检测。结果表明,28~100℃处理30 min、4℃存放55 d及在pH值3~7范围内菌株Bg1抗菌蛋白抑菌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但pH值!8显著影响其抑菌活性,蛋白酶处理则使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纯化后所得抗菌蛋白分子量约10 KD。据此可知,类芽孢杆菌Bg1主要抗菌活性物质为低分子量蛋白,其对热和酸性条件及贮存时间稳定性好,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能。

关键词: 类芽孢杆菌 抗真菌蛋白 分离纯化 稳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启示

世界农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气候变化能改变降水、蒸发、水土资源等基本环节和要素,进而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同时,世界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为综合应对上述问题,FAO提出了:气候智能型农业概念。本文分析了气候智能型农业产生的背景,明确了其内涵,介绍了国际上推广气候智能型农业的一些对策措施和典型案例,并得出了一些启示,希望能为中国实现现代农业与气候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气候智能型农业 内涵 实践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猪源植物乳杆菌重组菌株的构建

中国畜牧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益生菌猪源植物乳杆菌的作用机理,构建含有标记基团绿色荧光蛋白的植物乳杆菌重组菌株,以达到良好区分动物内外源菌的目的。以具有红霉素耐药性(Em)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AmpR)双筛选压力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LEM415为基本骨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及其表达原件乳酸脱氢酶启动子(PldhL)和嗜酸乳杆菌表面蛋白终止子(TslpA)插入该载体,构建GFP标记的穿梭表达载体pLEM415-GFP。利用电转化的方法将穿梭表达载体pLEM415-GFP转化入植物乳杆菌,获得重组植物乳相菌。结果表明:重组菌在蓝光激发下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连续传递10代仍可见明显荧光。结果显示,已成功构建表达GFP基因的重组植物乳杆菌,为益生菌在动物体内分布和定植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穿梭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片富集重金属能力研究

环境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地区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对其季节变化规律和污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植物叶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中重金属Cu、Pb、Zn含量随季节变化(由春到冬)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Cr含量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秋季达最高值;春、夏、秋这3季对Cu富集能力较强的为柳树和国槐,冬季为油松;对Cr、Pb富集能力较强的是国槐和侧柏,冬季为侧柏和白皮松;对Zn富集能力较强的为柳树和白皮松,冬季为侧柏;②由市中心至远郊,4种重金属(Cu、Cr、Pb、Zn)污染程度为:景山(C=2.48,C为污染系数)>奥林(C=1.27)>松山(C=1.20)>水关(C=1.18);③水关长城景区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其它3个研究区域重金属含量排序为:景山>奥林>松山;同一树种叶片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排序均为:Zn>Cu>Pb>Cr,且Zn含量与Cr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④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除Cu元素外,其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关性较强,且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植物叶片 富集能力 季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白杨AP2/ERF类转录因子PtoSHN的克隆及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P2/ERFs是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材料,克隆了毛白杨AP2/ERF类转录因子PtoSHN的编码区序列。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PtoSHN基因在毛白杨茎中高水平表达。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toSHN与拟南芥AtSHN2和AtSHN3相似度较高,其中AtSHN2已被证明参与了植物次生壁的合成调控。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PtoSHN定位于细胞核内。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toSHN定位在核内。表明已成功克隆到毛白杨SHN基因,该基因可能在林木次生生长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关键词: 毛白杨 SHN 次生生长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材料的筛选鉴定

科技导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新培育番茄栽培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抗性水平,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以金棚1号和金曼为感病对照,采用带毒烟粉虱自然传毒方式,对各品种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等参数进行比较,结合PCR及ELISA对TYLCV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了18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TYLCV的抗性差异较大。金棚1号和金曼两份材料发病率都达到100%,病情指数在65.2以上,属于典型的感病品种;秋光15-6、PC-88和秋光69号3份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属于抗性较高的品种;其他13份材料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5.6%~45.2%和2.6~18.0之间,分别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抗、耐病水平。

关键词: 番茄品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农产品价格数据挖掘——以猪肉价格为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产品价格数据量日益增长,从中挖掘隐含有用的信息十分重要。以2010年至2012年波动较大的猪肉价格为例,采用空间统计方法挖掘分析全国23个省市价格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时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统计量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猪肉价格稳定期间,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总体呈现空间集聚格局;而在价格超过20元/kg时期,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局域上看,价格稳定期间沿海发达地区高值显著聚集,价格高峰时期有64%的市场价格位于"高-低"或"低-高"区域;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Moran’s I和Geary’s C反映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一致。空间统计分析能够挖掘价格数据的空间特征,并通过GIS的可视化手段使挖掘结果更加直观,是农产品价格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数据挖掘 空间统计 空间自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白三叶品种苗期耐寒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人工模拟低温(10、5、0、-5℃)处理方法,以25℃为对照,对10个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品种苗期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REC、MDA、Pro和SOD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POD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N"型变化趋势。通过-5℃下生理指标聚类,可将10个品种划分出3个耐寒级别:强耐寒性的Durana、Barbzan、Dutch White,中度耐寒的Alice、Rivendel、TahoraⅡ、Huia,弱耐寒的Haifa、Tribute、Prop。这与田间自然越冬率(Barbzan>Durana>Dutch White>Rivendel≈TahoraⅡ>Alice>Tribute≈Huia>Prop>Haifa)的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白三叶 耐寒性 生理指标 越冬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框架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三次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进而催生了"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为了便于认识和理解这一新的理念,本文概括了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现代服务业主要的引领领域、目标、引领模式,并对引领路径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引领 现代农业 理论框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端气候采用发酵床养殖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测定不同季节采用发酵床养殖猪只的生产性能指标,研究发酵床养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次进行,分别在夏季的7—8月和冬季的12—1月,设水泥地面对照组。夏季试验发酵床养猪的试验群体为105头,分9圈饲养,密度为1.7 m2/头;冬季试验发酵床养殖观察的群体数量为112头,分9圈,密度为1.7 m2/头。水泥地面对照观察3圈,群体为42头,密度1.5 m2/头。水泥地面猪舍无后窗,发酵床猪舍后墙开窗(90 cm×100 cm),窗距离地面1.0 m,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冬季水泥地面采用热风管道供暖,发酵床无采暖设施。饲养观察期为夏季30 d,冬季60 d。结果显示:夏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低6.7%(P<0.05),料重比增加4.4%(P<0.05);冬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提高16.7%(P<0.05),料重比降低5.5%(P<0.05)。结论:在凉爽和寒冷的季节采用发酵床养猪效果显著,表现出较好生产性能;夏季发酵床的高温环境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体重越大,影响越大;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需要通过圈舍设计和通风设施的改进来扬长避短。

关键词: 发酵床 极端气候 育肥猪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