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柑橘新品种和平槛柑的选育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和平桠柑是从和平县上陵镇某柑橘园内发现的优良单株,经过对其母本树及后代的多年观察选育而成的桠柑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树势生长强壮,丰产稳产,后代遗传稳定;果实外观和内质优良,单果重153.6g,果肉汁多化渣,总糖含量11.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每100mL果汁的维生素C含量为44.62mg,平均种子数14.8粒;果实于11月下旬成熟、耐贮藏,果实贮藏后呈橙红色,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红火蚁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昆虫知识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复眼形态结构及其与不同性别、品级的关系,为探索其基于视觉行为习性的、有效的非化学防控措施提供新思路和依据。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研究红火蚁工蚁、有翅雌蚁、雄蚁的复眼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工蚁复眼圆形,略外凸,小眼数约110个;雌蚁复眼长椭圆形,外凸,小眼数约510个;雄蚁复眼近半球形,小眼数约805个;(2)工、雌和雄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排列较紧密,多为较规则的五、六边形,边缘区域小眼排列不紧密,多为不规则的四至六边形,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工蚁、雌蚁和雄蚁复眼小眼面积大小依次为500,360,348.61μm2,同品级内小眼面大小相差不大;(3)雌、雄蚁复眼中心区域近背区小眼间着生少量感觉毛,感觉毛长度和直径依次为:雌蚁17.5~90.2,2.16~4.29μm,雄蚁17.5~27.9,1.41~2.52μm。表明雌蚁、雄蚁复眼及视力较发达,工蚁则较弱,不同性别或品级个体复眼的形状、小眼数目和形状、表面被物均有较大差异和区域性分化。


甜玉米施用控释肥效应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玉米施用控释肥效应。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比施用常规肥料减少施肥次数2~4次,能显著增加单穗重和穗长,减小秃顶长度,每公顷节省肥料成本105~765元、增产448~1 555 kg、增收节支1 661~3 215元。


家蚕雄蛾活性肽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的试验
《蚕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制种交配后的家蚕雄蛾制备蛋白活性肽,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存活时间及血乳酸、血尿素氮、肝糖元等指标的测定,研究家蚕雄蛾活性肽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功效。结果表明,家蚕雄蛾活性肽对小鼠体重和基本表现状态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小鼠具有明显的增强运动耐力和抗疲劳能力,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存活时间分别为(744.0±233.9)s、(816.6±270.4)s,比对照组(482.3±136.6)s显著延长(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化指标中,血尿素氮浓度分别为(8.54±0.42)mmol/L、(9.04±0.81)mmol/L,比游泳对照组的(10.34±0.64)mmol/L显著降低(P<0.05、P<0.01),肝糖元质量比分别为(7.91±0.65)mg/g、(7.82±0.73)mg/g,比游泳对照组的(5.85±0.60)mg/g显著增加(P<0.01)。


壳聚糖对茶树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浙农21、浙农113和浙农139等3个茶树品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壳聚糖后其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后,抗寒性较弱的品种浙农2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不大;3个品种茶树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细胞膜伤害率明显降低,说明壳聚糖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茶树的抗寒性。


粤引红脐橙的引种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粤引红脐橙树形呈不规则的自然圆头形,树势中等,成枝力强,枝梢较开张,成花能力强,与枳、枳橙、温州蜜柑和甜橙嫁接表现亲和;果实中等大,单果重180 g左右,近球形、闭脐或露脐,果皮橙色;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可滴定酸含量0.88%,维生素C含量0.594 mg/mL,总糖11.6%,固酸比17.1,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清甜有独特芳香味,无核;成熟期在翌年1月,耐贮藏,留树挂果可贮藏至2月,常温下常规贮藏能保存至3月底。


不同苦瓜品种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35个苦瓜品种的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用华南地区的35个主要苦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其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其中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法,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测定采用比色法,品种之间的差异采用新复极差法,果肉和籽粒两个组织部位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品种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不同品种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变幅分别为1.17%~4.07%和0.16%~1.54%,变异系数分别为32%和38%,平均值分别为1.96%和0.74%;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变幅分别为2.40%~34.53%和7.77%~30.07%,变异系数分别为46%和36%,平均值分别为17.96%和14.96%;果肉中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籽粒;通过系统聚类法可将35个苦瓜品种聚为4类,分别包含16、6、12和1个品种。【结论】不同苦瓜品种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同一苦瓜品种果肉中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于籽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