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氏杆菌2型可能毒力基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能的毒力基因,以鸭疫里氏杆菌2型(RA2)毒力株RAF2及弱毒力株LY-58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从RAF2株中获得14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6个差异基因片段分别与外膜蛋白、ATP结合蛋白、转录调节因子、氨基酸通透酶、胞外蛋白编码基因有同源性,为可能的毒力基因;4个差异基因片段与功能未知蛋白或假定蛋白编码基因有关;另外4个差异基因片段未找到同源序列。利用PCR对上述10个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在13株分别属于8个不同血清型RA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8型外,以上差异基因片段在RA中分布普遍。


节瓜始雌花节位遗传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始雌花节位有差异的节瓜品种配制组合K36×G1,对其P_1、P_2、F_1、F_2代群体植株始雌花节位进行调查,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始雌花节位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K36×G1组合的始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F_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64.299%、多基因遗传率为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为35.701%。说明节瓜始雌花节位是由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性(较低的始雌花节位)可以通过杂种优势来实现;始雌花节位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


微波对苦瓜叶绿素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苦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对苦瓜叶绿素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切片厚度和载样量影响则不明显,各因素的影响大小排列如下: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切片厚度、载样量。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微波功率与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处理时间与载样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微波功率与苦瓜切片厚度、微波功率与载样量、微波处理时间与切片厚度、切片厚度与载样量之间交互作用不明显。


树菠萝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树菠萝果肉肥厚柔软,鲜甜可口,具独特的香味,有"热带水果皇后"之美誉。从生长习性、育苗与定植、树冠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方面总结了树菠萝优质高效栽培的管理技术。


陕北艾蒿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北艾蒿挥发油,出油率为0.246%;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6.87%;并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1-二甲基-2-辛基环丁烷(20.42%)和(9Z)-1,1-二甲氧基-9-十八碳烯(20.20%),其次是茴香脑(6.29%)、桉树脑(5.42%)、3,5-二氯-4-(十二烷基硫基)-2,6-二甲基吡啶(4.45%)、亚硝基-3-二氢化吡咯(4.37%)、6-甲基十八碳烷(4.35%)。


苦瓜水提物与山梨酸钾抑菌作用的比较
《食品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和比较了苦瓜水提物和山梨酸钾对几种常见食品污染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苦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受试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制效果远强于山梨酸钾;苦瓜水提物对受试霉菌米曲霉和黑曲霉以及受试酵母啤酒酵母和黏红酵母显示了较弱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远低于山梨酸钾。


荔枝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食品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脱蛋白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Sevag联合法以及酶-Sevag联合法对荔枝粗多糖的脱蛋白效果,结果表明:Sevag法、三氯乙酸-Sevag联合法和酶-Sevag联合法的脱蛋白率分别为42.83%、78.57%和90.97%,多糖损失率分别为31.55%、25.74%和24.78%,综合比较分析发现酶-Sevag联合法效果最好,是一种有效的荔枝多糖脱蛋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