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巴西龟艾美耳球虫病的病理组织学与病原学诊断

淡水渔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在广东养殖过程中发生慢性死亡的现象,对病龟肠道病理组织学和病原学进行了研究,并对病龟开展了防治实验。结果表明:病龟肠道前中段上皮细胞有虫体寄生,分离到圆形至椭圆形的卵囊,平均大小为11.7μm×13.8μm。每个孢子化卵囊含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2个子孢子;经口人工感染的幼龟肠道中段粘膜层有病原侵入,并出现纤维素性炎症。通过分析确认此病症为艾美耳球虫(Eimeria coccidium)感染所致。对病龟采用抗球虫药磺胺氯吡嗪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艾美耳球虫(Eimeria coccidium) 卵囊 病理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温敏核不育系GD-8S的稻瘟病抗性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含有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的籼稻材料BL122为供体,优质感病温敏核不育系GD-8S为受体,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Pi-1基因导入GD-8S中。综合目标基因的分子检测、育性镜检、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以及遗传背景的回复率,筛选获得5个改良株系RGD8S-1、RGD8S-2、RGD8S-3、RGD8S-4和RGD8S-5。采用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33个菌株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5个改良株系的抗性频率为75.76%~100.00%,而对照仅为9.09%。农艺性状分析表明,除剑叶长和每株穗数外,其余性状改良株系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这些改良株系可用于进一步测配选育高抗稻瘟病杂交稻新组合。

关键词: 稻瘟病抗性 温敏核不育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焙烤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展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就我国焙烤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新材料和新技术在焙烤制品中的应用、新产品开发及其展望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焙烤 食品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蛆产物对苦瓜枯萎病抑菌抗病的效果初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盆栽防治试验和培养基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养蛆产物对苦瓜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抗病效果。结果表明,养蛆产物中蝇蛆组织捣碎液(Ⅰ)、蛆粪浸提液(Ⅲ)、蛆饲料土施(Ⅳ)和蛆粪土施(Ⅴ)能显著减轻苦瓜枯萎病发病率,不同处理对苦瓜枯萎病的抗病性具有一定差异。蝇蛆组织捣碎液、蛆粪浸提液和蛆粪土施处理的病株率分别只占对照的17.7%、31.1%、37.0%,病情指数分别只占对照13.1%、53.1%、39.6%。蝇蛆组织捣碎液和蛆粪浸提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蛆饲料浸提液无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养蛆产物 苦瓜 枯萎病 抑菌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糖橘上碎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对广东砂糖橘碎叶病毒的外壳蛋白(CTLV-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DNA序列分析表明,砂糖橘CTLV-CP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786bp,编码262个氨基酸。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得序列与苹果、梨茎沟病毒(ASGV)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它柑橘CTLV-CP基因的同源性在87%~91%,证明所克隆的片段为CTLV-CP基因。

关键词: 砂糖橘 碎叶病毒(CTLV) 外壳蛋白(CP)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黄龙病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柑桔黄龙病病原亚洲种16S rDNA序列的特异引物,建立了依据16S rDNA基因序列扩增的有无检测柑桔黄龙病的PCR方法。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对大田中感病植株的检出率高,也适用于柑桔无病毒苗木的大量检测。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16S rDNA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裸鼠及BALB/c小鼠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经腹腔注射BALB/c小鼠及裸鼠各15只,每隔2周1次,共感染3次。BALB/c小鼠初次、再次感染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有2只小鼠出现病理变化;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及其ORF2抗体;同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增强,NK和CTL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CD4+、CD8+、CD3+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裸鼠也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但未检测到PCV2 ORF2抗体;除NK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外,其余免疫学指标无显著改变。结果表明,BALB/c小鼠比裸鼠对PCV2易感,各项免疫学指标变化与PCV2感染猪一致,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仅个别BALB/c小鼠出现病理变化,说明BALB/c小鼠对PCV2不如猪易感。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裸鼠 BALB/c小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从甜菜夜蛾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蚕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则是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从广州郊区菜地捕捉到的甜菜夜蛾幼虫体中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可引起甜菜夜蛾幼虫较高的死亡率,经人工接种还可感染家蚕(Bombyxmori)。为了解该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该微孢子虫的形态、大小、孢子表面特征、超微结构、生活史等进行了研究,判定该微孢子虫应属于微粒子属(Nosema)微孢子虫。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该微孢子虫与已报道的从甜菜夜蛾分离的微孢子虫均为同属异种。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微孢子虫 微粒子属 家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外界因素及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和5种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处理3种花色苷提取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法评价其处理前后的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光照和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3种光照条件下黑米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最差;在相同温度下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黑米和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较差;NaCl、蔗糖、葡萄糖等食品原料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对3种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5种不同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对其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温短时灭菌的影响较小,高压蒸汽灭菌的影响最大。【结论】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金属离子和杀菌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黑米 黑大豆 黑玉米 花色苷 抗氧化作用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 1 号

长江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粤白糯1号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998年育成,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参加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50.1kg/667m2,居21个参试种第4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