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基因组序列分析的烟草轻绿花叶病毒江苏辣椒分离物侵染性克隆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是危害辣椒、烟草等茄科作物的主要病毒之一,严重影响蔬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本研究旨在探明侵染江苏省南京市辣椒的烟草轻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分离物(TMGMV-JS)的基因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及其致病性,为TMGMV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江苏省南京市采集的辣椒病样,提取总RNA,利用TMGMV特异检测引物确认阳性后,设计病毒特异性全长引物扩增TMGMV-JS全基因序列,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克隆至pCB301植物表达载体上,获得TMGMV-JS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和全长cDNA侵染性克隆。BLAST分析TMGMV-JS分离物与已报道分离物的同源性,利用MEGA7软件的邻接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将侵染性克隆通过农杆菌浸润本氏烟和辣椒,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侵染效果,测定TMGMV-JS分离物的致病性。【结果】侵染江苏省南京市辣椒的TMGMV全长序列为6 356 nt,编码4个功能蛋白,分别为126K复制相关蛋白、183K复制酶、运动蛋白MP和外壳蛋白CP。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TMGMV-JS与重庆分离物TMGMV-TN29(MF139550)同源性最高,厦门分离物(JX534224)次之,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也显示TMGMV-JS与其他TMGMV聚于同一大分支,其中与重庆、厦门两个分离物在同一小分支,相对近缘。构建的pCB301-TMGMV-JS侵染性克隆载体可以系统侵染本氏烟,引起叶片黄化,植株系统性坏死;也可以系统侵染辣椒,引起叶片斑驳、卷曲和植株矮化等症状。【结论】侵染江苏省南京市辣椒的TMGMV-JS分离物基因组全长6 356 nt,与国内重庆、厦门TMGMV分离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于一个分支;构建的TMGMV-JS侵染性克隆可以系统侵染本氏烟和辣椒,在本氏烟上会导致系统性坏死。
关键词: 烟草轻绿花叶病毒 分子特征 侵染性克隆 致病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试剂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草莓宁玉为试材,以施加清水为对照(CK),分析宁盾微生物菌剂(JN)、哈茨木霉菌剂(JH)2种微生物菌剂和代森锰锌(YS)、(口恶)霉灵(YE)2 种化学农药试剂对草莓植株生长及草莓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JN处理的草莓植株在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等方面较CK、YS和YE处理组显著增加;在根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特性上,JN处理也较CK和YE处理组显著提高.细菌16S rRNA和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对应基因测序结果显示,JN和JH处理的真菌Chao1 指数和Shannon指数代表的根际基质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CK和YE处理显著减少.在门、属水平聚类分析中,JN和JH处理后的根际基质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有益菌门的菌群相对丰度较CK均有提高,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属的菌群相对丰度也高于CK和 2 种化学农药试剂处理.综上所述,与CK和2 种化学农药试剂处理(YS、YE)比较,2 种微生物菌剂处理(JN、JH)能有效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其中宁盾微生物菌剂处理(JN)的表现最佳,并且 2 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透气性果袋对桃果实微域环境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透气性处理工艺制作微孔黄色和白色纸质果袋,并对金陵黄露桃进行套袋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果袋相比,微孔果袋袋内的光热条件都得到显著改善.微孔果袋比普通果袋的透光率提高了16.3%~24.4%;在40.1~45.0℃、45.1~50.0℃、>50.0℃3个高温区间,微孔黄色、白色果袋内的温度累积时间比普通黄色、白色果袋分别减少1.8 h、1.0 h;2.2 h、2.3 h;3.2 h、3.2 h.套袋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果袋处理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总糖含量、糖酸比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但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差异缩小至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普通果袋处理的总糖含量、糖酸比与不套袋对照相比下降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P>0.05);果皮色泽方面,微孔白袋处理优于普通白袋.总之,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桃果实通过微孔果袋处理提升了桃果实内在品质,且外在品质没有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豆抗豆象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豆在耕地质量提升、优化农业生态体系及人类膳食结构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豆象是世界性仓储性害虫,严重影响着食用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在食用豆抗豆象种质鉴定评价和利用方面,从各种野生资源中鉴定出抗不同豆象的种质材料,并在豆象抗性遗传学分析、QTL定位和基因挖掘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本文通过对豆象发生和危害规律、抗性鉴定方法、抗性机理研究、抗性种质鉴定与评价、抗性遗传和分子标记以及抗豆象育种方法和品种改良等方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抗豆象研究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期为我国抗豆象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对雾滴运动与分布特性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其质量轻、操作灵活、飞行稳定等优势,已成为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上的主流机型。为探究多旋翼无人机旋翼气流分布特性及其对雾滴运动和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大疆MG-1P型八旋翼植保无人机的下洗气流场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了旋翼气流对喷雾雾滴的速度、粒径和沉积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旋翼下洗气流的强度伴随测试层高度的下降而降低,机体正下方的气流速度方向近似于竖直向下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位于机体两侧区域的气流呈现“先收缩、后扩张”的喇叭状,近地位置测试点L和M的气流方向均指向测试区域外侧斜下方,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71.3°和81.5°。整体而言,无人机机身两侧旋翼下洗气流的速度和方向呈对称分布。在旋翼静止时,喷雾雾滴的沉降速度较慢,各测试层及测试点的雾滴速度均低于1 m/s。无人机悬停时,其旋翼风场极大地提高了雾滴速度,且雾滴速度分布特性与旋翼风场强度高度吻合。与旋翼静止相比,无人机悬停时产生的高速下洗气流可致使雾滴粒径增大。雾滴的沉积分布效果在距离地面20 cm处最好,其在旋翼静止和悬停条件下的平均沉积量分别为4.69μL/cm~2和5.85μL/cm~2,沉积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81%和36.87%。无人机旋翼下洗气流可有效提高喷雾雾滴的沉积量和分布均匀性。本研究可对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优化、雾流场与气流场的耦合以及提高喷雾液的利用率和分布均匀性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氢卟吩铁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抗渍害能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二氢卟吩铁(ICE6)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抗渍害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方式在孕穗期和开花期通过人工淹水处理来模拟小麦渍害过程.试验处理设置为小麦渍水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0.02%ICE6:0 mg/L(CW)、100 mg/L(E1W)、200 mg/L(E2W)、300 mg/L(E3W)、400 mg/L(E4W),同时增设常规种植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CW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不同质量浓度ICE6 于孕穗期和开花期进行渍前喷施处理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孕穗期渍前ICE6 喷施处理E2W~E4W效果较好,相比CW处理产量显著提高;开花期渍前ICE6 喷施处理E1W~E3W效果较好,相比CW处理产量显著提高,但均未达到CK水平.外源ICE6喷施处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提高,并且处理后7~28 d剑叶叶绿素含量大于CW处理,使植株花后地上部光合同化产物积累量以及开花期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随着植株光合生产能力提高而提高,从而使植株在成熟期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并且在成熟期植株干物质分配中,籽粒占据较高的积累量及比例,最终使小麦产量得到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渍前喷施外源ICE6 可以提高小麦抗渍害能力,减轻渍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绿光处理对甘蓝采后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LED光照处理对绿甘蓝采后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以不同颜色(白色、红色、蓝色和绿色)和光照度[3.5~25.0μmol/(m2·s)]的LED光对绿甘蓝进行处理,筛选出延长绿甘蓝贮藏期的适宜光色及光照度;进一步以筛选出的光色及光照度,分析其对采后常温(23~25℃)贮藏的绿甘蓝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度为25.0μmol/(m2·s)的绿光条件下贮藏的绿甘蓝外观品质佳,及叶绿素含量高;与对照(避光处理)相比,LED绿光处理有效降低了绿甘蓝采后呼吸速率,维持了其叶片较好的色泽,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提高了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持了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降低了H2 O2、超氧阴离子(O2·-)等活性氧的生成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因此,LED绿光处理可有效保持甘蓝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将甘蓝常温保鲜期延长5~6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胡萝卜素肠道吸收与代谢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类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一类萜类色素,在维持眼部健康、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不能合成这种色素,必须从膳食中摄取。人体摄入后,类胡萝卜素会经历复杂的消化吸收与代谢过程,并受到食物本身以及人体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是类胡萝卜素吸收、代谢最重要的场所。本文综述化合物结构、膳食因子、加工方式、包埋、转运蛋白、生物裂解酶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在肠道吸收、代谢的影响,并探讨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类胡萝卜素体内的吸收与生物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调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倒4叶期土壤追施和孕穗期(抽穗前5~7 d)叶面喷施硅肥和锌肥,设置土壤追施硅肥(Si-B)、土壤追施锌肥(Zn-B)、土壤追施硅肥+叶面喷施硅肥(Si-B+Si-L)、土壤追施锌肥+叶面喷施锌肥(Zn-B+Zn-L)、土壤追施硅肥+土壤追施锌肥(Si-B+Zn-B)、叶面喷施硅肥(Si-L)、叶面喷施锌肥(Zn-L)、叶面喷施硅肥+叶面喷施锌肥(Si-L+Zn-L)8个处理,以不施硅锌肥(CK)为对照,调查分析不同处理对南粳46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硅锌肥对南粳46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幅为0.8%~11.9%,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对穗数和结实率没有明显影响.施用硅肥使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施用锌肥则使糙米率和精米率增加,施用硅肥和锌肥都可使整精米率提高,施用锌肥提高整精米率的效果比施用硅肥更明显.硅锌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的影响随处理不同而异,但施用硅锌肥可以提高崩解值,降低消减值,使胶稠度显著增加,食味值明显提高,稻米2-AP含量显著增加,香味明显变浓.[结论]倒4叶期土壤追施硅肥与孕穗期叶面喷施锌肥相结合,既可增加南粳46的产量,又能提高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增加香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